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及转型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基于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背景,对转型发展的错误认识进行梳理解析,进一步明确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并从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三个层面提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转型路径。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
一、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
近年来,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主的地方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就业难度大、就业质量差已成为普遍问题,原因就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出现结构性矛盾。破解这种结构性矛盾,需要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改变重学术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的办学模式,努力转型为应用型高校,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内涵的误读及解析
(一) 误读一:高校转为应用型是对过去传统综合性办学的否定
解析:转型发展是对未来的追求,是高校与时俱进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已经明显走出“边缘化”的危险,逐渐成为社会轴心机构。其主要职能已经由培养人才的单一职能,发展为教学与科研并重、服务社会、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等多项职能共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尤为凸显。大学向应用型方向转型,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耦合转型,也是适应社会需求之举。
如今大学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社会对于大学的价值和功用提出了更加鲜明的时代要求,由于社会资源有限,各高校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竞争性,需要通过特色和质量来实现差异化竞争,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于起步较晚,数量众多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无论是政府的支持力度还是在自身的办学条件,较于老牌名校都相去甚远。若要获得强劲发展,必须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从而获更多有效资源。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只有通过转型,才能够确定更加合理的定位,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加契合,在服务中获取更多有效资源。因此,这是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远见,是最为现实和理性之选择。
(二) 误读二:转为应用型大学就是贴上职业院校的标签,是“降格”的体现
解析:转型并非“贴标签”,而是实现错位发展之需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本应是平行发展,相互补充,逐渐融合的两轨。由于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国民普遍用有色眼镜对待这两个类别的教育,认为普通教育优于职业教育。加之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源于升格、合并或转制,本身办学基础较弱、获取资源的能力有限,一旦被贴上职业院校的标签,更会在生源与办学中陷入困境,令自身发展雪上加霜。
应用型大学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产物,它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是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一种新的高校类型的称呼。从本质属性来看,应用技术大学和其他类型本科高校一样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教育机构;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学校,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是面向社会职业分工、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这类大学虽然是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教育,但它不是低层次的技工学校或技能培训学校。
三、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
高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治校理念,对于学校办学行为、学生发展、学校办学走向具有引领作用。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既要明确路径方向,准确定位,同时实现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应用科研、产教融合的转型发展。如此系统的转型不仅需要学校自身努力,同时需要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基于实际给予必要支持。
(一) 政府层面
地方政府应立足区位优势,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将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纳入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布局中,推动地方本科高校与区域产业调整升级协同推进。地方政府应牵头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围绕区域产业布局、人力资源结构及经济结构调整动向等议题展开深入研究,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高等教育发展综合考虑,既充分关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引领与支撑作用,也要充分发掘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在区域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中审视与定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及战略。
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和精确施策,加大政策创新力度,统筹规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校转型发展,推动“政产学研用”有效融合。
(二)学校层面
办学定位、发展理念等问题关乎学校未来,地方本科院校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的原则凝聚共识。作为区位性高校,应当审视自身行业背景,对接当地特色产业,实现差异化竞争。即使是同类地方院校,由于省情需求的差異,其发展也有可能大相径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和升格为常熟理工学院的苏州师专就是很好的例证,基于贵州和江苏不同的省情需求,通过特色办学,实现跨越式发展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许多学校通过设立教师能力发展中心促进“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教师理念应从学科导向的知识逻辑体系向专业导向的技术应用逻辑体系转变,注重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考察调研。其次,选送教师和高校管理人员到企业行业进行培训和实践锻炼,聘用企业职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学校和企业共建研究平台,鼓励教师参与横向课题,使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得到转变。再次,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在职称评定、教师考核等环节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增强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 行业企业层面
地方高校的转型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充分理解和积极参与。主动融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协同培养国家急需之才,是当下行业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利用各企业特色开展人才培养探索,萃取出新时期产学研高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应用型课程的实际教学需要,鼓励地方高校把课堂建在企业创新研发一线,允许学生以参与产学研协作,参与重大项目研发与实际转化,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 结语
新时代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应用人才需求强劲,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凝聚着国家引导与地方期盼。深刻理解转型发展的内涵意蕴,明确认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体现时代特征,是在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实现错位发展,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的重要举措。同时,采用正确的转型路径,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配合,打破原有的办学模式,稳扎稳打推进变革,才能够真正实现预定的转型愿景。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6).
[2]魏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历史演进、职能重构与机理审视[J].大学教育科学,2016(2).
作者简介:
曹睿,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8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