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教融合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阶段,我国现代经济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我国普通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成为主流模式。在各大转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深化和实施势在必行。产教融合不断地推动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它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落脚点,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就业难、发展同质化、偏离经济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途径。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产教融合保障机制能够为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产教融合;地方院校转型;应用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17-02
  随着我国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产业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优化升级,诸多的地方院校向着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其诉求主要是培养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2015年《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引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把转型高校的办学思路真正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这也充分说明了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落脚点在于产教融合的实施。
  一、产教融合与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契合性
  1.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不同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行业企业和院校为了各自的发展双向发力、双向整合的过程,校企合作是院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主动寻求与企业的联合,是一个以高校为主体的单向过程。[1]产教融合既然不同于校企合作,其更多关注的层面是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厘清教育与产业的关系时,教育主要是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产业包括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园等。作为高等教育中坚力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备受关注。产业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动力并影响教育结构,教育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撑,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基于此,产教融合的内涵可以从宏观层面界定为:产教融合是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教育发展结构、规模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即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适应的问题;微观层面界定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培养计划与产业生产活动需求的融合,即是产业生产活动需求带动学校教学活动发展,学校与产业协同育人。
  2.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落脚点。
  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大环境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速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它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几个步骤,由最初的大国办穷教育到大国办大教育,再到现在的大国办强教育。在如此高速的发展之下,其教育质量的提升速度和发展方向却与发展速速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很多,比如其发展面临就业难、发展同质化、偏离我国经济发展等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其人才培养模式却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很多已经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院校依然在进行着学术研究型的培养方式。另外,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卻在逐渐的下降,高等教育人才市场中应用技术创新人才非常稀缺。
  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落脚点,因为产教融合能够对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和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可以说,追溯产教融合的根源可以到最初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式对产教融合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产教融合的强力保障,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落脚点也必然是产教融合。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归宿于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主要强调教育与产业的关系,笔者认为,在国际知名大学的一些专业,教育势必可以引领行业、产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一些比较薄弱的普通大学来讲,去教育的发展需要相关行业、产业的引领。在产教融合自提出以来,究其发展来说,产教融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有了新的内涵,其主要表现在产教融合可以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和服务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
  第二,应用型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实施产教融合可以促进院校发展。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主要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都能有极大的作用。其需要根据市场对于人才在需求侧的要求,提出在供给侧的改革思路和意见。应用型高校中典型的案例比如茅台学院,根据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设置酿酒、品酒等专业。
  第三,产教融合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动力。产教融合不仅可以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行业、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出适应并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重要的载体作用。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思路
  一是以相关政策为导向。转型的关键是要明确具体的办学理念、定位、特色、方向,最终转变办学模式。转型发展的核心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具体要转变的是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不是简单的“挂牌”、更名或升格。一定要把握以政策导向,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落到实处,培养出能够实实在在有所作为的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具体的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具体的发展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局面,从而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把制度建设最为重中之重。要有效地引导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关键是要努力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阻力过多,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体制改革激发地方和高校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沟通衔接。
  三是省级统筹工作落实到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是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主体,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责任在各省级政府,政府部门一定要把统筹工作集体化、严格化、规范化。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强调加强省级政府在转型发展改革中的统筹作用,要积极引导各地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高等教育整体布局出发,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上,从各地各校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   三、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产教融合保障机制
  1.政府保障机制。
  政府在深化和貫彻实施“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主要负责规范和引导行业、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有机衔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应用型高校之所以实施转型发展主要在于应用型高校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培养应用型创新技术人才关系非常密切。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制度来保障应用型高校实施产教融合,将产教融合深深地植入地方院校转型发展,不能让实施产教融合成为一种空头文件。在政府的强有力指导下,无论是高校,还是行业企业都会积极的配合贯彻产教融合的落实工作。
  2.高校保障机制。
  高校保障机制主要是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成立相关的产教融合运行小组,来监督产教融合的贯彻实施,确保产教融合可以长效有序的开展。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官网以及各省区教育厅、直辖市教委的官网都有中国应用职业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单位和部分省份转型试点高校的名单。
  3.行业企业保障机制。
  在行业企业保障机制的构建中,一个有效的校外合作伙伴选择机制是必要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首要前提就是行业企业单位的选取。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寻找不同需求的企业,找准各合作伙伴和学校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利益诉求点,以点带面,推动合作各方的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价值共享,对于产教融合合作层次的逐步提升至关重要。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都可以是具体的合作伙伴关系。特别是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都是高校要积极争取引入合作的对象,而企业也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主体。
  企业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驾驭者,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目标,在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合作中帮助学校准确掌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比重。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课程建设、教学老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系统的调整和改革,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行业继续、专业过硬、有特色的专业机制,从而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与企业的发展有效对接。使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企业需求—区域经济这条产业链一直保持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30(01):133-1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1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