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发展,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展开多样化的教学,从而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全面,因此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传统课堂枯燥乏味,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毫无兴趣,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C41,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6-0089-01
传统教学手段、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对教育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并创新各种各样具有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语文一直是我国重点教学的内容,通过语文学习,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如此,在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过程中,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进行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學中,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是当今教师应该面对的主要课题,虽然现在部分教师非常重视课堂有效教学,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具体因素
(一)对新课改没有正确的认识
新课改在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增加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如今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会开展一些互动活动,但是这些互动教学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即使教师采取了一些全新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想要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只有在明确了教学要求以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展开高效的教学。
(二)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正确理解
语文属于一门语言性学科,其中的情感和表达具有多种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以自身为主体考虑问题。如果以自身为主体考虑,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当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时,就会失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正确的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三)教师不够了解学生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而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对每个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但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对每个学生的教学都是一概而论。因此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二、对小学语文课堂实行有效教学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将自己作为教学主体,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是教学主体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互动活动,学生的参与度也非常低。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当学生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对整篇文章进行讲解,但这样的方式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之前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影片,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语文课程讲解一般仅仅依靠黑板和粉笔对学生展开教学,这样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相关技术,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所有教学环节之中,并且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独有的优势,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到学生面前,如此,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学生总是不敢接近教师,即使在课堂上有一些不懂的问题,也不敢及时提出来,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幽默有趣的语言,当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多,学生就不会感觉教师难以接触。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了有效的拉近,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课堂的学习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评价。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耐心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小丽.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01):223-2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1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