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设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背景与意义,提出了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立足本校实际,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以及实验室开放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基本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开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2-0279-02
一、中心建设的背景與重要性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学是本科生物科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而言,实验教学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科研等内容。
然而,传统的生物实验室建设上的滞后、管理模式上封闭、被动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教育部于2005年5月颁布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以期通过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实验教学,使实验示范中心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效益为特征的新一轮实验室建设正在展开。
我校2012年由成人本科院校改制为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16年,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秉承“形成以生为本、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兼顾知识与能力提高”的现代实验教学理念,而如何实行层次化、开放式实验教学和多元化实验教学考核,办出专业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我校生物实验中心不仅仅服务于生物学实验教学,还为食品工程以及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方向)两个专业提供教学服务,面临诸多新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效加强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实验中心在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作用,从而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做出重要贡献。
二、中心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
1.建设目标。实验中心建设的目标是:促进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宗旨,指导生物实验中心建设。这一总体目标的实现借助于:中心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具备一支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学习研究型的师资队伍和高质量的实验教学管理队伍;不断加强实验中心硬件建设,打造专业特色明显的高层次实验平台;打破实验课程壁垒,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及专业特点的实验课程新体系,形成不同模块、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课内与课外结合,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相互促进,同步提升;充分整合已有资源,统一规划,实现仪器设备配置的最优化和实验室资源共享,保证实验室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实验室运行开放机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建立网络服务系统,具有完善的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验教学信息化要求。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力求建成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并兼顾科研与对外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加强生物实验室条件的基本建设。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是从事生物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它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校改制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2016年生物实验室获批为省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来,上级部门和学校加大了对实验室硬件投入,使实验室的面积以及设备条件与以前相比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组建显微互动实验室、创新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组培室、缓步动物研究室,购置了各种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生化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PCR仪、天平、不同类型显微镜以及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等,以满足实验室常规本科实验教学的需要,也基本满足毕业论文、大创训练、科技活动以及学生参加的教师部分科研内容的需要。同时,在学校实验设备管理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提升了实验教学的现代化水平,加强了实验室的功能与作用,提升教学和科研的水平,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加强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地方性本科院校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以课程知识为体系,从属于理论教学,以验证理论知识、学习实验技术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尤其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立,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建立一套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实验课程体系上,根据中心所服务的学科专业、按照学生能力分模块、多层次进行设置,实验内容打破原有格局,对大学四年所开设的实验内容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根据实验对象、要求、目的不同,将实验分为基础技能性、综合提高性、设计创新性三个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学生通过基础性实验的锻炼后,使学生掌握相应学科的基本研究手段和方法,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通过综合提高性和设计创新型实验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动手能力、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后两个层次的实验所占权重不应低于50%,三个层次实验所占比例为4∶4∶2。在实验课程内容上,打破原有的按照理论课设置实验课的壁垒,根据学科专业、实际对象、培养目标要求等设置生物专业模块、食品工程模块、学前教育营养保健模块,三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使得基于中心建设大平台,构建一个一体化、多层次、多模块、强应用的实验教学体系。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中心实验室资源,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技创新训练、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设计、学科竞赛以及教师科研项目等各级各类实践活动。
4.运行开放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开放实验室是满足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性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心各实验室都要力求对大学本、专科学生进行课外开放,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率和开放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实验资源的效益。实验中心各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放,开放形式可实行全天候开放和定时或预约的半开放两种类型。半开放主要针对教学计划内必做的实验项目的延伸和计划外选做内容,在时间上对学生有一定的限制。有能力、感兴趣的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一步对实验进行延续和提高,可提前预约;由于实验计划学时有限,对未能列入计划中的选做内容,经学生申请教师审核后提供一定时间进行开放。全天候开放是创新实验室、综合实训室等面向高年级学生实行完全开放,开放的内容是由学生自行设计、自主操作完成,包括创新性实验项目型、学生参与科研型、学生科技活动型、毕业论文型、大创项目型等,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开放和自主实验,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的科研精神。
三、结语
生物实验中心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而完善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种举措并重,任重而道远。具体工作中,涉及实验室资源有效利用,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的开放性、自主性、综合性,实验室开放的管理以及实验中心管理与实验教学管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改革。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实验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推进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搭建实验教学新平台,中心将对照省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在学校“十三五”和“央省共建”等项目的支持下,进一步强化实验室条件建设、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完善实验队伍建设等工作,全面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管理水平和实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炳辉.基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94-97.
[2]谢云成,李强,曹优明,徐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8):125-1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78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