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教育理念给农村中学的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动力,化学是立足于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因此实验就成了化學教学的关键和核心,也是学生认识和探究化学知识的切入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意义非凡。在此背景下,文章对加强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起化学实验的积极意义。但是在农村中学中,由于缺乏实验设备、器材,对化学实验缺乏足够重视等原因,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利用农村现有条件,挖掘可利用的实验资源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拥有充足的可供化学实验使用的设备、器材和材料,要实现这一点除了学校要增加教学投入,及时购置、补充缺乏的仪器、材料,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以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引导学生一起多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可用来代替实验用品或仪器的东西。比如我们可以将家里吃剩下的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家里炒菜用的食盐代替氯化钠、用空的小药瓶代替反应容器、用透明的塑料杯或者饮料瓶代替烧杯、用卫生站用剩的注射器消毒后代替滴管,等等。如此既可以缓解农村学校因经费不足,实验条件差的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其实化学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我们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现化学的影子,例如用生石灰拌水进行粉刷后的墙面,在结壳后会出现“冒汗”的现象,水壶中的水垢可以用白醋去除,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进行解释,而将其引入化学实验课堂中也可以减少学生对化学的陌生感,从而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 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除了从实际生活中就地取材扩充学校的化学实验资源之外,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创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缩短学生与化学知识的心理距离。比如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举家里用过的肥皂如果长时间不再使用,肥皂上就会出现一些白色粉末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举冬天我们生炉子取暖,总要在炉子上放一盆水,老人说这样可以防止被煤烟“打”,引导学生思考煤烟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并分析放水可以增加屋内湿度的原因;举日常生活中我们炒菜时通常都会加入醋和酒,这样炒出来的菜味道更香,引导学生分析“酯化反应”,等等。或者是学生经常会在家里看到和面时用的碱面,那么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小苏打可以成为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呢?而苏打为什么是家用碱面的关键成分呢?”学生就可以自行讨论和分析,并归纳出原因就在于小苏打也就是碳酸氢钠和碱面即碳酸钠的性质是不同的,之后再组织学生设计具体的实验来验证二者性质的不同,既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又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再比如我们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探讨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平时我们下地干完农活之后,都会及时把锄头、犁上的泥土清理干净,并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让学生回家通过观察农具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引导学生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护方法,并推及一般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将书本上的化学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相结合,通过生活情境的营造,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
  三、 让学生充分参与实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农村学校化学实验设备投入不足等原因,在高中化学课上开展化学实验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即便开展了化学实验,也是以教师操作、学生观摩的方式为主,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书本知识上,致使学生对化学实验比较陌生,缺乏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为此,农村化学教师首先要要明确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高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在化学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开展化学实验,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验探究的机会,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在实验中发现化学现象、解释化学现象的能力。要尽量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比如以往在进行钠与水的实验时,都是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但是因为烧杯中钠块很小,坐在后面的学生很难看清楚,教师就可以将其改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验,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钠的位置、状态的变化,溶液颜色的变化等等,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对钠的化学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学生实验中,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学习小组,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总结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为了提高分组实验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在学生设计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围绕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与实施,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比如在进行“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学生以明确铝和氧气反应原理,了解二者反应的条件为目标,自行设计实验。先将10毫升15%的H2O2加入250毫升的集气瓶中,再加入一药匙的MnO2,利用过氧化氢分解法制取氧气,并将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用带有火星的小木条进行瓶中氧气的检验,之后用毛玻璃片盖好备用。将一小部分铝粉撒在很薄的脱脂棉上,并包好,用坩埚钳夹住,点燃酒精灯,将其夹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看到铝粉剧烈燃烧,并发出耀眼强光,由此实验结束。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共同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最终取得实验的成功。不论是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还是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培养,过氧化氢分解法降低了氧气制造的难度,还避免了瓶底受热炸裂,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农村学校条件受限,但教师依然要尽一切可能让化学实验有趣且有效地进行,要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实现化学知识的深化,促进学生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昌安.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8(6):149.
  [2]张强.提高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中),2014(7).
  作者简介:
   杨进,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四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6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