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升华感性认知 内化语文知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中低年级学生在阅读中感性认知占主导地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感性认知为起点、以学生的想象思维为基础、以学生的个性解读为契机,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的感性认知不断得深化,从而内化文本知识,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认知;语文知识;阅读想象;阅读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6-0034-01
  阅读教学尽管内容丰富,但实现认知内化是主要追求。在阅读文本内容时,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阅读认知实际,引导学生展开理性思考,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在自我认知内化中实现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如何让学生顺利实现阅读认知内化,这是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以感性认知为起点展开阅读转化
  教材文本内容丰富多样,而学生阅读关注点大多在情节、人物上,感性化特征明显。如何深化学生的感性认知呢?教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引导,以深化学生的感性认知。首先,为学生设置一些深度思考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多元思考,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探究;其次,示范展示,和学生进行阅读互动,引导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核心;其三,引导学生参与多种阅读训练,通过横向和纵向的阅读拓展思考,形成深刻的阅读认知;最后,进行读写活动,利用写作实现认知升华。
  如,教学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小虾》一文,教师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学生很快就对文本结构有了整体认知。为进一步内化学生的感性认知,教师提出读写训练任务:“结合课文写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展开详细描写。”这样,学生再次进入文本,对文本写法进行重点研究。同时,教师适时给出针对性指导,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习作。
  让学生梳理文本的主要内容,这是浅层次的阅读;让学生借助文本展开仿写创作,是对学生感性认知进行内化的过程。三年级的习作处于起步阶段,教师给出具体的引导,让学生结合教材写法进行习作实践,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认知的内化。
  二、以想象思维为基础进行阅读引导
  学生思维比较敏感,这是阅读教学重要的切入点。教师根据学生想象思维的状况,结合文本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向更宽、更深处延伸,能给学生带来更深的阅读体悟。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占有丰富的学情资源,这样才能切准学生想象思维的脉络,进行精准的设计,将学生顺利带入想象空间,完成阅读认知的内化。
  阅读认知的深化有一个过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阅读心理展开引导,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如,教学《童年的水墨画》时,在学生基本理解文本的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以促进学生阅读认知的内化。教师说:“童年是一幅水墨画,童年是一首欢快的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生活。发挥你的想象,创编一首儿童诗,对童年生活进行回忆。”听说要写诗歌,学生都显得非常紧张,因为他们对诗歌有敬畏感,很难找到写作切入点。这时,教师进行示范,使学生逐渐进入佳境。
  教師为学生设置诗歌写作任务,目的是促进学生阅读认知内化。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它能为学生提供难得学习历练的机会。教师为学生示范操作,给学生带来更多启迪,确保了训练的顺利展开。
  三、以个性解读为契机实施阅读拓展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对个性解读的最直接的诠释。学生阅读基础、悟性存在差异,因此阅读文本的认知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阅读实际做出科学规划,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阅读认知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通过个性阅读完成认知的内化和升级。
  如,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角色演绎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极高,课堂互动气氛良好。为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阅读认知,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会变,你希望变成什么呢?又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请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展示出来。”于是,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教师给出具体要求:“发挥想象,看谁设计更有创意、讲述更为生动。”展示时,教师深入到小组中,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参与具体的评价活动。
  教师为学生设计的个性展示活动,学生积极响应,在小组内尽情地展示。教师的针对性引导,促使学生顺利地进入思考环节。学生个性解读具有创意性,标志学生的学习思维高效发展。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认知进行深化,促使学生的阅读认知实现内化,这是极为重要的教学意识。当学生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时,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责编 韦 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5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