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微课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有着先天性的优势。上信息技术课一般都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上课,并且课程内容操作性非常强,因此,微课视频教学很容易就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得以实现。针对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应用微课进行探讨,围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为如何发挥微课的最大作用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进度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由于中学生要面对中考的学业压力和不同的学生家庭环境,初中学生平时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方式和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课余时间经常使用计算机,熟练使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外部设备,掌握了多种软件的安装和使用,而有的学生却很少有机会接触计算机;有的学生使用计算机就是用来玩游戏,而有的学生只把计算机用在学习上。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使得学生的学习进度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如让一个经常使用计算机打字聊天的学生与一个家里没有计算机、除了在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外,基本没有机会使用键盘打字的学生同时学习文字编辑,那会导致教师对教学进度难以掌控,导致老师的教学重点只能瞄准中层学生,而堂上的极其稀有的辅导时间却只能花在少数学生身上,导致老师、学生总觉得信息技术课堂时间短,觉得还有任务未完成;还有的情况是,学习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但其他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学习任务。可能有些老师会让学得快的学生去当小老师,帮助学得慢的同学,以达到统一的学习进度,但长期这样的话,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慢慢被消磨掉,这些问题都会降低课堂的学习效率。再如,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师讲解完后,有些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不少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共性的,有些是有特殊性的,但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对全部有疑问的学生一一回答,统一广播演示的解答方式又浪费了部分优生的学习时间,打断了他们的学习思路。这些现象在我们现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是经常会遇到的,这使信息技术教师感到极大的困惑。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里有很多的章节是关于应用软件的学习的,所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而部分操作技能类的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如果学生对其中某一个步骤没学习到位,并纠结于该节点,那就会错过接下来老师的讲解,这势必会增加后面知识的学习难度和时间,这也会导致学习进度的不一样。
   二、微课的概念与特点
   1.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先生首先在国内提出的,他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
   2.微课的特点
   教学时间短。有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微课的视频最合适的时长应该为5至10分钟,非常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他们在短时间之内能够保持较好的注意力,能聚精会神地观看微视频。而信息技术课中有关应用软件的教学里操作较多、较分散,学生对操作计算机兴趣较浓,总是想动手操作,因此微课的时间应更短,一般1~2分钟为好,学生可以哪方面操作没掌握就看哪个微课,资源一目了然,查找非常方便。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如乘车、排队等候等,学生完全可以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里看完一些微课,即使学生在看完微视频后不能在计算机上动手操作,但也能达到提前预习和复习巩固的作用,那要把信息技术这一科目掌握好也绝非难事。
   微课视频文件容量小。微课一般是时间较短的小视频,一般压缩为方便网络传播的媒体格式,方便学生的在线学习,也方便学生检索微课资源。
   教学内容精练。信息技术的微课教学时长最长不宜超过3分钟,时间虽短,但教学内容突出,一般能直接找到解决问题方法,这也符合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的内容为主的标准。
   微课视频操作容易。微课一般使用常用视频软件播放,播放、暂停直观、容易,也能在播放软件进度条那里点哪看哪,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对传统教授上课模式的有益补充,也方便学生分层学习。
   微课资源多。由于现在网络技术发达,教师、学生都能在网上较容易地获取资源,并且各类繁多,因此教师可以把相关资料组织、再编辑,成为专题微课程。那样,学生可以灵活地、系统地选择还没掌握好的知识利用微课视频做进一步的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长。
   三、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術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主要通过完成操作任务来掌握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上,教师一般是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然后再由学生按老师事先安排的任务来完成相应操作技能的学习。有些操作因为选项、参数或细节较多,学生很难在看完老师的讲解、演示后完全掌握,因此,可以把微课引入课堂,解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1.微课可以作为课堂演示资源,重现教师操作演示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里有很多的章节是关于应用软件的学习的,所以让学生掌握对应的操作技能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有一部分技能操作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如果学生对其中某一个步骤没学习到位,就会导致后面的操作出错。例如:Excel中rank函数的学习,学生初学时常常不理解参数中什么是“数值”,什么是“引用”,“逻辑值”又有什么作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任务要求制作成微课,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重现老师的演示过程,还随时可以暂停、播放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微课可以轻松再现教师的操作细节,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学生也能根据微课快速、个性化地掌握教学大纲里的操作技能,是学生学习基本操作的利器。
   2.微课可以作为学习的资源,实现分层教学    在学习VB程序设计时,由于程序设计语言要求严谨、逻辑性强,因此学生学习起来难度非常大,加上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也较大,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利用微课可满足不同的学生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视频的播放速度进行调节,也可以重复某一薄弱环节。微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自由的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生要求学习而老师应付不来的问题,较好地实现分层教学。
   在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学习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面对40多个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上教师不可能都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也可用微课对全班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操作技能好的学生可以利用教师事先录制好的微课学习后面的内容或者学习更多相关的知识、拓展知识面,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利用微课重复学习。这样一来,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时间,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还有,同一问题可能在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间里遇到,因此教师可能要重复5遍以上的解答,教师的重复劳动多,因此,微课可以起到扮演教师小助手的作用了。将教师的讲解过程制作成一个个短小的微课,就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3.微课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实现自主学习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独立学习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也是终身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再让他们看微课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就不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主动地去构建。例如,在虚拟机器人章节的学习中,各功能组件的工作原理是相似的,学生在理解其中一个元件后,完全有能力独自探究其他元件的使用,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观看相关的微课,这样,经过多次的训练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利用零碎的时间和移动设备观看微课,进行课前的探究学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有备而来的,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深度和广度得到较大的提高。利用网络发布微课,打破了学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要学生“想学”就有“教师”在身边“指导”。
   总的来说,微课有诸多的优点,可以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空,也可以让老师从繁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关注个别学生,提高课堂的效率,但这里很多的前提都是学生愿意学、乐于学之下的,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还是需要老师认真分析好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出适合本校、本班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课堂,再配合微课这一工具才能真正提高教与学的效能。
   微课是符合信息化社会的一种产物,在国内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并且微课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我们能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分析学生和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发挥微课的特点与作用,那就会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的快乐、更加的高效。
   参考文献:
   [1]王丽.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4(9).
   [2]孙艳.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3]黎标.基于微课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4.
   [4]方麗君.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中学),2016(3).
  编辑 段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1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