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教育产教研融合动力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产教研融合是高等教育中一项跨系统的、涉及多个主体利益的改革。分析了产教研融合理念和融合动力,提出增强“形而上”宏观教育理念,改善应用型高校的资源配置,缓解各主体间的矛盾冲突,建立责任约束机制和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产教研融合动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产教研融合理念;产教研融合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1-0175-03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产教研融合理念分析
(一)产教研融合模式下“形而上”的教育理念
1.产教研融合关系。产教研融合指的是通过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互补合作,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产业、教育和研究之间的融合。其中,产业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从属于经济和教育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断贯穿于中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关系中,认为经济发展会为教育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也会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教育领域的发展,反之,教育的发展对经济的作用是辩证的,“教育不足”和“过度教育”一定程度上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1]。产业和科研之间的适度融合,有助于形成“科研贡献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而创新性项目的开发是实现产研结合的载体和关键。教研相长已经是高等教育中公认的、成熟的理念,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产教研融合模式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已相对比较成熟[2],主要代表机构有企业孵化器、科技工业园区等。我国产教研融合正在经历漫长的改革发展,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有关加快职业教育改革的决定,2015年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發[2015]7号文件),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十三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文件),均明确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提出了通过产教研融合、校企合作方式,加快促进地方经济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
2.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是产教研融合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关系,主要存在“批判论”、“适应论”和“融入论”三种论点[3]。“批判论”认为大学应对社会持“批判”态度,远离社会上的政治冲突和经济利益,为社会明辨是非、明确方向。“适应论”是根据生物学的“遗传—变异”理论,任何大学都是生物遗传和社会环境的产物,都必须对社会的变迁做出实时反应。既不能随着社会风向顺风倒,也不能固守己见、顽固不化,必须在维护自身传统和社会变革之间保持平衡。“融合论”是比“适应论”更为激进的关系论,提倡大学应完全融入社会,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随着市场经济的蔓延,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的边界逐渐模糊,在产学研融合模式下,应用型大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演变应该把握适当的尺度,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模式,才能促进二者的双向繁荣。
(二)产教研融合模式下“形而下”的教育理念融合发展。
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并对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方向做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所培养人才的身心素质和社会价值两方面,前者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水平,后者指所满足的社会需求。我国在2015年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应主动转到产学研融合上,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目的,从身心角度出发应定位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从社会价值角度出发是为地方经济服务。
2.教育手段。教育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几十种以上,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4]。在深化产教研融合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何种教育手段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指导意见”指出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应全面推行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但该意见不够全面,忽略了其他有效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如情景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不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的方式,提高人才的服务水平。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产教研融合动力分析
(一)产教研融合资源动力
资源是一切组织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应用型高校产教研融合发展的根基和前提。高等教育机构通常包括教师、学生、教学设备、学科专业、经费等内部资源,同时作为一个有机体,还与外界机构存在资源交换,包括政府、企业、同行高校等。优秀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备、充足的办学经费能够使应用型高校充分整合内部资源,吸引行业企业合作等外部资源,深化产教研融合。
