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积极作用世界,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积极和富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这是主体教育思想的核心。《论语》中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其中“因材施教”与“启发引导”不仅有理论的阐述,还有实践的例证,二者共同指向了主体教育思想。深入探讨《论语》中的主体教育思想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论语》;主体教育思想;教育过程;因材施教;启发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19)15-0067-04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与课程改革的深入,主体教育思想得到了普遍认同与践行。但中国两千年专制社会的传统——不容许个性的自由发展的习惯势力对后世影响甚大,加之新中国成立后又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导致教育处处强调统一。目前在教育上仍沿袭传统的不在少数,学生处于被动的压抑状态,成为消极的教育对象。现实中压抑主体个性发展、影响主体潜能发挥而无法培养出创新人才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阻碍了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发展。
所谓教育活动,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积极作用世界,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积极和富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如果教师无视学生个性特点、主体需要,那么人类社会的经验就不可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经验。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可以说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主根之一,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乃至集体人格起到过重大影响,为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民族精神资源和伦理精神资源,对今天的教育具有高度的认识价值和深刻的启迪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应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论语》中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其中的“因材施教”与“启发引导”不仅有理论的阐述,还有实践的例证,二者共同指向了主体教育思想。因此,深入探讨《论语》中的主体教育思想具有特殊的现实价值。
一、 因材施教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每个人所处环境千差万别,个人选择也各不相同,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在认知上表现为不同的认知结构、认知定势、认知方式、独特见解、特殊才能;在意象上表现为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价值取向、创造意识。既然学生主体千差万别、各具特点,教育就应该适应和促进学生特点、个性的发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三字经》的开篇,流传甚广,“性相近,习相远”来自于《论语》。“性相近”的“性”,指的是人天生有的东西;“习相远”的“习”,指的是人成长过程中的日常接触、日常践行。孔子认为人的志向、智商都是不一样的,而人为什么会有差别,不仅跟先天的遗传有关,还跟后天的习染有关。于是,孔子以一个人是不是有志向学,一个人是愿意学还是不愿意学,来作为上等人和下等人的分水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同时,孔子对学生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学生的脾气有相当的把握。“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柴”是高柴,当时年纪很轻,个子很小,孔子认为他不够聪明,还比较幼稚。“参”是曾参,就是曾子,“鲁”是迟钝,在孔门杰出的学生中,曾参的反应不像子贡那么快,悟性不像颜回那么强,所以说他“鲁”。“师”是子张,“辟”指偏激。“由”是子路,“喭”指鲁莽。这四句话是说,高柴有点愚笨,曾参有点迟钝,子张有点偏激,子路有点鲁莽。我们在这里不必去深究这四位孔门弟子到底是不是如孔子所说的这样,我们只要从中知道,孔子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这样深、这样透的认识。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他才可能“因材施教”,即孔子直接阐述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来进行教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除了理论上的阐述,《论语》中还有实践的例证。
(一)不同弟子问仁答复各异
《论语》中共载有十三则弟子问仁,十三则中直接问仁的有樊迟三则、仲弓、司马牛、子贡、子张、颜渊各一则,共八则,同是问仁,孔子的答复却不尽相同。
1.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问仁,孔子的回答涉及“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等他所执念的儒家大道核心,并用“天下”来作为其言语的适用范围,这在其他弟子问仁的情境之中是没有出现过的。
颜渊,即颜回,字子渊,13岁就跟随孔子,过世的时候年仅40岁。从世俗层面看,他似乎没有建功立业,也没有学术成果,为什么声名却远远超过同时期的那些孔门弟子,不仅深受孔子器重,还娶到了宋国官僚之女戴氏为妻?因为他对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忠贞不贰。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是放在首位的,颜渊又被孔子置于“德行”科的首位,可见孔子寄厚望于颜渊可以躬身作则,即“为仁由己”。孔子最为推重的就是“ 仁”“礼”,对于颜渊问仁,他便在言语间将自己的抱负,自己所欲推行的道表达出来,希望颜渊可承其衣钵,推行“仁”“礼”。
2.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问仁,孔子回答,出门像是去接待宾客一样,役使百姓像是去举行重大的祀典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切莫强加于人。在职位上不对工作产生怨恨,不在职位上也没有什么怨恨。
仲弓,即冉雍,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兄弟三人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他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并且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所以这里孔子以守礼观念来作答,强调对工作职位尽心尽责、任劳任怨,以封国的执事来要求他,并告诫他以恕道。
3.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问仁,孔子回答,仁者,他的言语也迟钝。司马牛紧承着孔子的答复又问,言语迟钝,这样就算是仁了吗?孔子又答道,事情做起来不容易,说话能够不迟钝吗?
