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课考评体系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制定合理、可行的无机化学实验考核评分方法,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实验课的考核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利于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完成实验并掌握技能。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课;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2-0218-02
无机化学实验是很多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大一接触到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实验中涉及溶液的配制、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常规玻璃器皿和基本仪器的使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学会这些基本操作,并严谨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分析现象和处理数据,因此,这门课对学生获得扎实的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实验态度、激发其实验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也为后期其他实验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1-3],尤其是对在中学阶段没机会动手操作实验的学生来说,这门课显得意义重大。
在实际教学中,实验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到了研究生阶段,夸张一点儿地说,学生的实验技能还要从规范容量瓶的使用等基本操作开始训练,导师们抱怨连天。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师来说,要自省其身,也要从课程本身来思考原因。实践经验表明,学习的评定结果对教和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评定了解自己的弱项,激发前进的动力,教师通过评定结果了解学生的不足并调整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快地进步。因此,不断改善实验考核方式和评价手段,是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如何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传统无机化学实验课考核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考核方式多数是以实验报告来评定成绩[4,5],将所有的实验报告成绩加和求出平均分,即为该学生本门课的最终成绩。这种方式经过多年实践,暴露出一些弊端。
1.预习效果不好,实验收获不佳。课上,教师会检查预习报告,通过提问来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但提问时间有限,覆盖面很小。学生在最初的几个实验还会比较重视预习,到后面体会到应对的“窍门”后,容易产生懈怠思想,写预习报告也会出现照猫画虎抄袭讲义而不走心的情况,导致实验效果差,甚至实验结束时,有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这与考评体系有直接的关系。
2.轻视实验过程,基本操作的训练达不到预期。实验课和理论课最大的区别是主角不同,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起辅助作用。实验课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目的是给每个人锻炼的机会。由于最终成绩评定主要依靠实验报告,容易造成学生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而轻视实验过程的情况,以至于到了后几个实验,有的学生还会产生糊弄的情绪,出现不认真做实验的现象[6],甚至还有学生不亲自动手,而是抄袭他人的数据。虽然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巡视、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但是学生以这种应付的心态做实验,是达不到实验预期效果的。
3.实验报告评定容易出现偏颇,学生积极性受到创伤。在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时,有时会有抄袭的现象,还会有不认真做实验的比认真做实验的学生成绩好的情况,这些情况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还给学生一种实验课可以不重视的错觉。
二、无机化学实验课考核体系的建立
设计考核体系前,教师要在思想上实现从专注“教”到助力“学”的转变,信息时代便捷的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快速获取资源的平台,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开拓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考核的方式方法。由于实验课的特殊性,平时成绩应该占大部分的比例,以利于激发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实验课的内在动力。经过讨论和研究,化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课期末成绩由平时成绩(90%)和笔试成绩(10%)组成。平时成绩是实验课平均分的90%。每次实验课成绩(满分100)由实验考勤、预习(10分)、实验过程中的操作(30分)及实验报告(60分)组成。
1.实验前的“热身运动”。开课前,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进入实验安全考试中心,学习相关安全知识,并通过安全考试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这项考核不计入实验课成绩,但这是进入实验室必须满足的条件,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保证了实验安全的同时,给学生正规、严谨的感觉,端正其实验心态。教师在第一节课将考核评分标准告知学生,由于考核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时刻都保持严谨的心态。
2.平时成绩。(1)实验预习的把控。以往的预习成绩主要依靠预习报告和上课随机提问来给定,但上课时间有限,不能涉及每位同学,教师也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随着信息时代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预习监督,促使每位同学将预习落到实处,使预习考核成为现实。课前,教师通过软件(如“雨课堂”、“蓝墨云班课”[7]等)将相关视频、注意事项、操作要点、小游戏等资料与学生共享,学生手机收到相关材料即可预习,教师手机端可通过本课程的日志详情,随时查看预习的完成情况、习题作答数据和学生留言反馈等信息,实现了对预习的监督。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写预习报告,而非照抄讲义,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预习效果。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发布5道预习考题到学生手机上,在不占用大量课上时间的前提下,实现全员考核。(2)实验过程中的考核。实验过程的考核包含操作技能(20分)、随机提问(5分)、实验后的整洁卫生(5分)。操作技能的考核非常必要,但不能仅依靠卷面。很多学生在纸面上能答对,在实际操作中却会忘掉一些关键步骤,比如,使用天平时是否先观察了天平在水平状态。因此,现场考核不可或缺。对于课时较少的情况,如果额外增加操作考试,需要教师贡献业余时间,学生的时间也不好集中,所以将操作考核融入每节课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尝试。教师将每节课的基本操作量化,细化到每个操作要点,并合理地分配分数,或者挑出几个要点,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完成現场考核,并在分数旁注明简单的理由,以便汇总出错情况。课前预习时,教师已将基本操作的相关视频发给学生,再加上课上教师的讲解,虽然好多同学是第一次做实验,但经过两遍认真地学习,也不用担心没有经验而得低分。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实验,提高实验技能。学生做完实验后,需教师确认实验现象是否观察到位、数据是否正确,此时,教师随机提问,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结束后检查卫生情况并给分。(3)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成绩包含目的原理(5分)、步骤(5分)、数据处理现象分析(20分)、思考题(10分)。为了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份报告,评定报告前,教师要将每个实验的评分规则量化。考虑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原始记录和报告整洁度占了一定比例(20分)。
3.笔试。笔试是一次全面摸底。考核内容涵盖了相关实验原理、过程操作要点、仪器的使用等,还包含综合应用,比如分离鉴别废水中的各种金属离子,或设计实验来测定某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试题从建立的试题库随机选择,能保证涵盖各部分内容。考虑到实验课还是要注重平时成绩,笔试只起督促学生平时积累的作用,因此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0%。笔试结束后,教师分析试卷,总结错误率,改进教学过程。
三、结语
以上实验成绩的考评还在持续探索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个班级32个学生最少配备2位教师,1位教师要兼顾16个学生的考核,有时会出现看不过来的情况,某个基本操作只能考核到几个同学,如何既不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又能保证好的教学效果也是我们要一直探索的课题。目前我们也正在尝试虚拟实验,如果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基本的操作考核,也是一种不错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侴晓玉,郭秀芝,孔令艳.无机化学实验成绩评价标准与考核方式初探[J].大学化学,2017,32(3):30-33.
[2]李俊玲,房川琳,邹清.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3):61-80.
[3]赵强,刘小娣,党元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改革[J].广州化工,2017,45(1):159-171.
[4]吴燕,陈锦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128-129.
[5]邓惠文,傅晶.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实践与探索[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11):209-210.
[6]高明慧.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6,19(2):137-140.
[7]项东升,申宏丹,王记莲,等.基于移动APP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广东化工,2018,10(45):266-2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5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