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幼儿教育课程思想的内涵及其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邹群霞 张传燧
【摘要】本文对王阳明幼儿教育课程思想的内涵,如课程目标的生长性、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等作了相关阐释。上述分析可为当下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如下启示:设置适切的课程目标,安排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全面的课程内容,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课程实施导向。
【关键词】王阳明;幼儿教育课程思想;内涵;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06-0052-03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心学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对幼儿教育课程规划提出了诸多颇为系统深刻的见解。本文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作相关阐释,为推进当下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一、王阳明幼儿教育课程思想的内涵
1.课程目标的生长性
王阳明视幼儿为不断生长的个体,认为教育应当尊重幼儿自然生长规律。他曾以种树譬喻,“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1〕教育应当像“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2〕因此,王阳明反对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盲目拔高课程目标。他认为,那种为达成某一课程目标而压制幼儿个性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得不偿失的。他这样形容当时的教育,“若近世之训蒙穉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3〕如其所言,幼儿“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4〕这种“求其为善”却“驱之於恶”的教育,最终只会阻碍幼儿成长。〔5〕幼儿“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6〕教育应当如呵护刚抽芽的嫩枝般护佑幼儿成长,发展其自然潜能,进而促进经验的内在生长。
2.课程内容的全面性
王阳明坚持“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7〕即主张实施全面性的课程内容。通过歌诗、习礼、读书等活动,幼儿得到意志的锻炼,性情的陶冶,逐步化除自身粗顽习性,进而“日渐礼义而不觉其苦,进入中和而不知其故”。关于全面性的课程内容对幼儿发展的具体价值,王阳明如是阐述道:“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起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8〕歌诗不仅可以抒发志向,亦可以宣泄愁绪;习礼不仅可以端正形容举止,亦可以强筋活血;读书不仅可以启迪智慧,亦可以涵养心性。可见,歌诗、习礼、读书整合了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科学等多领域的教育内容,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3.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就歌诗、习礼、读书等课程内容的安排,王阳明拟订了周详的一日课程计划,即“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9〕以此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此外,王阳明已初步认识到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主张因材施教。他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10〕王阳明后又以习射譬喻,“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射得到俱谓之有力,中处,仅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11〕因此,教育应当“随人分限所及”,〔12〕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采取相应教学方法,使幼儿各成其材。
二、启示
1.设置适切的课程目标
王阳明主张教育应当尊重幼儿自然生长规律,切合特定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在统筹设计课程方案时,教师应当基于幼儿最近发展区设置适切的课程目标。一方面,课程目标需考虑幼儿现有能力所及。王阳明以饮食譬喻,“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学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13〕若一味拔高课程目标,超越幼儿实际能力,只会阻抑幼儿自然发展。教师应当量力施教,所谓“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14〕以使幼儿“精神力量有余”。〔15〕另一方面,課程目标需具有一定挑战性。教师可将总目标拆分为难度层级递增的子目标,逐步引导幼儿通过主动探究获取经验,发挥自身生长潜能。
2.安排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全面的课程内容
循着王阳明全面性的课程内容规划思路,教师应当为幼儿安排基于其生活经验的全面的课程内容。幼儿的生活是全面的,涵盖多领域、多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取材于幼儿生活,并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此外,课程内容还应当注重整合性。目前,幼儿园课程内容相对地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教师应当更进一步加强各领域间的优化整合,促进彼此融会贯通,相互渗透而构成有机整体。当然,幼儿的生活是纷繁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教师应当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提升幼儿经验的切入点,生成相关课程内容,促进幼儿积极建构学习经验。
3.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课程实施导向
为提升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独特的学习方式,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课程实施导向。如王阳明所言,“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16〕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师需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营造宽松有趣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创新游戏玩法,在游戏中开展自主学习。只有通过“自知自得”“自家解化”式的学习,幼儿才能“乐习不倦,无暇及于邪僻”,〔17,18〕课程方案才能得以落地。此外,教师应当循序渐进地推进课程实施,即王阳明所谓“渐渐盈科而进”。〔19〕在他看来,“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20〕教师应当依据幼儿“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21〕的发展次序,系统、完整地实施课程。
参考文献:
〔1〕〔12〕王守仁.传习录:黄直录〔M〕.张怀承,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264.
〔2〕〔3〕〔4〕〔5〕〔6〕〔8〕〔16〕〔17〕王守仁.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M〕.张怀承,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240.
〔7〕〔19〕〔20〕〔21〕王守仁.传习录:陆澄录〔M〕.张怀承,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42-48.
〔9〕〔14〕〔15〕〔18〕王守仁.传习录:教约〔M〕.张怀承,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243.
〔10〕〔11〕王守仁.传习录:黄省曾录〔M〕.张怀承,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287-304.
〔13〕王守仁.传习录:陈九川录〔M〕.张怀承,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2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1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