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融合的基本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教学纷纷进入课堂,但出现了一些重形式不高效的问题,怎样的融合才是有效的呢?本文从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出发,提出有效融合的六个基本特征。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有效融合;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融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营造丰富多彩教育环境的工具,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发的激励工具,让各教学资源、各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融合,从而促使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基于此理念我们得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是否有效,应是在教与学过程中,若存在信息技术支撑实施比常规手段好的教与学环节时,才引入信息技术。这样在高标准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因此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融合的六个基本特征。
  一、 实现“双主”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融合的本质特征是使教育结构发生改变——也就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双主”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此教学结构能突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人机交互,师生、生生多边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选择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样学习方式提供支持,切实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高了课堂实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二、 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融合的课堂,应该是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相结合的课堂,学生在趣味中学知识,在实践中练能力。学生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爱上学习,不再把学习视为负担。如何体现出学生在课堂这个乐园里乐学呢?具体体现为:1. 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相互协作、积极思考、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倾听分享。2. 学生都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有持久的进取心和强烈的成功欲望,对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具有上述特征即学生在课堂有积极情感体验的课堂应是有效融合的课堂。
  三、 学生认知范围扩大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课堂上,学生要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已不再是一件难事。网络环境能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运来了古今中外人类的智慧和知识,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信息时代要求人们拓宽视野,思维活跃,若我们的融合只是让学生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既不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更未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课件、学科专题网站等都为学生提供了跨越时空、国界的天文地理、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众多方面的知识。多媒体进入课堂可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获得图文音于一体的文献材料。那么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课堂上,教师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使学生便捷地找到一些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方法有:1.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实名搜索网址、google引擎等可以找到与本主题相关的丰富资源,学生通过对大量信息的筛选,对学科知识有了多层次的了解,但这必须有学生娴熟的信息技能作支撑和教师及时指导点拨。2. 教师给学生的通过认真精选的和本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拓展资源。可以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多媒体模拟实验;也可以是图文俱佳的文献资料,还可以是激励学生更进一步学习的案例。
  总之,学生在课堂上认知范围是否有效扩大是评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融合的指标,若学生认知范围有效扩大了,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是有效的。
  四、 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融合的课堂上,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因在有效融合下,学生拥有大信息量,但这些信息是零散、无序的,认知也只是浅层的、感性的,需要学生对信息认真的优选整理,进行深层次的理性加工,通过抽象思维,找寻内在的联系,总结出规律,达到内化,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经过搜集信息、感性认知、理性思考、抽象思维各环节都会有深刻的体验。并在教师适时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合作与探究,对出现的不同看法、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与同学、教师合作交流、讨论,去伪存真,有效解决。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艰辛,以及交流协作中思想的碰撞和人际交往。同时训练学生对信息的组织、处理及准确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五、 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课堂,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提供了支持:1. 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在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对有用、关键信息进行重组,融合提升,充分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2. 创设联系实际的探究性学习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与分析问题,既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深层理解和应用能力,又对思维进行了充分的开发。3. 开展协作式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博采众家之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辩证思维。4. 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变换,使学生在知识获取与应用中进行多种形式的思維训练,进而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六、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融合教学的又一特征,也是信息化课堂是否有效的衡量指标,有效的信息化课堂对学生掌握知识目标从层次和程度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提供保障。没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所谓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都是一句空话,但传统的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指标主要是考试成绩的高低。而这种评价指标与学科知识有效运用对知识目标的要求相离甚远。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融合的课堂中,在重知识目标高标准达成的同时,更重学生把课堂里所学的学科知识有效地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量的同时,实现学以致用呢?具体应做到:1. 围绕学科知识扩充知识和资源。2. 教师要选择从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事件设问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将知识迁移。3. 研究性学习中,研究课题的选择要与学科相结合。要通过开发与学科课程紧密相关的课题,学生在独立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2012(3).
  [2]孙威立,杨祖念.物理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姜震宇,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郭城驿华峰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68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