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名作的赏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名作赏析对小学美术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德育、美育和文化效应。然而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名作。基于此,从教师专业素养、创设艺术情境、综合教学方法来改变小学美术教学中名作赏析的问题。
  关键词:名作;小学美术;运用策略
  名作是历经生活检验,最终被公众所接受的艺术经典。如今,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名作以不同的载体流向大众,成为时代的文化符号。值得一提的是,名作在小学美术教材里,也占有一席之地。
  一、名作对美术教育的接受效应
  1.名作的德育效应
  教材中的名作,都是经过编寫人员反复而深入地检验与考量的。只有被大众熟知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才会具有教育作用,只有自身具备正能量,内容积极健康,才会具有榜样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范例,于润物无声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理想。比如小学美术教材中多次出现齐白石的作品,齐白石被赞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勤奋刻苦、坚忍不拔的品性以及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同时齐白石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品质,他的艺术人生与事迹每每都能激发出巨大的能量,让读者在欣赏作品之余,也获得深刻的思想教育。
  2.名作的美育效应
  艺术作品凝结了艺术家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修养,名作更是一个艺术家毕生的艺术造诣,有着更高的艺术水准。小学美术教材中存在很多中国画的名人名作,如吴冠中的《春如线》、郑板桥的《墨竹图》、徐悲鸿的《奔马图》等。中国画凝聚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美育精神,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魅力。作品或厚重浓密、或淡逸劲爽、或气势磅礴、或朴实无华,中国画用特有的笔墨形式创造了独特的水墨意境。教师带领学生赏析名作,感受美的存在,培养发现美的眼睛,提高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从而发挥名作的美育效应。
  3.名作的知识效应
  鉴赏名作,了解作品的创作者、创作背景等,以此来知晓作品的前生;领悟作品的评价及现当代意义,来理解作品的今世。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积累起艺术经验与文博知识。例如小学美术教材中除中国画外,还有很多西方的名人名作,如梵高的《向日葵》、马蒂斯的《红色和谐》、蒙德里安的《红、蓝、黄构图》等,从传统到现代,从热抽象到冷抽象,从写实到表现,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无不彰显着全新的艺术世界。
  笔者处于一所农村小学,我们的学生由于精神文明欠缺、文化资源落后等原因,不能像城市孩子那样享受文化盛宴,不能经常到美术馆、博物馆接受艺术的熏陶,只能从书本教材中感受,拓展知识。而名作赏析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能够让学生领略到形色各异的风格,头脑中建构起艺术知识网络,增加自信,精神昂扬。
  二、名作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名作对小学生发挥着如此重要的效应,本应充分地利用。事实却与之相反,笔者发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对名作利用率低下的现象,教师会忽视名作的存在,没有深入细致地讲解,有的也只是微带提及。长此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没有创造相应的艺术氛围,学生对名作没有接收到足够的信息,必将折损学生对名作的感受,增加陌生感,减少深入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教师应采取各种措施,重视名作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用。
  三、名作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教师提高专业素养
  美术教师应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钻研美术史、艺术理论,对名家名作建构起一个系统性体系,比如画家的生活背景、文化修养、艺术风格等。此外,教师也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宽厚的文化底蕴,适应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给予名作更精湛的阐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个人魅力。
  2.创设艺术情境
  美术是一个注重感性思维的学科,教师若灌输式讲解,只会压抑艺术才能。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对名作的赏析中,创造艺术氛围,体验艺术家当时的绘画情境。教师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投入到绘画实践中,唤起学生对名作的理解。比如齐白石的《虾》,教师介绍齐白石的绘画技巧及创作背景时,可以将实物带到课堂中让学生观察、概括它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再让学生亲自画一画,体验齐白石老人在创作中的感受,以此产生共鸣。
  3.综合多种教学方法
  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比如提问法与自主探究相互结合,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主动去查找相关信息,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汲取,调动起学生参与鉴赏名作的积极性,教师再进行补充、升华,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名作的理解与体验。对名作的课堂教法还有很多,教师应结合自身情况、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心理特点,挖掘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处理名作效应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四、总结
  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高度审视名作在教育教学课堂中运用效率低下的现象。针对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名作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静.教师专业化发展图景:知识与行动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蔡京玉.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编辑 段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