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尹辉
【摘 要】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除了学习生物学知识外,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整体素质。实验作为学生生物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由于难度较大、操作性强,往往成为众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对于实验学习来说,方法的运用与掌握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的掌握。本文从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构建现代化教学模式出发,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改进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行为策略,希望能为生物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分析思考;具体实践
实验教学通过相关操作简化抽象和枯燥的生物学知识,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高中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高中生物教师应优化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思维,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猜测和推理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这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多数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一般先向学生讲解实验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自己操作,且在实验过程中不作过多指导。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反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课堂主体依然没有回归学生,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方向,不能正确掌握实验观念。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解释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并记住考试知识。这种灌输式教学观念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目标、实验内容,最主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完成具体的实验。因此,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其主动参与实验过程,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实验内容与实验原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若要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例如,在“分子和细胞”相关的知识点教学中,有必要进行探索性实验“色素提取和分离”。在实验中,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实验环节和过程,并对色素带分离的数量、分布顺序和颜色进行综合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试验过程,深入参与实验设计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学生通过自主设计、研究和分析,自身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在新课程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上得到了有效应用,通过对学生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促进了高中生物实验课的内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确定学生学习的主体状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如:教师在教学“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洋葱鳞片,用刀片将其切出0.5厘米“井”字形,然后撕下洋葱鳞片叶片表皮,将它放在载玻片上,在表皮上滴入汤溶液浓度为30%的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然后将之浸到水中,再次对洋葱表皮进行形态观察,在与小组成员完成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还可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长,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因此,教师需要遵循新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入教学资源,配置实验设备,创新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生物实验课程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和提高学生对生物难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单一的实验教学方法也是影响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师直接演示生物实验的过程,除了教学实验的直观感受外,学生没有其他收获时,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由于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并不是很复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对具体知识的认知不到位,这对学生的进一步生物学习极其不利。教师的教学理念应适应时代的变迁,并重新建立。毕竟,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是对试题和理论知识的灌输,未考虑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教学理念很难满足时代的需要。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提高學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基因教学的许多方面相对复杂,不适合高中生操作。如果不能给学生真正的操作空间,学生对知识就会比较陌生。此外,缺乏完整的实验条件会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如果教师不注重教学设备的支持和资金支持,则会影响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技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教学和PPT教学,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模拟实验软件来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4.良好的理论知识掌握
对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活动是在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有必要注重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透彻理解和熟练掌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做好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发现现实生活中各种生物问题的习惯。例如,为什么红色食物会引起食欲,人的性格是否受基因的影响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相关理论,以确保学生掌握各种实验材料,更顺利地完成所有实验环节。此外,在解释教材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设计每个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整个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进行适当的示范,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各种实验。例如,教师在解释体内各种类型的蛋白质功能时,为了让学生对体内蛋白质的种类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提前为学生讲好实验细节,进行各种蛋白质功能的测定,通过科学的方法检测蛋白质的功能。实验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最终的探索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然后让小组进行交流,根据实验结果自己做笔记。
总结
在现代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而做好实验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只有做好实验教学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找到做好实验教学的最有效手段,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虞桂琴,高赢.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163-164
[2]郑梅枝.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253
[3]寇夏荷.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中学生物教学,2019(02):33-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