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背景下对小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为了让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教材在强调名著阅读作为构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对小学语文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本人以大数据、交互式软件作为媒介,建构了“导读—阅读—展示”的名著阅读新方式。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下;小学名著阅读;教学;思考
   一、小学阅读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每学期都有两本必读书目,而这些书目都即将纳入中考的考试范畴。除此之外,每学期还推荐了4本自主阅读书目,相较之前的人教版教材,仅是数目上便增加了两倍之多。即便倡导了“1+X”的阅读模式,但对于几乎没有阅读习惯的偏远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也是一项较为沉重的任务。
   (一)阅读兴趣不高
   一部分小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逆反心理较为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要听到“名著”这个标签,对这本图书就已经抱着排斥的态度。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喜欢读名著”“名著没意思”。即便如今部编本教材中推荐的书目已经非常贴合青少年的成长需求,增加了像《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基地》等与时俱进的选篇,却仍然因为学生对“名著”的刻板印象而不能很好地在课下落实。
   (二)阅读时间较少
   通过对学校的调查发现,年级越高,真正阅读名著的时间就越少。一方面,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没有相对整块的时间去专注于名著阅读;另一方面,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量被碎片化的信息以及各种交互软件占用,导致用于阅读书籍的时间大量减少。基于目前严峻的现状,我们亟待寻求一种方式,使名著阅读不再高高在上,而可以“走下神坛”,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要保证名著文本固有的严肃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各类文本的方法,并最终明白“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大数据背景下对小学名著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
   大数据背景下的交互式导读-展示课程里迅捷的信息化发展为名著阅读的整体教学提供了可能。在信息化背景下,大数据时代使我们能够更精确地掌握学生阅读情况;交互式媒介的繁荣发展,也使得课下学习任务的完成有了质量保障。
   (一)交互式工具
   白板技术、“和教育”中的“智能教学”技术、人人通平台等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效率,并且产生适当的促发点,帮助、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做好相应资料的准备工作,完善名著阅读的相关信息,建立可循环使用的资源库,即可实现名著阅读课程的完整构想。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能力层次,名著阅读整体课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步阅前导读,激发兴趣;第二步课下阅读,落实内容;第三步阅后展示,共享成果。
   (二)阅前导读
   课上导读的目的是消解学生对“名著”的敌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部必读名著都有相对应的读书方法介紹,只有在阅前明确指导学生运用好相应的读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提出问题是指在真正开启阅读之旅前,将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放在网络平台上,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拿起书本,探寻其中的答案。例如,在阅读《格列佛游记》之前,提出问题:你旅游的时候,有哪些奇异的见闻呢?格列佛周游四国的见闻你觉得哪个最奇异呢?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读书,增加阅读兴趣。
   展示精彩片段这个环节既可以放在课上,也可以放在课下——以在线微课的形式呈现。名著对于小学生来说大多较长,在有限的时间内若想高效率地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必须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段落。这个段落或者极富趣味,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或者比较典型,可以作为阅读方法的训练片段;抑或悬念重重,引发学生想要一揽全局的渴望。读完一本书不是最终的目的,掌握一种阅读方法才是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良方。选取短小精练的片段作为阅读方法训练的范例,通过线上微课的反复讲解,力求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运用至熟练,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
   教师应合理利用媒体资源,多媒介、多角度的展示名著魅力,达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此外,通过同类型文段的在线练习及测试,使阅读方法的运用得到落实,也能为之后的名著阅读过程奠定基础。
   (三)课下阅读
   课下阅读是整个名著阅读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阅读的进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本名著的理解。而交互式练习与检测的处理模式使监管变得更加高效,更有针对性。
   P-D-C-A阅读管理是在课下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引用外企的P-D-C-A管理模式。即:P-制定制度与计划,D-执行与落实,C-检查,A-反馈与改善。首先,教师通过雨课堂、超星智慧课堂类的PC端帮助学生整合阅读资料,制定一个细化的阶段性阅读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层次的不同自主选择自己的课程进度,制定属于自己的名著阅读计划。第二,由学生在自己的终端根据个人情况分阶段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通过打卡及随章小测等方式督促学生落实。第三,每过一定的阶段,生成一份开放性的探究式试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深入思考文本的能力,同时,对学生前一阶段的阅读情况加以评估,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阅读进度,适时调整阅读方式。最后,通过客户端搜集的学生阅读用时及检测情况的反馈,精确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方便教师生成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切实掌握整体学生的阅读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困生提高阅读效率,掌握阅读方法。
   PBL项目式学习整体阅读过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以及思考方向,能确立自我驱动和自我定义的目标和产出,并作出相应的学习研究计划,在小组讨论之前,做好独立的学习准备。教师即可根据各类数据分析出的第一手资料,帮助组建讨论组,每组8-10人,分组进行专题的探究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同时明确各位组员的分工,要求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要扮演一个角色,通过合作来获取知识,完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师应利用各类交互工具,实时对小组内学生的进度情况加以监控和指导,在资料的搜集上、展示成果的方式上及其他细节方面加以关注。同时根据每组不同的进度及表现,定期进行检测反馈,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学有所得。
   (四)阅后展示
   学生在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下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各种形式将成果加以呈现。为使成果展示更具有仪式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仍然可以利用交互设备将学生的成果上传,并设置点评投票环节,推选出最优秀的成果加以展示与奖励,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让枯燥无味的研读名著活动变作多方位展现自我的平台。
   比如,方法总结对于阅读方法的指导一直是部编本语文教材重点强调的内容。故而对于阅读方法的总结是尤为必要的,在这里,可以鼓励学生将方法与名著的例子结合起来,尽量详实地描述方法的运用过程,帮助学生再次梳理阅读方法,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成熟的信息技术手段在被不断应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名著阅读将不再成为语文教师无法监管的无力之地,它将作为一个成熟完整的体系出现在我们面前,帮助学生登顶名著阅读的大山,并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刘文.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J].科技展望,2017(19)
   [2]谢秀丽.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8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