(二)产教研融合利益动力
利益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利益并非单纯的金钱货币,还包括在一定行为和发展中对某种对象的需求,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等。应用型高校在深化产教研融合中所触及的利益主要包括政府利益(人民利益和经济发展需求)、企业利益(利润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教师利益(物质需求和自我实现)、学生利益(社会需求和自我提升)等。足够的利益刺激和和谐的利益关系能够从源头上为产教研融合提供充足的利益动力。
(三)产教研融合制度动力
制度可以约束和改变人们的行为,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应用型高校产教研融合制度主要包括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科研制度等,良好的融合制度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反之,则会成为其深化转型的阻力。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产教研融合动力不足及对策
(一)增强“形而上”的宏观教育理念
在应用型大学中,学校的核心主体(管理人员和教师)对产教研之间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这些宏观的、深层次的、“形而上”的教育理念关注较少,更多思考的是教育目的、教育手段这些相对较浅的、更贴近实践的、“形而下”的教育理念[5],从而导致与顶层宏观理念的偏离,使“形而上”与“形而下”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在产教研融合深化改革中,应用型高校的领导层和中国教育界政策的制定者,应拓宽视野,高瞻远瞩,通过切实调查和论证,站在宏观角度,从根本上理清“形而上”的教育理念,对应用型高校的产教研融合必将产生质的影响。
(二)改善应用型高校的资源配置
在资源分配上,应用型高校仍处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边缘[6],“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的机会少,实践能力差,引进企业优秀师资面临重重困难;学科专业不够健全,研究型学校高等人才垄断,导致应用型高校科研能力和科研经費有限,校企合作无法深入开展;政府对应用型高校改革专项经费投入太少,先进的教学设备数量有限,校企合作中企业获得的政策支持不能落实。因此,长期资源匮乏严重削弱了应用型高校产教研融合的动力。解决应用型院校资源匮乏的关键是加强政府扶助职能,加大应用型高校产教研融合改革专项经费的投入和落实,让学校有充足的经费用于师资培训、人才引入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深入落实企业优惠政策,刺激企业与高校之间合作的主动性,为产教研融合提供充足的资源动力。
(三)缓解产教研融合中的利益冲突
应用型高校产教研融合过程中,各主体之间既存在共容利益,也存在利益冲突。政府更多地关注民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新型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改革能够带动的经济发展是长远的,并非立竿见影,成效显著;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高校则以教育为目的,追求教育成果的最大化;教师和学生重在追求物质利益和自身价值的提升,产教研融合没有明显提高教师的收入和学生的就业水平,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毕业难度。缓解利益冲突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教育情怀,约束人们内心的利益欲望,激发人们为教育事业发展无私奉献,使教育工作者主动投身于教改,而不再纠结于报酬和自身价值的利益,企业不再计较利润的高低而主动与高校合作,政府也会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为学校发展牵线搭桥,因此在各主体利益之间形成新的平衡点。
(四)强化产教研融合中的责任约束
目前,应用型高校产教研融合改革中没有明确的责任约束,政府为学校配置一定资源,学校根据所拥有的资源和条件进行毫无约束的教改,双方均无须对改革成效承担任何责任,导致产教研融合动力不足。通过契约方式,在政府和应用型高校之间建立一定的责任约束是保障产教研顺利融合的重要措施。进一步明确政府在高校改革中的责任和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对高校改革的权利范围进行合理约束,避免资源浪费,无的放矢。同时,在同类院校中建立竞争机制,合理分配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改革动力。
(五)建立产教研融合评价制度
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过于传统僵化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教学制度和科研制度严重阻碍了产教研融合发展,主体缺乏刺激激励,改革热情低[7]。根据应用型高校的独特使命,建立合理的产教研融合评价体系。在政府推动下,全面改革应用型高校的人事制度,使高校人才选拔、薪酬制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聚焦于学校产教研的融合发展,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四、小结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过程中,深化产教研融合是一项涉及多领域、范围广的改革,而产教研融合动力不足是这项改革中需要我们谨慎对待的长期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各类主体通力合作,不断地摸索调试、权衡选择,弥补各单位之间的“裂缝”,促成跨系统深化合作。
参考文献:
[1]何正斌.经济学300年[M].第三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11.
[2]谭菊华.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基于大学生就业视角[D].武汉大学 博士论文,2014.
[3]杨德广.高等教育“适应论”是历史的误区吗——与展立新、陈学飞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3):135-148.
[4]姚利民,段文彧.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3,(8):60-64.
[5]陈新民.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分歧与共识[J].教育发展研究,2015,(7):18-22.
[6]钟秉林,王新凤.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若干热点问题辨析[J].教育研究,2016,(4):4-11.
[7]管培俊.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与推进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18-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