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通过提出相关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推动小学生自身健康成长,进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措施
引言: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教学活动和事业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在我国各地的小学生群体中,存在20%以上的小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偷窃、上网成瘾、酗酒、早恋、打架斗殴、校园暴力、藐视课堂等多种显型和隐型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使得他们不能养成正常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而且也给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教师教学计划的正常推行留下了巨大的难题,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
从家庭因素中来说,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都是家中的"小公子"、"小公主",再加上祖辈无条件的溺爱性保护,这些小孩中很大一部分都存在只懂得接受和占有关爱,从不主动关心他人的习惯,一旦失去依靠便寸步难行。其次,部分家长总是过于保护自家的孩子,儿童之间发生了矛盾,其首要任务不是交给孩子自己解决,而是不惜代价地为孩子打抱不平,为孩子出气,进而使得他们没有养成谦让互助的为人风格。所以,这些"宝中宝"型的小孩在学校的集体生活和教师的谆谆教诲下往往难以适应,身上的缺点得到更大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逐渐排斥他们,同学逐渐孤立他们,进而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久而久之使一个活泼健康的小学生变成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
其次,学校中的教师往往为了提前完成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考试分散,时常在课后作业的基础上再次增添学生的课业负担,认为只有学习成绩才是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部分教师甚至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为学生贴标签,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关怀备至,又对自身眼中的"坏学生"不管不顾,这些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往往是冷嘲热讽,破口大骂,使得这类所谓的"坏学生"就自然而然成为其他学生眼中的嘲笑对象,开朗、自信、积极等优良品性渐渐远离他们,进而逐渐发展为心理缺陷,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健康。
二、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改善与学生沟通方式,全面掌握学生心理状况
首先,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责任,积极对学生展开心理疏导。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尽快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征兆,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其次,教师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影响着孩子。作为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行为规范和心理状态,给孩子梳理一个优秀的榜样,让自己成为孩子言行一致的榜样。同时,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完备的心理基础知识,懂得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掌握心理辅导的科学原则、方法,进而培养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孩子。最后,还要主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亲密无间的沟通关系中,教师才掌握学生不健全心理状况,便于对学生进行有效调节,对症下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1]。
(二)学校加建心理辅导机制,开展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
首先,在当前学生生活水平提高和心理健康问题层出的情况下,如果各类小学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中心辅导场所和完善的学生行为问题应对机制,其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出现事故的几率就会大增。所以,相关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应自觉加强对心理辅导设施和场所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重视高水平心理辅导人才的引进,扩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场所建设规模,为教师进行科学、完备和有效的心理辅导活动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其次,学校为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而开展的文体活动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2]。通过这些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
(三)国家加强心理健康制度管理,增加健康心理舆论力量
当前我国的教育部门已经开始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但相较于中学生及和大学生健康状况,小学生群体收到的关注明显不足。这就要求国家首先要加大宣传素质教育的力度,在保证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上来,促进学生全身心的提高。其次,相关科研单位要加快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更加准确的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最后,相关教育部门还要制订相关心理健康管理制度,印发心理健康宣传手册,在全学校、全社会呼吁大家更多的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舆论力量。
三、结束语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和教学理念下,对小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咨询和辅导应该是家长、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只有采用科学、灵活、有效的措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促使孩子在小学阶段健康发展,为他们的全面提高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沈丽军.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读与写.2016(11):242-242.
[2]赵广,汪振德.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读与写.2014(12):251-251.
[3]莫娟.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初探[J].才智.2016(02):41-41.
作者简介:于洋(1969,03-),女,汉,学历:本科,职称:中级教师,单位: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5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