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的中国文化内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角度切入,归纳分析了中医、服饰、教育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内容。这些教科书将中国文化融入语言教学,对当今对外汉语教科书编纂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3-0067-02
  一、关于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
  朝鲜时代(1392年—1910年)指朝鲜半岛上最后一个统一封建王朝——朝鲜王朝所统治的时期,这一时期,中朝两国关系密切,因外交与贸易需要,汉语学习在朝鲜兴盛,由此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汉语教科书。汪维辉教授编纂的《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所收录的正是这一时期所编写的十本重要的汉语教科书。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收录了十本汉语教科书,但依其内容可分为五种,分别是《老乞大》《朴通事》《训世评话》《华音启蒙》和《你呢贵姓》(又名《学清》)。其中《老乞大》是出现时间较早的汉语教科书,全书通过来中国经商的朝鲜商人的见闻,展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风貌,生活气息浓厚。其在汉语教科书中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同,杨联陞先生也曾盛赞《老乞大》的学术价值“非常之高”。《朴通事》与《老乞大》年代相近,但其篇幅更长,内容更多,学习难度也更大。《训世评话》成书于朝鲜成宗四年(明代中期),主要是收录古代名贤节妇的故事,更加注重思想性。《华音启蒙》是朝鲜时代后期的汉语会话课本,刊行于朝鲜高宗时代,即清朝光绪时期。这本书成书年代较晚,通篇采用口语,同时极具东北方言的特点。《你呢贵姓》和《学清》是同一种汉语教科书的两种不同抄本,属于商务汉语会话课本。而《老乞大谚解》《老乞大新译》《重刊老乞大谚解》《朴通事新译谚解》都是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汉语发展情况对原本的修订,使其更加符合当时的汉语特点。这几本汉语教科书的内容涉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蕴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二、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分析
  1.中医治疗。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而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中也多次提及。
  在《老乞大》中有一段头痛患者就医时与大夫的对话。病人陈述“脑痛头眩”,请大夫为自己诊脉。大夫诊脉过后询问患者:“你脉息浮沉,你敢伤着冷物来?”在听病人说昨天喝了一些冷酒之后,最终得出病因是“消化不得上头,脑痛头眩,不思饮食”,由此为患者开了一些治疗“饮食停滞”的药。
  而在《朴通事》中,同样有一位头痛的患者,但他与前者的情况有些不同,比如前一位患者是“脑痛头眩”,说明伴随有头晕的症状,而这位患者并没有眩晕的感觉,他描述的症状除了头痛还一直流虚汗,“一宿不得半点睡”。大夫给这位病人诊脉后判断是由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由此确定了治疗的方案:“如今先于你香酥饮子,熬两服吃,热炕上熰着出些汗,我旋合与你藿香正气散,吃了便无事了。”
  这两段大夫与病人之间的对话描述了中医诊断的一般方法,两位大夫都使用了望闻问切之中的“问”与“切”,通过询问症状与切脉来确定病因,之后再对症下药。此外通过对这两段头痛患者治疗方法的对比也反映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同样是头痛患者,二者的病因不同,开出的药也是不同的。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针灸。针灸疗法包括针法和灸法两部分,前者是使用特制的金属针,而后者是利用燃烧的艾绒,但二者都是通过刺激穴位来治療疾病的手段。针灸疗法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经过不断地创新与完善,发展至今,针灸依然是中医里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法。早在公元6世纪左右,中国的针灸技术便开始逐渐对外传播,在以汉语为载体的情况下,针灸很快就传到与我国相邻的朝鲜。《朴通事》中有一段医生用针灸为人治病的描述。
  “他把干艾揉碎了,放在脚踝尖骨头上,把火将艾点着了,直烧到艾都成了灰。将艾气都入到肚子里去了,气脉得以通行,所以便好了。”
  从文中可以看出,针灸疗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2.服饰文化。元代纺织技术革新,统治者也支持纺织业的发展,设立工局,组织专人纺织生产,服装原料品种增多,改善了人们的衣着服饰状况。《老乞大》中一位到中国经商的高句丽人和同行的人提到,待他卖了从高句丽带来的货物之后,要买些中国的绢子、绫子、棉布回去卖,可见当时中国的布料品种多,且在高句丽十分受欢迎。
  在《华音启蒙》中,一位清朝的官员说道:“我是现任北京的礼部里郎中,你瞧不出这帽子上亮蓝顶戴吗?”
