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综合实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学基础》综合实验教学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级护理1、2班为研究对象,抽取80人组成实验组,82人组成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习性的实验教学,实验组采用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实验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课程满意度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综合实验教学效果评价好。结论:《护理学基础》综合实验教学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综合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273-02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肩负着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任务,然而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验单个项目依次教学的模式,不利于培养护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综合实验是指学生在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的综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实验设计方法[1]。综合实验是护理学基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利于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技能型的护理人才[2]。因此“综合实验”越来越受到广大护理教育者的重视。我院也在积极地探索综合实验的开展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我院2017级护理1、2班为研究對象,实验教学每班分成两个大组,抽取1班A1组和2班B2组共80人组成实验组,1班A2组和2班B1组共82人组成对照组。
2.方法。(1)教学方法。在第三学期学完《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后,对照组采用复习性的实验教学,实验组开展综合实验教学,综合实验教学中教师精选的教学病例为“一个高处坠落致胸椎骨折的患者”,患者入院后经过手术、术后治疗与护理等,病情变化分阶段性陈述,该病例基本包含本学期所学的所有技能项目,教师提前2周将病例发给学生,学生每6—8人组成一个健康小组,健康小组包含责任护士、普通护士、患者等,一个健康小组负责患者一个阶段的病情分析与制订护理措施,实验开始由老师担任护士长对患者病情进行概括性介绍,再由各个健康小组中的责任护士汇报所负责阶段的患者病情及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及欲实施的护理操作,汇报结束后护士长统一点评,之后每一健康小组在责任护士安排下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具体完成护理操作,如第一健康小组完成铺麻醉床、搬运患者,第二健康小组完成生命体征测量、吸痰、吸氧,第三健康小组完成口腔护理、床上洗头、床上擦浴、卧床患者更换床单,第四小组完成体温监测、酒精擦浴、换药(无菌技术)等,展示完成后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三种方式对实验的准备情况、展示情况进行总结。(2)评价方法。实验结束后,教师通过访谈的形式收集学生对实验课的意见和建议,并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调查问卷结果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三、讨论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院确定“厚基础、重实践”的基础学科建设思路,并制订“以护理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目标,而这一目标包含两个关键点:一是护理操作能力的培养,二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养成。“护理操作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操作的准确性、娴熟性,而“临床实践能力”的养成则侧重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的锻炼。传统的实验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单项操作能力上“用力很猛”,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孤立的、单项的技术掌握影响了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发挥[3]。学生在遇到具体患者尤其是病情复杂的患者时应对能力不强,因此,通过开展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临床实践能力,是《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必须迈出的关键性一步。
1.综合实验的开展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提高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能力,该病例将患者住院期间疾病发展以及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组成教学病例,我们称之为“纵向病例”,病例包含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铺麻醉床、吸痰、吸氧,生命体征的监测与护理;测量生命体征、酒精擦浴、维持患者清洁与舒适的护理;口腔护理、床上洗头、床上擦浴、皮肤护理、会阴部护理,传染患者的护理;穿脱隔离衣,给药护理等,除给药护理外,其他均为本学期教授的实验项目,通过一个病例将这些项目联系一起,既系统地呈现了知识,又模块化地锻炼了技能,使学生明白什么时候护理患者,怎么护理患者,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贴近临床,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研究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促进知识、技能融会贯通上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同学更能够系统地把握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纵向病例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患者的病情变化,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加积极的护理。
2.综合实验精选临床病例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同学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调查发现81.5%的实验组同学表示他们在学习态度上要优于其他常规实验,雷蓉等认为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思考,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综合实验采用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情景,为知识、技能提供实战演习的练兵场,主动思考,结合“实战”的情景,用“实用”的护理措施,达到护理患者的“实效性”,真正突出知识的实战、实用、实效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3.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综合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引入临床病例,学生课前准备、分析、查阅资料及策划、上课展示,各环节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人既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也要注重团队协作,这样才能做到完美展示。研究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上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同学更容易发挥其在团队协作中的作用。
因此,《护理学基础》综合实验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研究表明,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通过访谈,学生建议多开展此类实验。但也有同学认为课程难度大,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准备,而且操作不熟练会影响发挥,因此高标准、严要求的传统实验教学在促进学生掌握技能上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视,所以综合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使整个实验课成为精心设计的“一盘棋”,才能完成《护理学基础》“护理实践能力培养”这一中心目标。
参考文献:
[1]姜丽萍,杨哗琴,姜文莉,等.护理综合实验教学Ⅱ[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39-740.
[2]王静,李淑玲.基础护理技能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华护理教育,2010,7(9):339-410.
[3]叶旭舂.萤安丽.《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B):64-65.
[4]雷蓉,赵莉,龙霖,等.病案导入一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4):2923-29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9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