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一体化教学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必然也不例外。本文针对护理学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条件和实践措施两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制定目标是前提,完善制度是保障,更新方法以及促进内外部学习是必要方式。
关键词:护理学 基础课程 一体化教学 条件 措施
前言: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教育新形势下,教育模式的趋向已经有所转变,寻求更加新颖、契合、实用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共识。一体化的教学要求摒弃理论实践脱离的情况,以项目作为基础做到工学结合。教学要结合具体情况设置教学情景,达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能力。从专业角度来看,护理教学的一体化是教师提升效率的要求,对于学生也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好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工作经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和教学一体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一体化教学基础条件
(一)硬件设施的配备
为实现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前期准备必不可少。教学的开展要有硬件条件的支持,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保障。大环境下的配置要突出一个氛围性,要显示出职业的氛围,基于一线医院的配置进行教学硬件的配置,注重布局和环境打造,彰显出护理学的特色。核心教学区要围绕一体化的核心思想,将教学区打造为一个集教学、实践、互动、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操作空间,结合当下不同形式的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实践操作性,配备实操性设备,增加学生和病人接触的机会,使学生在操作中领悟学以致用的思想。
(二)教学团队的配置
传统的教学讲的是理论实践分离的教师配置,这很容易导致理论实践不匹配的情况,要想达到教学一体化,这一点是很大的隐患。师资配置方面要打造一批综合素质高、教学和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师团队。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对当前团队进行有计划的教师培训,鼓励教师主动接受新形势下的教学信息,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斷充实完善自我。也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新增师资力量,为教学注入新鲜的力量。除长期聘请的教师外,还可以定期请有经验的医院干部进行短期讲座,丰富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一)制定教学方案和目标
教学的方案影响教学的质量,教学的目标决定教学的方向。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纲领,根据自身擅长和教学方向进行合适的自我发挥,提前做好调研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了解学生的偏好以及对于课程的看法意见,有针对性进行考虑,往往可以对于教学目标和方案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二)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教学的开展不仅要有实质性的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有规范制度作为保障,没有制度的保障,课程的精美也就没有办法展现。对于教学的各个阶段进行细致的把控,每阶段的目标要准备落实。在教学设备的使用上要进行责任制分化,避免推卸责任的行为发生,避免因为非教学因素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合理分配设备的使用,避免出现乱争乱抢的行为,统筹全局,综合考虑,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益。除此之外,考核制度和监督制度也要配套建设。考核制度要体现全面性,覆盖教学、实践等方面,不仅涉及教学流程,还要注重教、学两方面主体的考核,不仅要考核学生,还要考核教师。在进行考核的同时加入奖罚机制,调动积极性,消除惰性。
(三)加强和外界的合作
护理学的教学是一门和实践结合很紧密的学科,它本身就是实践性质的学科。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纸上谈兵是大忌。除了在教学中插入实践模块之外,和外界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就是和医院以及教育研究所的合作。和医院的合作有助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研究方案等方面的拓展,医院是第一战线,医院最了解患者的情况,护理学最终落实也是要为患者服务的,因此和医院的合作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实践都是有帮助的,在这个基础上,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将更上一层楼。教育研究所是教学研究的权威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更加倾向于高层次的角度,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得到启发,视野会得到开阔。
(四)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师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方法,只要能保证效果的达到就是好方法。干巴巴的灌输法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厌烦的,适当采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交流,真正让学生有自我对于知识的吸收掌握: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就是要通过制定目标的方法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去探寻结果,这种方法很容易吸引学生兴趣,阶段性任务不会太难,也很容易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每一阶段的成果很清晰展现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情况对症下药,防微杜渐:参观法更加强调实践性,是情景交融的教学方案,参观是对所学知识的升华过程,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切了解自己的专业,这是课本中所无法展现的教训内容,学生的动手兴趣很容易就被激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60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