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地理新课改步伐,面对新课标、新中考,地理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其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笔者联系教学实践,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读、议、讲、练、评五个环节有机结合模式,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地理课堂;结构优化;五个环节
  传统地理课堂教学,教师常围绕“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总结——布置作业”的形式,即“复、导、讲、固、布”五段进行。这是单一的程式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都未能充分发挥,可以说课堂结构的优化势在必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地理教师要认真思考:我们该如何重建合理的课堂结构,教学生会学、乐学?笔者通过这几年教学尝试,认识到课堂上把阅读、讨论、讲解、练习、评价五环节相结合教学模式值得提倡。
  一、 阅读
  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不存在的。地理教师应给足时间,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掌握新课知识要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读自悟,逐步掌握地理阅读的基本方法,为了提高阅读有效性,需要做到:
  (一) 激发兴趣,诱导预学
  教师要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开头,要“强力度”,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或采用幽默风趣语言,或展示直观生动图片,或提出引人深思悬念等,以富有吸引力的“开场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南北气温的差异》一节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除夕之夜,北国冰城哈尔滨举办冰灯游园会,冰雕晶莹剔透,人们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而南国的广州,正开展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奇花异卉,竞放芳香,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给学生形成一种“欲知道理何在,须看课文分解”的心理状态。
  (二) 提纲挈领,引导预学
  教师先公布阅读提纲或备好导学案,展示该课学习目标,当好学生的“导游”,使学生按设计的教学思路预学,避免盲目学习。如教本节内容时,我在多媒体屏幕出示以下预习题:(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3)觀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4)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我让学生带着问题预学,这富有指示性。
  (三) 图文结合,促进预学
  地图是地理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在预学中,我强调学生要认真读图,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应地图。本节中,我强调学生细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三幅地图。在教学中,凡能从地图上获取的地理知识,我都尽量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
  (四) 标识记号,收获预学
  同学们在预读过程中,根据自己阅读习惯,一定要在书上相应处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1)学生在书上重点词句,画线画圈。(2)图像中重要界线、范围及注记等,我让学生勾画标注。如本节,《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中,冬季0℃等温线通过位置即秦岭——淮河线;(3)学生碰到疑惑处,打上问号,表示提醒等。
  二、 议论
  同学们对“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议论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交流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读”的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实际情况,议论形式可分为:
  (一) 同桌互议
  同桌两同学之间,根据各自碰到的问题,互相设疑,然后查找资料,寻找答案,互相解疑,共同认识,共同提高。
  (二) 小组探讨
  确定前后两课桌4位同学,面对面作为一组;或者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层次、性格差异等,课前编好组别。同一小组充分探讨,思维活跃,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 集体讨论
  在学生同桌互议、小组探讨的时候,地理教师边巡视边观察,找出共性问题,尤其是有创意的问题,继续让大家讨论。如本节中,我经适当整理后,提问“1月等温线分布大致与纬线平行,比较稠密;7月等温线分布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比较稀疏,这是什么原因呢?”。此时,大家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发言积极,讨论更加热烈。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有了表现的舞台,往往充当“教学小能手”“小老师”的角色。
  当然,议论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控制很重要,要做到“风筝任天飞,自有绳在握”。
  三、 讲解
  在“读议”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读书、议论的结果,发现学生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应抓住时机,导其所需,对知识点给予归纳和补充,使其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升华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的讲解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一讲到底,是截然不同的。讲解的方法较多,但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面向全体
  教师讲解要顾及不同层面的学生,讲清基本地理定义、概念、原理、规律,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能“消化得了”,再考虑拓展知识,提高难度,使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力求通过讲解环节,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新的收获。
  (二) 示范作用
  授人以鱼,顿餐之食;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能讲讲答案了事,要通过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通过对学生启发,促使学生效法,最终促进其能力的提高。
  (三) 重点难点
  讲解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一定要抓住要害,一般集中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上,即“二点一线”。本节中,我紧紧抓住“等温线的变化——南北热量差异——太阳直射点移动和地势高低”这一线索,开路架桥,步步引导。
  (四) 生动有趣
  教师巧用典型生动的事例、比喻、谚语、口诀、教具进行提示,将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使学生听之有趣,思之有理,记忆深刻。如讲解本节中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时,我编了口诀“秦岭淮河线,一月零度线,亚热暖温带,此线来分开”。   四、 練习
  “练习”是教师在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强化知识,启发思维训练,使所学知识得以应用。缺乏学生练习的地理课,绝非一堂好的地理课。练习常用方法是:
  (一) 一课一练
  根据新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师精选分量适当的练习,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如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复习题”,或选取地理填图册中的几个题目,或师生灵活采取一问一答形式等。
  (二) 阶段练习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要完成一个章节,教师指导学生用图表列出该单元的知识逻辑系列,构建“自我特色”的地理思维导图;或教师把同学们在本章节学习过程中容易疏忽的知识点,统一整理成专题练习,补充订正,加强突破。
  (三) 拟题练习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自拟练习题、测验题,每人一份;课堂上,学生相互解答,相互评卷,自学自练。
  (四) 地理竞赛
  地理竞赛要求教师事先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对班级学生合理分组,选择竞赛题型(必答题、抢答题),规定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等。如果竞赛题量较大,我建议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效果会更好。
  五、 评价
  “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如口答、笔答、训练、检测、操作等进行中肯性的评议。评价环节不可或缺,但教师应注意:
  (一) 有的放矢,明晰对错
  教师通过评价,不仅要让学生明晰对地理问题判断的对与错,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二) 及时评价,贯穿始终
  评价穿插教学全过程,教师要用欣赏眼光看待学生,每当学生发表别出心裁的见解,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肯定。
  (三) 评价语言,简洁精辟
  评价无须太多的语言,关键要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四) 相互评价,多元反馈
  教师偶尔可尝试,把评价权交给学生,引导同学间互评,形成多元反馈评价网。
  通过几年的课堂实践,笔者认为,地理课堂上阅读、议论、讲解、练习、评价五个环节,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最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其中“读”是基础;“议”是关键;“讲”是点拨,“练”是应用;“评”是总结。地理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不同情况,把读、议、讲、练、评各教学环节,合理调控,灵活运用,甚至大胆取舍,科学穿插在课堂教学的45分钟之内,让学生感觉地理学习是一件充实、愉快的事情。这一定能不断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地理试题讲评应注意的几种倾向[D].地理教学,2000.
  [2]方敏.中学教学参考[M].2010.
  [3]褚亚平,曹琦,周靖馨编著.中学地理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吴深辉,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梅仙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2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