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今教育信息化2.0时代,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新课改以来普通高中教育的一个高频词。如何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推动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学科有效融合,实现创新发展,成为摆在高中美术教师面前的一个永恒课题。迫切而现实的问题,需要广大高中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就教育信息化、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效率
  2017年版《普通高中美術课程标准》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1]自此完成了美术课程目标由“双基”到“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变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服务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细化和指标落实,其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作用突出。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
  所谓“情境”,广义理解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从而使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狭义则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学生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根据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等教学过程安排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持的比较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环境中来进行,就成为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在鉴赏中国古代绘画时,我首先播放一段中国古代绘画的经典名作微课视频,视频中有自然风景照片,有绘画艺术作品,有语音解说,并配以中国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这样自然就实现了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翻转课堂等教学环节。
  二、“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下,信息技术催生新的课堂改革
  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只提高某一方面的素质,而应该让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
  他们的创新精神,还要让他们投身实践。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有效地进行分层次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感到美术课枯燥乏味。为此,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技能的传递,忽视学生认知主体的被动地位应该改变。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下,一对一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公开自己的网络办公室、邮箱、QQ号、博客网址等,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作品通过网络发给老师,老师在网上进行点评、修改,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作品和同学作品的相关信息,老师再将优秀的学生作品推荐到资源网上进行展示交流。
  三、信息技术引入高中美术课堂,有益于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学效益,即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效果是师生的不懈追求。高中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主要可用于:(一)美术设计。在设计美术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老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把握能力,从而影响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设计相关的作品,并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二)美术鉴赏。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学习可以感受到视觉上的盛宴,改善以往狭隘的教课模式,例如老师讲《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这一课时,可以先向学生播放一些从古至今的不同风格的建筑类型,了解到建筑的宏伟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然后可以讲述一些著名的建筑学家,比如梁思成,使学生们了解他的作品以及大大小小的成就,欣赏到艺术的魅力,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出教学目的,最后老师可以请同学们要总结不同时期建筑的特点,作用,沿革,培养他们对不同时期建筑的审美观。(三)手工操作。手工课程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这项课程中老师和学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将多媒体技术加到这门课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与实践机会。如教手工课《剪纸》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接下来要开展的剪纸美术作品,让学生熟悉剪纸的流程和手法,使他们对作品有更好的把握和了解。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并不是所有的高中美术课程内容都适合信息化教学手段,比如部分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教学环节等。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倚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学生该观察时,我们应该让学生观察,该动脑时我们应该设计好自己的问题,该动手时我们就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动手的机会,不能让信息技术代替了学生的动手,学生该表达时也要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授课方式,它虽有不足,但我们要借鉴学习其中的精华,信息技术的出现只是弥补他的缺陷,并不是完全取代它。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要注意处理好计算机与人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为很好地实现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不能过度依赖,还是要注重师生间的沟通和同学间讨论,这种方式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实现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高效整合,必须牢固树立和把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要开展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学科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但同时也要平衡好计算机和人,以及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间的关系,避免过度依赖,影响教学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版。
  [2]郭春宁,王红丰.多媒体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融合的实效[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120-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4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