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版块,对于语文教学和实践提出了新契机和挑战。“名著导读”部分更加关注学生的语文运用和理解能力,更加关注学生在思想、情感、个性等方面的成长,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焕发出生命与活力。本文采用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名著导读”课程的教学案例出发,发现问题,透视目前“名著导读”课程的实施构成,旨在得到构建新的更具适应性的“名著导读”教学实施方式和策略。
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简单分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部分的设置目的,从教材本身、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角度对“名著导读”进行合理定位,通过初中阶段的六本语文教材、单篇教学单元的角度分析“名著导读”在教学结构上的作用以及设置意义;其次,对现阶段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程的设置和进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学生和任课教师两方面分析课程设置的效果以及教学结果,总结中其中不相符合之处;最后,对“名著导读”课程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对其进行教学原则、设计、实施、评价几方面的计划,提出解决学生收获与教学目的不相适应的方面,给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程有意义的开展提供发展性教学评价建议。
【关键词】名著导读;教学策略;初中语文;课程设置
一、“名著导读”课程解读
在人教版教材中,对于“名著导读”的解读为:“导”学生“读”名著的教学过程。侧重于“导”“读”两个方面,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导”、学生主动地、审美地、个性化地、创造性地“读”,从师生两方面描述了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过程,以此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的目的,并且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人文视野,培养良好人格。
从人教版初中语文七一九年级教材中的“名著导读”教学单元的分布设计中可以看出,教材要求师生需完成对两到三部指定篇目的文学名著进行导读教学,并且对其阅读数量和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样的课程设置,通过对阅读任务的明确规定以及单独单元设置,体现出语文教学过程对于“名著导读”这一单元的重视程度,同时引起师生对于该部分内容的重视和充分理解;指定教学内容可以保障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避免部分教师依据个人主观意愿为学生指定阅读篇目,而造成的教育水平不均,阅读教材编定人员依据教学实际选定的教学篇目,对不同地区、语文能力的学生的阅读任务提出统一的最低基本要求,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学质量。
二、“名著导读”教学效果
“名著导读”教学单元选入教材至今已经历了15年,经过了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名著导读”部分逐渐得到了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存在不完善,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名著导读”的教学和学习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对比中得出“教学计划”与“学习成果”之中的差距和出入。
(一)“名著导读”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由于课时和“唯分数论”的功利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老师只是简单的布置阅读任务,并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和阅读效果进行指导和检查,使得“名著导读”的教学被机械地、刻板地、单调地完成,这样随意的教学方式,大大降低了“名著导读”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效果。
教学内容功利性强,从而出现了很多教师备课,只是简单介绍考点大纲,把一本作品浓缩为一页页的多媒体课件,从内容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特色挨个归纳,而不是引導学生去读和品位名著,这样“捷径式”的打包教学,无疑教会了学生粗略阅读和“不求甚解”。
(二)“名著导读”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阅读态度偏差,甚至认为课外读名著是可有可无的,完全比不上知识性的课堂任务和笔记重要,在老师没有做出硬性规定、没有布置相应作业的情况下,就不去阅读名著;阅读习惯差,虽然部分学生有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不能持之以恒,只是简单的粗略翻阅,很难做到静下心来通篇细细阅读,经常半途而废;阅读能力低,较少接受专门阅读方法教育,对于作品表达形式和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很难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
三、“名著导读”教学建议
学校加强在“名著导读”和解读方面对于教师的要求,同时在考试内容的设置中加强对“名著导读”部分的重视,侧重对主观阅读体验与阅读能力的考察。如:七年级期末语文考试中的名著考察试题为“《童年》是作家以自身经历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 》和《 》,测试的目标应该放在促进学生学习上,而非考察学生对名著作品具体知识的掌握,可将题目修改为“在《童年》中你读出了什么?”这样的开放性试题,侧重对阅读态度、阅读过程、阅读情感价值观、能力的考察。给学生畅所欲言,回味名著内容的机会,从而养成“边读边悟”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灵照.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马弛.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5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