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物联”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态的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现代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与新课改的推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开始实行教学模式改革,“智造物联”的概念逐渐被带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本文简要论述了“智造物联”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态的模式探究。
关键词:智造物联;高中信息技术;模式探究
引言
新课改的出现促进了一系列学科教学模式的改进,许多教学模式开始与现代科学技术联系起来,逐渐的,“智造物联”这一概念也开始参与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当中来。同时,对该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究也是为了让“智能制造”结合“物联网”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模式浸润到高中学生的脑海中去。
一、什么是“智造物联”
在物联网时代,与人类生命活动有关的物质都开始与网络科技结合起来,比如智能手环监测人类生理健康实时状态、智能家居应用于家庭生活、其他智能电子产品等一系列高科技物品应用于人类生活中。设备被不断地网络化和数字化,被生产并投入到智能健康、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等领域,所以说“智造物联”几乎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物联网是人类生活史上的又一伟大奇迹,它使得人与物、物与物智能联系起来。物联网的发展基于现代智能网络科技的发展,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它依赖于传感设备,互联网联络,输出设备等。物联网技术还包含智能处理功能,将扫描或智能接触传感获得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根据不同要求输出指令,达到人类想要达到的目的。另外,物联网技术更多地依靠虚拟网络空间,比如云空间、云计算、云引擎等一系列互联网技术,它极大地节约了物质成本,智能化地服务于人类。
二、为什么将“智造物联”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
“智造物联”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而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发展也分不开,将“智造物联”应用于课堂模式当中,对于学生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交流,减少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单纯课堂讲述的枯燥感,应用式教学增添了课堂的丰富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物联网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将社会与教育、书本与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认知面。
三、应用模式探究
第一,基本的认知模式。课堂上关于“智造物联”的应用主要依靠老师的引导,老师向学生介绍物联网技术具体应用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并试举例一二,再通过学生们的举例,引导学生进行按照不同方向归类总结。例如,按照应用方向分,可分为农业、交通、物流、家居生活、工厂生产制造、健康等;按照应用的不同科技层面分可分为扫描类、传感类(包括声音、触摸、光感等)等其它种类,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认知“智造物联”是什么,应用在哪些层面。
第二,初步的体验模式。单纯的讲解举例只能让学生有了初步的认知,要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体验才是更好的途径。对于那些简单的智能家居用品(比如智能插座、智能手环等),老师可以带到课堂中来,通过真实的体验接触,辅以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另外,多媒体设备的有效利用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些不能现实展示的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影音播放功能,在网上找具体实例供以观看。如果有资源或者好的机会条件,甚至可以带学生到工厂进行考察学习,观看大型有效的应用实例,比如物流公司的智能分拣分装设备、工厂的电子自动化应用设备等真实例子,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智造物联”在生活中的应用,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三,深入的探究模式。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毕竟针对的是高中学生,对高中生的教育不能停留在浅显的了解和体验层面上,深入的探究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对于“智造物联”模式的基本原理还是应该予以介绍,带领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智造物联”的内在运用原理。例如传感技术中有关声控、光控、温控等的原理,解释电阻丝是怎么由声音、温度、光强控制的,電阻大小与声音大小、温度高低、光的强弱是成正比还是反比的关系;或者电子自动化技术是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编码控制机器的运转来保证其精准度的。另外,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简单的编程,比如可视化的编程语言Scratch,编写基础代码,例如简单的运算程序之类的。让学生有了真正的操作实感,从而对于“智造物联”的真正概念其背后隐藏的技术手段有了深刻地了解。
四、结语
“智造物联”在高中信息课堂上的应用使学生对现代科技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不仅让学生明白智能制造结合物联网这一产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还让学生了解了这两者的基本运用原理!“智造物联”在课堂上的应用模式不限于上文描述的几种,其教学常态的模式探究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丛林.基于技术、应用、市场三个层面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6.
[2]盛龙.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吴振宇.基于Web的物联网应用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4]夏学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7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