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说理能力培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重视学生说理能力培养,这就能够为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推理进行更好的演绎,便于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证明。本文从为学生提供说理的工具、空间、自由、机会、时机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展开探究,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水平,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说理能力;工具;空间;自由;机会;时机
  一、 引言
  说理实际上就是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开展理性交流,就看法进行表达,就主张加以解释,进而更好地进行数学推理与证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的严密与严谨、以理说题证题等说理方面的能力素养正处在最佳培育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认知特征出发,以合情推理为重点,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进行归纳和类比等学习,通过举例验证来说明猜想结果正确,强化学生对于数学方法的掌握。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与同仁共勉。
  二、 侧重适时提供说理工具,为说理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语言作为有力的说理工具,能够为学生严密严谨的说理证题提供支撑,比如“以及”“或者”“所有”“因为”等富有内涵的说理词语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掌握,强化学生对于逻辑语言的熟悉程度,促使学生尝试用逻辑语言来进行说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有理有据地说出思考过程,正确解答数学问题,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侧重地运用语言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你可以选择方法一或者方法二来解答问题。”或者“如果你们快点完成课堂作业,咱们就有时间进行课堂游戏。”等,通过规范语言的运用,来引导学生进行说理。对于“0+57=57”此类的算式,学生感觉十分简单,教师则要让学生对其中的规则进行说明。有的学生表示:“任何有0的加法计算式,答案都是另一个加数。”有的学生认为,“10+10=20”就是一个反例子,其中有0,但是答案不是另一个加数。引导前一名学生重新说,“我的想法是,假如有一个0在里面,不能是10,只是单个的0,比如0+5=5,那么答案就是另一个加数。”教学中有侧重地引导学生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说明,长期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的说理能力会循序渐进得到提升。
  三、 侧重说理空间的拓展,为说理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尝试和估算,在归纳与分类对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做出猜想。课堂上,教师不可就事论事,局限于规律与猜想的获得,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说理的空间,引导学生探寻数学问题,评价其中蕴含的规律与猜想,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想?规律与猜想是否具有适用性?等等,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学中适时侧重给学生提供说理的空间,能够有效丰富学生说理的信息量,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例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中,对24×16进行计算,让学生对算法进行探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一名成绩较好的A学生提出算法:先将16除以2等于8,24乘8等于192,之后192乘2,即可得到最終结果,就是384。在A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之后,教师可询问其他学生是否听懂,很多学生都表示听不明白。大部分学生认为,明明是乘法运算,为什么会出现除法呢?教师也流露出困惑的样子,让A学生再表达得清楚一点。这位学生犹豫了一下,说道,“16里面有两个8,先从16中拿出一个8,去乘24,得出结果后再去乘2,就能够得到最终结果。”此时教师再次问其他学生是否听懂,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懂。教师在黑板上将A学生的计算方法写出来,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理解。此时教师给学生做出指导:“A学生的想法是将两位数乘两位数向两位数乘一位数转化。”在全体学生都理解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新的解法进行讨论,然后随机提问学生对这一解法进行说理。
  通过以上例题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就题解题”,而是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空间拓展,并深入进行说理训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说理,明确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将学生讨论的话题自特殊问题向普遍特征转移,拓展学生说理空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强化,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四、 侧重自由说理的引导,为说理能力强化提供保证
  学生归纳推理之后能够获得数学猜想,但数学猜想具有不确定性,因而要对其正确性进行验证。为确保学生能够对推理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和正确运用,要保证验证与论证的科学性,引导学生采用实例验证以及演绎论证方法。学生在自由运用实例说明验证的过程中认识到:“验证猜想的正确性,仅仅通过举例子是不够的,还要在举例子的基础上,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深入的说理。”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已有数学认知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数学推理,通过说理训练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不断增强。
  例如,在开展“一个小数乘十、百、千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推想:“在掌握一个小数乘10的规律的基础上,我们试着推想一下,一个小数乘100、乘1000,小数点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学生推想出,乘100小数点会向右移动两位,乘1000,小数点会向右移动三位。教师应适时鼓励学生进行说理:“这是我们的猜想,有待验证,同学们打算怎样进行验证?”一名学生表示,可以想出一个小数,之后算出乘100、乘1000,然后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5.04乘100或1000为例,让学生先对结果进行猜想,之后通过计算器来进行验证,分别乘100、1000。也可鼓励同桌之间互相配合,先想出一个小数,对其乘100、1000的结果进行猜想并写出来,之后通过计算器来对猜想结果进行验证。在猜想之后,如何确定猜想正确的呢?数字验证是可行的方式,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乘1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乘1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要鼓励学生自由说理,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数学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不断增强。   五、 侧重给予说理机会,为说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条件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挑战性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以信任,相信学生能够解决问题。然而,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给予学生说理的机会,认为小学生无法将结论之间的联系讲清,这就极易影响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知识应用能力强化,更加不利于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说理的机会,通过良好的说理能力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开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12+13
  19+110
  14+17
  15+18
  12-13
  19-110
  14-17
  15-18,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归纳、猜想、最后做出验证,能够明确其中的规律,即
  1a±1b=b±aab,a与b互质。此时教师把握好时机,向学生提问,如果不互质,这个规律成立吗?学生进行举例,对14+16按照这个规律计算结果为
  1024,通过常见通分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为512,虽然通过不同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不同,但在约分之后所获得的结果是相等的。之后,部分教师总是急于自己总结,不相信学生能够理清:“在a与b不互质的情况下,这一规律也成立。”为更加深入引导学生理清计算规律,教师应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引导学生避免出现认知混淆,让学生尝试着就“不互质时结论也成立”进行阐述,教师在一旁适时引导提示。通过密切配合引导,学生理清了两种计算方法的过程,强化了对比记忆,正所谓“理越辩越明”。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说理的机会,以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增强。
  六、 侧重抓住说理交流互动的时机,为说理能力的夯实提供保障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做出判断的理由总让人觉得奇怪,这并不表示推理过程不正确,为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说理能力,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开展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抓住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时机,通过师生之间情感沟通互动,促使学生理解其中的理由,让理由说服所有人。
  例如,在这样一道题目中,“如下图所示,两个图形都是由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先猜一猜,然后将它们的周长求出来。”
  在开展这一题目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猜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猜想的理由。一名学生说:“第二个图形的周长较长,重叠的小正方形少。”若教师在听到学生的观点以后并没有为学生提供说理的时间,而仅仅是“哦”的一声,随后让学生对周长进行计算,则忽视了说理,无法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下课后,应当及时弥补,让这名学生说出理由,问他是如何想到的。此时学生说:“第一个图形中右上方的两个小正方形,一个挪到上面,一个挪到下面,就能够得到第二个图形了,重叠的小正方形少了,周长就会长了。”结合学生的说理回答,教师给予表情或者语言支持肯定,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师此时说道,“你的理由对于第二个图形来说是成立的,能不能再找一个图形来证明你的理由成立呢?”学生在思考后表示,“如果把第二个图形中的小正方形挪到最上面,重叠的小正方形又变少,周长又变长了。”此时学生感知到说理的乐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推理与证明能力,要引导学生掌握说理的正确方法,让学生通过说理来感知证明的必要性,强化学生对于证明过程的体验。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说理工具、说理空间、说理自由、说理时间、说理机会这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说理,无形中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水平,促进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顧安军.让数学因说理而精彩[J].名师在线,2018(10).
  [2]林奇峰.谈在数学教学中重视说理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2).
  [3]陈爱琼.立足小学说理课堂 促成数学深度学习[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5).
  作者简介:李锦珠,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下高坑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0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