司马牛,即司马耕,字子牛,是宋国贵族出身,兄弟四人中他最小。其二哥司马桓魋势力最大,孔子周游列国途经宋国时想加害孔子的正是此人。司马牛反对他的几个哥哥在宋国作乱,为了与他们脱离关系,辞官奔齐。不久,司马桓魋失败奔齐,司马牛又离齐奔吴,誓与兄不共事一君。后来司马牛从吴国来到鲁国,成为孔子的学生。
司马牛和子张一样,话特别多,不同的是,子张的性格随和,而他的性格是“多言而躁”。所以孔子借他提问的机会,叫他有话先存在心里忍一忍,不要一不顺心就火冒三丈。这是针对他的性格缺陷进行的教育,希望他规避自身缺陷,从而趋近于仁。
4.樊迟问仁
①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②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③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第一则,孔子回答,至于仁者,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可以说做到仁了。第二则,孔子以“爱人”应对,即要有爱人之心。第三则,孔子回答,平日容貌态度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对别人忠心诚意。即便是到了蛮夷之邦,也不能废弃。
樊迟,在孔子年老的时候才被收作弟子,比孔子小36岁。他并没有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非常崇拜孔子,在拜师前已经走上了政途,在孔子去世后,他去鱼台县传道并终老在鱼台县的武台村。
樊迟悟性不够,所以孔子的回答通俗简单,并且指出了方法,通过日常生活的自我规范、工作的责任感、与人交际的道德操守来引导他。
5.子贡问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如何去实行仁,孔子回答,工匠要将自己的工作做得好,须磨利自己的器具。住在一个国家里,就要侍奉那些贤德的官长,结交那些士人之中的仁者。
端木赐,字子贡,不论是长相、谈吐、气质、权势、财富、为人处世等等方面都很出色,堪称孔门“高富帅”。在春秋战国时代,要想成为外交人员,必须得把《诗经》活学活用,子贡在外交场合唇枪齿剑之间,对《诗经》里的词语和意境的使用可谓信手拈来,位列孔门“言语”科。司马迁评价他:“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孔子以“瑚琏”(古代宗庙盛放黍稷的祭器,不是一般的盛食器,而是极为尊贵、华美,可以和鼎相配同用的大宝礼器。)称子贡,对他有较高的期待。所以在子贡问仁中,孔子将答复的植入点放到一个具体的邦国,以邦国治理者的身份加以要求,让他养利器,结交贤能来治邦。
6.子张问仁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问仁,孔子回答,躬身践行庄重、宽厚、诚实、敏锐、惠爱五种品德。并且对于子张的追问,孔子做了详细的阐释,庄重便可以回避侮辱,宽厚会得到众人的拥戴,诚实可以得到别人的任用,敏于事则做事功效卓著,惠爱施于人便可以使役人。
颛孙师,字子张,出身微贱,且有罪愆,性格大大咧咧,广交朋友,比较勇武,学于孔子门下而终成“显士”。孔子卒后,子张继师业,扬儒道,列于战国儒家八派之首。孔子对子张也是器重的,因此他的回答针对修身,强调当以五德修身,唯有修身方有可成。
(二)相同问题答案截然相反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有一次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子路:你父亲、兄长都还在世,你怎么可以听到一件事就马上去做呢?孔子所说的意思,可能是让子路跟父亲、哥哥商量求教,更可能是告诫子路:为人子,要孝;为人弟,要悌。不能由着性子,一听到什么事就热血沸腾地去做,而忘记了去尽一个儿子、一个弟弟的责任,总之就是明确反对子路听到什么事就马上想着去做。
但对冉有,孔子则毫不犹豫地回答:你一听到马上就去做。
孔子在回答两个学生的同一个问题时,正好有第三个学生在场,这个学生就是公西赤。“公西”是他的姓,“赤”是他的名,“子华”是他的字,简称公西华。他问孔子:由(子路)问听到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老师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你不可以听到了就去做;求(冉有)也问听到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老师说听到了你马上就去做。这把我都听糊涂了,想跟老师请教一下。
孔子是怎么解釋的呢?
