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化是一种人文概念,是人精神上的财富。在龙应台的口中,文化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然的品格;在梁晓声的概述中,文化是待人接物的风度与良善……论及文化,校园便是培养新一代精神文明素养的重要基地。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发展,信息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年轻一代获取文化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与书本,今日的校园在文化输送和指引上担当的责任亦与时俱进。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级文化;探索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个人和学校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校园好比一家企业,每个班级便是不同的部门,不同“部门”内各自形成了具有核心凝聚力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应从四个角度入手,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环境文化建设
  环境文化是一种“硬文化”,所谓硬文化,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文化物质,比如:墙上的标语、教室背面的手抄报、共同创设的图书角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建设班级文化环境,一切外部条件都可以成为有利素材,如充分利用墙壁,将墙壁文化变成育人的法宝。教室环境有限,除了要做到充分利用环境,还要学会有创意、生动自然和共同参与。第一、在班里征集方案,让同学们为班级设计一套班徽班旗,投票选举出炉,并安排美术小组搜集材料手工制作,悬挂于班内显眼处,调动学生共同建设班级文化的热情:在角落设立手工艺品的小层架,放置学生美术课上或课下制作的优秀小作品。第二、教室墙壁张贴标语减少传统口号性、教条性的文字,代之以活泼向上、有朝气的激励语句,这样有利于教室整体活力气氛的提升。
  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环境,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二、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意味着建立相应的班规,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的意义并不在于束缚,而在于教化。那么何谓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应是约束与关怀并重。规矩是死的,我们应在关注学生心理层面的前提下,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教师应在平时多注重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不以成绩划高低,多关注“问题”学生,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听取学生的意见,实施制度的过程中应尽量消除学生的心理落差,在班里形成相对公平的氛围。比如,班干部制度——在班级实行“班级干部輪换制”,把全班学生搭配分成四个均衡的小组,由每个小组轮流担任值周,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特长担任不同的职务,做到各司其职,人人有份,培养学生学习自主管理的方法。这样一来,在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假如有学生破坏了制度,违反了规矩,也能更好地与之沟通和教育,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并改正。
  三、思想文化建设
  思想文化也被称为观念文化。时代在进步,年轻一代学生的观念必然与老一辈人存在隔阂或代沟。要想打破隔阂,更好地向学生传递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必须在沟通交流上做文章。首先,老师要坚持做好家校互动,时刻与学生家长交流孩子的教育与身心问题。比如:班会课“感恩教育”,可以邀请家长来学校跟孩子一起活动,使学生和家长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并将活动情况(包括图片、文字、图画)展示出来,让学生在随处可见的文化熏陶中逐步成长。其次,让学生认识到家风传承的重要性,可以在班级内举行分享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好家风”的趣事,或让学生父母给孩子写一封信,在班级里分享等,这有利于学生从传统观念中汲取美德,积累正确待人接物的良好经验,也能进一步提高家长积极配合的热情。
  四、行为文化建设
  班级行为文化是由班级的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因此,行为文化是一种文化氛围,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要培养这样一种文化氛围,除了有环境的烘托、制度的约束、观念的传承,还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学生始终是孩子,孩子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多举办简单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品质,比书本和说教更具感染力,也更能磨砺出学生良好的品质和高昂的意志。例如:可结合学校少先队工作,积极开展“爱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已”的三心系列活动。让学生感悟到在校尊重同学、尊敬老师,在家尊敬、孝顺父母,在社会上尊重、礼让他人的重要性;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要有坚定的信心,发扬拼搏的精神,即便面对失败,也要带着拼搏的信念坚强地面对。结合公益月——植树节和学雷锋日活动,让学生亲手种上一株植物,了解种植的植物类别、作用及照顾方法,并把自己亲手种植的盆栽送给社区高龄、独居的长者。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爱绿护绿传绿的重要性和劳动的可贵性,同时通过身体力行去提供志愿服务,进而将雷锋精神发挥到极致。
  总而言之,班级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和实践、日积月累建设而成的。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责任,除了要从关注班级的环境、制度、思想、行为四个角度出发,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用辛勤的汗水和崇高的热情投入建设工作,深化班级文化建设,精心培植素质教育沃土,师生共筑有文化韵味的精神家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1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