  从他的问话可知,戴亮蓝顶戴的帽子,是礼部郎中身份的象征。在清朝,不同品级的官员有不同的着装,品级的区别主要看冠服顶子以及补服的花纹等。
  中国古代服饰(以中原地区而言)具有强烈的大一统精神和严格的等级观念,它所体现的等级差别是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
  此外,中国古代的服饰讲究按四时来穿戴,《老乞大》中就有详细的描述。
  “按四时穿衣服,每日脱套换套。春间好青罗衣撒、白罗大搭胡,柳绿萝细褶。到夏间,好极细的毛施布衫,上头缠银条纱搭胡,鸭绿纱直身。到秋间是罗衣裳。到冬间,界地拧丝袄子、绿袖袄子、织金膝栏袄子,茶褐水波浪地儿四花袄子、青六云袄子,茜红毡段蓝绫子裤儿,白绢汗衫,银褐拧丝板折儿,短袄子,黑绿拧丝比甲。”
  除了衣服,身上的配饰和脚上的靴子也要按照四季来穿戴。从这里也可以反映出古代服饰种类的繁多。
  3.教育文化。(1)教育内容和形式。中国古代的教育模式中最典型的就是私塾教育。私塾作为民间办学形式,经历了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酝酿,隋唐宋元期间的成形发展,最终在明清时期鼎盛繁荣。《朴通事》中就通过一段对话介绍了私塾学堂的一些情况:“你如今学什么文书?”“读《毛诗》《尚书》。”“你每日做什么功课?”“每日打罢鸣钟起来,洗脸,到学里,师傅唱喏,试文书的之后,回家吃饭,却上学里上书念一会,作七言四句诗。到晌午,写仿书,写字差的,手心上打三戒方。”《老乞大》也描写了一个来中国经商的高句丽人向汉人朋友介绍自己学习汉语的学堂的情况:每日早晨,学生们到学堂里听教书的师傅讲授课文,课文包括《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讲完课文就可以回家吃饭,吃过饭后再回到学堂里练字,之后还有吟诗和背书,在背书这一环节中,学生如果背不下来,师傅就要打三下来惩罚。这种学堂的教学模式,与中国的私塾学堂大同小异,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中国的教育模式也传播到了周边的朝鲜地区。(2)科举情况。科举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十分重要,从隋唐时期至清朝末年,历经千年。它为普通百姓提供了入仕的机会,同时又使更多的人才为统治阶级服务。有人曾盛称其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朝鲜时代教科书中也反映了一些科举考试情况。
  《训世评话》中多次提到科举。如“这郭震年到十八岁,中举”,“子孙三人同及第”,“及榜开,其子果为特科状元”。《华音启蒙》中也有对科举考试的描述:“十五岁就考上童生,十六岁过了乡试,十八岁登了进士,十九岁做过京城里通判,二十一岁升唐山县知县。”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科举考试的流程,先是童试,通过童试的人就是童生,之后参加乡试,考过乡试就是进士了,进士便可以入朝做官。
  三、结语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不胜枚举。这些文化内容在不同时代的教科书中呈现出不同特点及发展状态,作为学习语言的教科书,最重要的就是要关心“实际语言”,关心“会说话”,关心“实际使用”,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正体现了这些实用性。而且还在语言教学中注入文化内涵,方式生动自然,没有枯燥的文化知识讲解,而是将文化渗透在对话、故事以及描述性的语言之中,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这些做法对于当今对外汉语教材的编纂很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汪维辉.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杨联陞.中国语文札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78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