(1)求也退,故进之
“求也退,故进之”的意思是冉有性格谦退,所以要激励他。 冉有,即冉求,字“子有”,是孔子学生中很有才能的人,但他自信不足,欠缺进取心。孔子很了解他谦退迟疑、谨小慎微的一面,所以激励他听到了就去做。
(2)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则完全不同,不但不知道谦退,反而兼人。“兼人”就是争强好胜,总想超过别人。有这种心态,有这种动机,人往往容易求功心切而比较冒进。所以孔子告诫他,听到了一件事之后,要多做周全的考虑,而不能马上去做。
仲由,字“子路”“季路”。“由也喭”,这是孔子对子路的总体评价。论语中有很多情境标识出子路性格豪放直率、做事比较鲁莽的一面。
于是乎,对两位学生完全相同的问题,孔子提供了截然相反的答案,貌似随心所欲,实则深思熟虑。《礼记》中著名的《学记》是中国最早、最系统的一篇关于教育学的专论,其中讲到,学生在学习上的缺陷各不相同,不同的缺陷是由不同的心理造成的,所以教师必须“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学生气质有别,教师只有明其差异,才不至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二、启发引导
在教育中,教师只有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最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观察、思考、评价、选择、领悟、应用、提高,教师给予学生的影响、启示才能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内化为他们的心理品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论语》中对于启发式教学的直接阐述。“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通过一个例子去理解其他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这是说要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然后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而举一反三,着眼的是“触类旁通”,就是要培养学生推理、演绎的思维能力,能够由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知识出发推断或思考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
孔子还强调“一以贯之”,要求学生“多闻”“多见”“由博返约”,进行归纳,从已知的个别或特殊的知识出发,概括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结论。由于孔子教学生不是把咀嚼过的知识和盘托出,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始终“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以激发,变得“好学”“乐学”。
“启发引导”的教育方法,除了理论上的阐述,《论语》中也有实践的例证。
1.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老师,贫穷而不逢迎谄媚,富裕而不骄矜傲慢,怎么样?”孔子说:“嗯,不错,但是不如虽然贫穷但是快乐,虽然富裕却以‘礼’来约束言行。”子贡说:“老师,《诗经》里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呢?”孔子说:“子贡呀,现在可以跟你讨论《诗经》了,你已经能‘告往知来’了。”
子贡提出了一个问题,显然,孔子很早就已启发子贡去思考这个问题,当子贡思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很想得到孔子的表扬,于是就问了“何如”。孔子认为他的认识还没有达到更好的水平,于是就引导了他一下。子贡马上明白了,联想到这就像《诗经》里所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对于一件事情,不能光知道表面的,在不断地切、磋、琢、磨之后,要更深入地去认识,而自己的答案离孔子的答案还隔了一个切、磋、琢、磨的过程。当他说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以后,孔子说:“现在可以跟你一起讨论《诗经》了。”
如此,孔子非常轻松地带领子贡更上了一层楼,既表扬了他“告诸往而知来者”,又告诉了他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通过简短的对话,孔子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将学生从一个境界引到了更高的一个境界。
2. 起予者商也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询兮’这三句诗指的是什么呢?”孔子说:“你看绘画,不也是临后始加素色的吗?”子夏说:“也就是说礼也是后起之事?”孔子说:“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
“巧笑倩分,美目盼兮”是《诗经·卫风·硕人》篇中赞美卫侯夫人庄姜的。子夏想问这三句诗说明什么道理,或者说他不明白为什么素粉之饰会增加面容之绚丽。孔子用古人绘画,先布五彩,再以素白线条加以勾勒来类比,子夏触类旁通领悟到人有忠信之质,必有礼以成之。礼如同后起而加之的文饰,必然增加忠信之美质,犹如素色间于五彩而增加五彩之鲜明。这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表达的意思相近,即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而只有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才可以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先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后有合乎“礼”的表现,才更彰显“君子”之道。
孔子称赞子夏是能够启发自己的人,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教学相长的乐趣,更让我们叹服于孔子对学生的精当启发与热切鼓励。
孔子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至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力,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要一开始就将知识、答案和盘托出,而是要相机诱导,促其“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总免不了有呆读死记、唯唯诺诺、平庸而驯服的特征。以上体现了主体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主体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在教育领域如此广泛流行,且备受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并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既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人们殷切期望教育能培育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教师有必要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明确学生是整个教育的主体,学生是第一位的,学校的教育是在学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如果教师能在具体的事情上理解日常之种种,然后再读经典,便会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感受。
[ 参 考 文 献 ]
[1] 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 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5] 傅佩荣.傅佩荣译解论语[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6] 李长之.孔子的故事[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
[7] 王肃.孔子家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8] 司马迁.史记[M].長沙:岳麓书社,1988.
[9] 吕不韦.吕氏春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农越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0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