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新型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如何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建立新型课堂发掘学生能动性,将复杂的语法知识生动地教给学生等问题,探讨与分析新型教学手段对C语言教学活动的作用,利用翻转课堂、微视听课堂、分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实际编程能力,对其他计算机语言类相关课程的讲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0-0086-02
  一、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作为计算机编程的第一门语言,对于学生建立编程思想体系,锻炼动手能力,以及算法启发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互联网时代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对于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工程专业等信息产业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增大,这些新技术的产生对于学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带给我们新的教学思考。本文围绕如何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建立新型课堂发掘学生能动性,将复杂的语法知识生动地教给学生等问题,探讨与分析新型教学手段对C语言教学活动的作用,旨在提出更有利于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课程改革方式。
  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介绍
  本文探讨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包括理论语法讲解和实践环节两部分内容,该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大数据方向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课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语义规范,并通过实践课锻炼学生实际编程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概念多,知识点杂,只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迷失在小的知识点里,抓不住重点,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目前课堂讲课形式存在单一性问题,缺少新型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减少了课堂的趣味性。
  2.目前大学生的C语言基础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相应课程,有编程基础,而有的同学对于计算机编程没有任何的概念,这种学生水平严重的参差不齐性导致统一的上课模式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3.枯燥的语法知识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够。其实C语言课程除了是一门良好的教学语言外,也是一门较好的商业语言,但是目前的教学方式没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尚未激发学生的编程热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目前课堂上教师讲授内容过多,比较抽象,而上机实验环节形式又比较单一,教师在上机实践课程中不能覆盖所有学生的问题,导致教师和大部分同学的互动较少以及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偏低。
  四、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结合新的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本次C语言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主要从语法讲授、分组讨论、实践教学等角度提出新的改革方式。
  1.利用视听技术、网络资源,解决单一的讲课模式。目前的互联网资源丰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基本语法学习;将视频资料或者好的教学内容通过微课的方式引入理论课堂,丰富课堂内容,增加生动性。具体来说,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展现理论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将优秀的网络平台,例如慕课或者国外优秀大学的教学演示文稿中的部分知识点列出来,让学生进行学习与讨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采用生动的教学模式,不再列举枯燥的书本知识,在教学的课程中融入生活化知识,加强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解“数据类型”的时候,将不同的数据类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结合,将整型数据举例成年龄、价格、半径等内容,将浮点型数据举例为圆周率、开方结果等内容,将字符型数据举例成字母、符号等内容,将数组数据举例为整个班级的学生成绩、一组年龄,将指针类型举例为房号等,通过这种方式降低语法及规范的抽象性,增强学生的理解。
  2.采样分组模式,合理分配学生,互帮互助。C语言实验内容是一门实践内容要求高的课程,学生上机实验的时候经常会有许多问题调试不出来,由于课内时间有限,老师的巡回检查不可能将所有的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导致接受能力不一样,对于同一个题目,有的同学认为很难,而有的同学却认为很简单,因此对于班级同学不能采用一个统一模式。本次改革按照10%的比例挑选出基础较好的学生,剩下的学生以他们为组长自动进行建组,组成3至5人的小组。通过给不同小组分配不同的实验题目,采用组内讨论、互帮互助等形式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当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先在组内讨论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时候再找老师求解。通过这种组合方式,将教师从实践课程中解放出来,可以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3.采用趣味实验题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不同的章节设计不同的实验题目,并与现实中的简单实际问题进行结合,同时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设计多元目标,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题目,以免有些题目过难,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放弃了课程的学习。具体来说,对于每一部分的实验内容,首先,教师编写好实验要求,说明此次实验的目的、方法、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等;接着,在题目设置方面,除了基本题目的练习外,在上机实验题目的设计上尽量多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题目出得有意思,编写程序也显得更有动力。
  4.利用翻转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翻转课堂是日渐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次教学改革将部分理论学习的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课后通过网络等现代化资源获取的方式准备知识点内容,然后利用课堂内的宝贵时间,进行知识点的交流,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以更加主动的形式进行知识点学习,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更多学生进行交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次教学改革的翻转课堂的题目围绕“数组”与“函数”,讲解起泡排序问题。课堂上,一方面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自主性学习;另一方面,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加深记忆,增强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这种交互式方式,增加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与讨论,将重点的知识点利用这种新型的方式进行强化学习;并将学生课后的反饋进行课内讨论,提前把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
  五、结语
  经过上述基于新型课堂的C语言课程改革方案,采用翻转课堂、微视听课堂、分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将枯燥烦琐的理论知识点寓教于乐,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在实验阶段通过趣味实验、组内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编程热情与调试错误的能力,为后续的其他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在实习及毕业设计阶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基于新型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符合社会潮流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效果,对其他计算机编程语言类相关课程的讲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孟庆新.基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C语言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1):127.
  [2]尹波,孟爱国,朱前飞,等.面向编程思维能力培养的C语言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6,(11):67-69.
  [3]杨洪伟,王开田,李晓辉,等.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C语言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8,(4).
  [4]朱春媚,周文辉.基于信息技术的C语言教学改革[J].现代计算机,2017,(15):57-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