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的融合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数学主要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解题思路为主。因此,在小學数学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通过数学活动将教师与学生整合到一个互动性强的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本文围绕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的融合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路径探究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小学生由于接受能力不足往往会在与教师产生交流阻碍,教师也无法将学生整合到统一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长时间不能被调动就会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如何将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已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师研究课题的重中之重。接下来介绍几种优秀可行的数学活动。
   一、以游戏为主的数学教学
   喜欢游戏是每个小学生的通性,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按照带领学生完成课本导读,解析核心知识点,完成相关练习的流程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中丧失了学习兴趣,使教学质量低下。因此,教师需要立足核心知识点设计相关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质数和合数的认知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定数量的数字牌,上课时将号码牌分给学生,并贴在背后,之后将学生分组,进行丢手绢游戏,被选中的学生需要描述背后的数字,例如背后是3的学生需要说“我的数字是质数,比11小比2大”,其余学生根据学生描述猜测被选中的学生的数字,学生猜错三次就失去游戏资格,学生只有猜对数字才能继续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评选出质数与合数概念掌握最牢靠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因为学生会在游戏过程中模仿成功者的思维,所以能够打破传统数学教学对学生思维理解上的阻碍,从而让质数合数的概念深入学生大脑,从而高质量完成数字识别的教学任务,同时,以游戏为主的数学教学能将数学教学核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可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观察学生的思维缺陷,从而对症下药。
   二、以对抗为主的数学教学
   数学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的学科,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唯一的参照物就是教师思维,很多学生因无法找到水平相当的对手进行竞争性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对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分配出“对抗时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推动课程进度。
   以两位数的乘法教学为例,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法并不难,但在计算速度及计算准确度上往往良莠不齐,教师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也不高,导致出现了很多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对抗,如教师将一组两位数乘法数学小测试分给一组,让组员相互竞争,根据计算速度及计算正确率确认组员中对两位数乘法掌握最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成为数学组长,监督自己组计算基础薄弱的成员加强计算练习。通过组内竞争,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竞争对手,学生会自觉营造出紧张的学习氛围,从而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计算效率。
   可以看出,以对抗为主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刺激学生大脑皮层,让学生时刻处在激烈的对抗练习氛围中,使学生在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对手竞赛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灵敏度,是优秀可行的教学方案。
   三、以绘图为主的数学教学
   数形结合是数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很多小学数学的核心知识点通过单纯的代数无法让学生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巧借图形的魅力,让学生掌握数学的解题思想。
   以方程教学为例。方程是小学数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很难通过在黑板上板书x的解出过程让学生理解自变量的概念以及方程的求解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图形化教学让方程教学变得浅显易懂。例如,在方程“3x+5=11”的解题过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天平,将等号画在天平上,将3x和5放在天平的左边,将11放在天平的右边,然后根据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依旧成立的原理进行讲解:如果将天平左边的5拿去,右边也应该减去5,此时天平左边是3x右边是6,方程也是等式的一种,根据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等式依旧成立,我们可以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从而得出x=2。教师在完成天平的转化过程后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几道类似的方程题,让学生模仿自己的解题思路完成解方程,学生在画图时很容易暴露思维上的错误,教师需要频繁观察学生画图进展,从而确定学生的思维错误具体出现在哪个环节,是由于哪方面概念模糊导致的,从而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解出方程。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将抽象的方程转化为贴近生活的天平,将抽象的未知数转化为天平上的物品,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高质量地完成了解决方程的教学任务。
   因此可以看出,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小学数学的趣味性,学生也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绘制图形帮助自己理解抽象知识点。与此同时,数形结合也是数学的重要思想之一,让学生从小就接触数形结合可以帮助他们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多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是优秀可行的教学方案。
   总结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依旧是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难题,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主动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课本的核心知识创造出吸引学生的数学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发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在之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收获成功。
   【参考文献】
   [1]杨健.放飞思维,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之路上走得更远——谈小学数学教育[J].才智,2019(18)
   [2]缪素平.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9(17)
   [3]张桂良.关注活动经验 融为数学经验——三套教材中“体积单位”一课的异同比较与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19(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9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