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一流”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阿琴 吕为群

  摘要:动物生理学课程是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等水产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后期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双一流”水产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介绍了在动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从教材选择、教学方式与方法、理论教学与科研融合以及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双一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4-0172-02
   “双一流”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总体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者前列,其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双一流”的重要使命[1]。水产学科是上海海洋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于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动物生理学课程是水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水产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必要载体之一。因此,“双一流”背景下对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师资队伍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精选合适的教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们应将教材作为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适的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上海海洋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并编写《鱼类生理学》教材的高校之一。1990年,由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王义强教授主编并出版《鱼类生理学》,并将此教材作为水产类专业的教材。2011年,上海海洋大学魏华教授等主编《鱼类生理学》。2002年上海海洋大学周洪琪教授担任副主编参与编写《动物生理学》(第1版);2009年和2016年课程教学团队教师参与编写《动物生理学》(第2版、第3版)。
  目前,本课程选取由华中农业大学杨秀平教授等主编的《动物生理学》(第3版)作为主要教材,选择由魏华教授等主编的《鱼类生理学》(第1版)、Christopher D.Moyes等主编的《Principle of Animal Physiology》(第3版)作为参考教材。在授课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提炼和浓缩,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以适应新时期培养水产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动物生理学知识存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等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提高动物生理学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程组联合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1)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板书和动画等以教师为主体讲授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2)组织小组讨论。例如,在讲授温度对氧离曲线的影响时,以“夏季鱼类为什么会浮头”为主题展开讨论。(3)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在讲解某一生理机能时,遵循从结构到机能,再到机理和生产实际的教学途径。例如,在讲授消化生理时,首先比较不同食性鱼类的消化道结构及消化酶的活性差异,并进一步明确不同鱼类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存在不同。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生产中,明确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需求水平肉食性鱼类应比杂食性和草食性鱼类高。
  三、注重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核心是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关键是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
  设[3]。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注重将科研成果与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有机整合。(1)在理论教学中,结合教师自身的科研经验及学校的学科优势,把有关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阅相关文献,将动物生理学领域的最新热点或研究成果引入课堂。(2)在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按照“双一流”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及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强调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通过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依托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科优势,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将课程教学延伸至课堂之外。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工作,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四、强化教学团队建设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一流本科教育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流的师资是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保障[4]。为了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逐步形成了学缘广泛、科研侧重点互补的教学团队。
  近年来,学校有计划的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引进了多名高层次人才。教学团队成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在讲授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将生理学的热点问题介绍给学生。此外,教学团队还邀请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的教师参与课程的授课工作。结合学校水产学科的特色,“走出去”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1)大力推行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鼓励教师去生产单位实践,丰富水产养殖相关实践经验。(2)选派教师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高校进修培训,学习动物生理学的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
  五、结语
  经过多年动物生理学的教学探索,通过选择合理的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以及逐渐形成了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团队,初步建立了动物生理学的教学体系。这为本课程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双一流”背景下,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该课程的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团队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推进“双一流”建设 实现高校内涵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6.
  [2]蔡颖蔚.论本科教材建设的坚守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88-90.
  [3]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一體化建设[J].教学研究,2016,(5):72-76.
  [4]姚弋霞,张文舜,何久钿.“双一流”战略视域下一流本科师资队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2):127-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