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课改的逐步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也越来越多元化。众所周知,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的学科,它所涵盖的不仅仅是文字词语,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和交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然后着重提出适合学生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提升策略;表达能力
以前提高语文教学,首先想到的就是古板枯燥的书本文字和词句,让人望而生畏。但是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更应该符合学生心理及年龄特点进行表达能力的提高,这是表达能力的初期,是着重培养的时期,这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夯实有力的基础。从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方面双管齐下,分析表达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提出提高策略,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在初中的语文学习期间有所得。
一、初中語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对初中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来说很重要。人的外在的素养完全取决于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在人与人的日常交往过程之中,怎么说才会让对方第一时间理解所说话语,做到一个有效的沟通,而不是说话漫无目的没有主次呢?如何在信息的传递中使其准确不产生误会?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句语境情感当中,表达的意思大大不同。所以,通过语文的教学,让学生在初中时期通过后天的学习,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口语表达[1]。
其次,对初中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来说很重要。书面表达也是初中生表达能力的一个体现,在书写的过程中,学生将语文知识进行消化理解,随后进行逻辑思考,最终落在纸笔上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量。将说出来的话以一种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反复思量和整理,将书面表达做到尽善尽美,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就是考试时语文作文的书写和文章的段落总结,与口语表达一样,书面表达也同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一定意义上,表达能力的体现就是初中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这一切都要依附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来完成,所以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口语练习
可以针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加设口语练习环节。具体操作方法可以举例说明,例如,在学生学习《壶口瀑布》一课时,在简述完课文的教学大纲内容之后,分组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然后组织口语表达练习环节。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回忆课文所讲内容,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在表述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语言的优美和词句的准确,还可以适当添加个人的情感色彩。这样一来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做到将语文的教学吸收理解,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文字,使其贯穿整个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加深学生语文教学的记忆[2】。这是最为直接的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二)开展课外活动
从课堂中走出来,积极地开展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的知识点,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开阔性的氛围环境下,对学生的创造力来说也有无限的可能。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时,在课上学生总会提出疑问,许多困惑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就可以针对问题回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去找答案,实践和感受是真实的、直观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然后开展演讲比赛,将自己所听所看所感都记录下来,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相结合,在演讲比赛中更好地展现综合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
(三)完善教学模式
我们总说要做到事半功倍,那么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想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就要从教师身上着手,改进教学方法,善用巧用多媒体等网络新型资源,加强读后感的写作,定期进行阅读书籍交流、好书推荐等。例如,在学习《大雁归来》一课时,利用视频观看的模式,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小组分别讨论环节,加强表达能力,然后落笔书面表达观后感,用优美的语言和文字描绘所看到的美好。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好书推荐,阅读书籍交流,在推荐交流的过程中,再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书中的主要内容,并且表达出为什么推荐,哪里吸引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等,这样的活动可以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学会了运用已经学到的语文知识来表达自己,这才是难能可贵的[3]。而且在初中语文的学习期间,是对事物建立三观的时期,表达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到理解和表达,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举足轻重的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指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是课改后当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而探索制订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策略。表达能力是对未来社会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着。
参考文献:
[1]刘艳.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5).
[2]王超飞.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6).
[3]王明艳.浅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2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