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给你三把“金钥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部编版教材强调阅读和表达并重,除了安排了习作,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练笔机会,除课后小练笔以外,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的题目,基本上是围绕表达来出题的。如何体现习作教学的序列性,科学地培养学生习作的关键能力呢?笔者认为需要关注作前、作中和作后,交给学生三把“金钥匙”。
  一、作前金钥匙:体会乐趣,激发兴趣
  对于三上的学生来说,体会习作的乐趣,比教给习作的技巧更为科学。三上第一单元习作专题的第一句话就提出“让我们来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吧”,让习作像做游戏一样有趣,无形地告诉孩子们“习作是很容易的事”。
  随后,讲的是怎么做这个游戏。“选择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几句话”和二年级写话的要求一样,“一段话”则有所提高,顺利实现从写话到习作的过渡衔接。“不能在文中出现他的名字,但是要让别人读了你写的内容,能猜出你写得是谁。”做这样的游戏,可以激发起每一位学生想让别人“能猜出你写得是谁”的表达欲望。
  第二部分提出了两个问题:“你选的是谁?”“他有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在明确自己要选择谁之后,清楚要写这位同学“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哪些地方?图示两侧的两段话做了四个提示。左边首先提示了要关注长相,其次是“他关心班里的每个人”,还举了一个事例。右边提示的则是“他特别爱笑”和“他喜欢参加各种运动”。“印象深刻”的内容都可以写,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写。没有条条框框,习作就像游戏一样简单。
  第三部分指出“写的时候注意开头空两格”,体现了和写话的衔接。“写好以后读给同学听”,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习作的乐趣,也是完成这个习作游戏不可或缺的一步。
  当习作就像游戏一样有趣,像游戏一样简单,“体会习作乐趣”这把金钥匙,真的能让学生敞开心扉,爱上表达。
  二、作中金钥匙:先说后写,外显构思
  作文构思过程是个内隐的心理过程,被称为一个“暗箱”。 语文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通过先说后写,可以科学降低写作训练难度,是打开构思“暗箱”的金钥匙。
  构思,就是一幢作文大楼的设计图纸。楼房的设计有规律,作文的构思也有规律,无非就是琢磨“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因此科学的构思训练应该贯穿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模仿单元范文的构思,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思维模式,逐个破解三个问号,先说后写,做到活学活用。
  以三上第五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为例。单元导语用罗曼·罗兰的话指出“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初试身手”中指出“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吧”,引导学生说说“我准备写什么”,通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了自己可以“写什么”。只要是“生活中观察到的”的内容都可以写,而且是内容不限,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写,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第五单元每一篇精读课文后的练习中对习作主题都有安排:“作者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把内容补充完整,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表达观察的方法。在“习作例文”的指导中,借助批注,学生进一步感知表达方法。而交流平台则是这一习作单元的灵魂,引导学生归纳梳理,提炼方法,说说“我想这么写”,同时在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观察的三个提示组织必要的交流活动。
  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离不开内部言语的“构思”基础。借助“先说后写”这把金钥匙,可以把“构思”这个内隐的活动外显化,老师就能准确把握学生作文的构思活动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比较容易地完成习作。
  三、作后金钥匙:分享交流,感受成长
  “写好之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他们能不能猜出你写的是谁”“也可以把全班同学的习作贴在墙报上,大家一起来猜一猜”,教材这样的编排正是交给了我们第三把金钥匙“分享交流,感受成长”。这样的交流形式让学生增强了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实现了真实的人与人之间交际。
  笔者在实验班中还变“习作交流”为“习作赏析、分享和展示”,开展了“习作展台”活动:第一批分层展示优秀、良好、中等、较差的习作,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修改意见并给该习作打分,将“改”和“评”的权利交给学生。第二批展示个别学生的初稿、初次修改稿、指导后再修改的作文,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好文章是一步一步改出来的”。
  借助“分享交流”这把金钥匙,孩子们修改作文认真了很多,错别字现象少了,语句也较通顺了,对作文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还逐渐学会根据习作要求科学地评价同学的作文。
  科学把握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的特点,紧扣作前、作中和作后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体会乐趣,激发兴趣”“先说后写,外显构思”“分享交流,感受成长”,借助三把金钥匙,打开习作王国的大门,让真情实感在学生的笔尖流淌。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宝塔小学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0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