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冯立 程威

  摘要: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作用,作者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为课题,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最后根据其现状探究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策略,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2-0038-02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反映出不同的特点。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处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复杂性。网络新媒体时代彻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接收方式,地球村的到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知识的爆炸和信息的海量增加,也使得网络成为各种世界观、价值观、价值观争夺年轻人的重要阵地,网络和新媒体早已冲破高校的围墙,高校已不是封闭的象牙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场域更加复杂,更具有挑战性。
  2.处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多变性。网络具有的开放性特征,催生了新媒体特有的交互功能和交互体验,极大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信息接收的渠道和种类,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深刻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身份建构和思维习惯,当代大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学习和探究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但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内在三观尚在逐步成型阶段,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这些都导致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多变性。
  3.处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关系的开放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不仅信息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而且信息内容也丰富多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网络的开放性特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由“填鸭式”向“互动式”转变。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多地以学生实际需求为核心,主张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避免传统意义上的教条主义。这也客观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故步自封在课堂上,而是要扩展到更高层次的维度上,提高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导致当前的高校大学生质量良莠不齐,学生个体差异性也非常明显。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网络新媒体极大地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网络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巨大吸引力,极大地消解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事实上,很多学生习惯于片面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甚至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浪费教学资源,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没有任何作用。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正确的认识,并且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越来越形式化,难以真正地发挥出效能。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学生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而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心智并不坚定,很容易被这些不良诱惑迷惑而失去本心,沉迷于享受无法自拔,从一个天之骄子沦落为一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2.网络新媒体更加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范式的失效。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所选择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纯文字,比较枯燥无味。不仅如此,绝大多数的思想政治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只是简单地将教材上的重点以PPT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换汤不换药,并不能改变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的问题。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式老套,都使得学生很难对思想政治教学产生兴趣,在课堂上睡觉、打游戏、聊天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同时还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为了保证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入手,增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同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参与者,而不是单纯地当一个看客、观众。
  3.网络新媒体更加暴露了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教师,而优秀的教师往往可以真正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但是,对于年轻的思政教师而言,课件基本上都来源于网络,习惯于将网络上的现成课件简单修改一下就拿来使用;而对于一些老教师而言,虽然课件可能是自己编写的,但却长时间不更新,授课内容不符合时代需要和学生未来发展需要。也就是说,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他们的课件可能都难以保证质量,那么必然也会影响到他们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策略
  为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思维习惯、接受习惯和认知方式。为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主动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拓展网络思政教育空间,促进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的兴趣和积极性。
  1.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存在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让学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校应出台配套措施,从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育教學改革入手,把更多的教学资源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及其重要作用;教师都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思政知识的习惯;学校要定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外活动,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
  2.适应新媒体时代背景要求,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高校要主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加强网络思政阵地建设,积极生产符合大学生接受习惯的思政教育内容,发挥新媒体时代网络交互性特征,提高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参与性、体验性和获得感,并提高学校官方微信、微博和网络思政阵地内容的可读性和亲和力,积极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
  3.尊重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范式。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思政教师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消除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弊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比如,对于不需要深入分析的思政章节内容,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应的慕课视频自学,然后对存在的问题再进行讨论。对于有关政治方面的最新资讯,教师可以将相关报道截取成微课教学视频,让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个了解,培养他们对思政知识的学习意识。
  4.回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切实提高思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直面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当中的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切实解决制约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实际问题和现实困惑。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着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金课”,除了要在教学形式上寻求创新、教法技法上寻求改变,更要靠知识的宽度、思考的深度、表达的清晰度,在内容上能够回应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关切。
  参考文献:
  [1]季海菊.跨界思维:新媒体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择的一种理性向度[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杨琼.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J/OL].[2019-07-07]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9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