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微课资源,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微课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并且它的主题十分鲜明,非常适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微课主题的社会性很强,利用微课资源增加学生的接触面,拓宽写作素材,同时也能够增加作文课的趣味性。详细探究充分利用微课资源来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资源;作文教学;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都是一大难点,因为学生找不到写作的方向,如果生搬硬套老师的写作方法,写出来的作文常常千篇一律,缺少学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学会利用作文去阐明自己的观点,写出有质量的文章。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在视频、音频的激发作用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问题。微课资源体现出的优越性在于主题鲜明,表现形式多样,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微课资源教学可以一下子吸引住学生,为学生的文章添彩。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如何选择微课资源
1.与教材相符合
根据语文教材的单元设置,选择相关的主题,教材中的经典文段,都是值得借鉴的,老师可以结合相关的视频,给学生讲解写作技巧。例如,课文《窃读记》,老师可以在网上下载相关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播放,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主角的表情动作,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描写的句段,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学会观察。《窃读记》这篇文章展现了作者的求知欲,对书籍的喜爱,珍惜读书机会。有许多观点可以让学生作为作文主题,结合微课资源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挥,结合自己的体会,写出带感情的作文,同时,也可以利用好教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范例,避免出现没有写作材料的情况。
2.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作为微课资源
作文想要写出真情实感,那么就少不了学生的自身体会,在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可以利用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视频、照片等作为微课资源,例如,在运动会中,记录下学生拔河比赛、接力赛的视频,拍下运动健儿们的照片,或者大喊加油的同学们的照片,在运动会结束后,把这些资料在班上播放,勾起学生的回忆,把这些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更有利于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每个人眼中的运动会都不同,这样也能够增加写作的多样性,降低重复率。
3.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
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作为作文课的微课资源,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社会新闻时事,又可以起到教育作用。例如,前段时间,通过看《变形计》中的主人公如何变形,了解那些城市里的孩子走入农村之后,所发生的改变来源于哪里,通过这样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思考,选取其中的一些事件,作为作文主题,像“父爱”“磨砺使人成长”等具有教育意義的作文主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使用微课资源进行作文教学的技巧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利用微课资源进行作文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因为微课资源不同于一般的教材图片,可以是视频、音频等。所以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只有他们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细节,才能够在文章中体现出来。学会观察,才能够捕捉到写作的灵感,才能够为作文增加灵动性,利用微课资源意义就在于此。
2.避免堆砌范文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写不出作文的时候直接堆砌范文,这样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也不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时候,虽然给的资料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所以能够很好地避免重复,真正做到写出真情实感。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提供范例,他们能够进行模仿,但不能够直接堆砌。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微课资源能够十分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以小见大地掌握社会生活问题的本质。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其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微课资源恰好能够提供各个领域的不同题材,极大地给予学生吸取知识、增长见闻的机会,并且是以多媒体影视的形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资源的学习,创作出更加新颖的作品,每个人的见解都是不同的,微课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学习方法,教师只需要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根据微课内容进行课堂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营造一种自由、开发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利用好信息技术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利用好微课资源,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可以为学生的作文增添新的素材,微课资源多种多样,形式灵活多变,主题鲜明,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我们应该积极探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采用微课资源的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2]罗莎.语文作文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35):25-26.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1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