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例谈立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初中古诗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阶段在学生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借助古诗教学来落实。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典音韵美;借助赏析意象、对仗、融情于景等经典手法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从而达到有效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诵读;意象;对仗;融情于景
  古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初中语文教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应当结合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师还可以结合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初中古诗教学过程中,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下面,笔者将举例来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探究初中古诗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 诵读体悟
  初中古诗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古诗诵读的指导,通过准确有感情地诵读体悟作者情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以《观沧海》为例,这首诗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第一首古代诗歌。有别于小学诗歌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主,初中诗歌教学需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作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作品大意,初步赏析艺术手法,激发学生们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热情,从而浸润于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教读四言诗《观沧海》,最好的方式是诵读。在诵读过程中,适时穿插东汉末年的政治背景、曹操生平,推进学生对《观沧海》诗意的理解,将诵读变得有层次、有梯度,在诵读中激发他们对曹操在时局动荡时想要建一番功业的伟大追求的情感认同。
  (一) 讀准四言诗的节奏,读出此诗的质朴美
  四言诗一般以“二二”的节奏来朗读,偶有“一一二”,应具体看诗文。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就可读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就可读作“水/何/澹澹,山岛/耸峙”。读“石”上扬,读出自信昂扬;读“海”沉下来,更显沉着;读“澹澹”拖长,读出沧海辽阔;读“耸峙”短促有力,读出坚毅果断。诵读此诗,要读的节奏分明,音调铿锵,体现质朴刚健的风格。
  (二) 读出沧海的壮阔美,感受诗人由衷的惊叹和赞美
  “水/何/澹澹”,读音拉长,诗人遥望大海辽阔,发出惊叹;“山岛/耸峙”,读得一词一顿,短促有力,用声音着力刻画山与岛在海中耸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读得舒缓,读出草木的生机勃勃;“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读出起伏,萧瑟秋风渐强,海上掀起巨浪,“涌”字重读上扬,“起”字稍稍收敛,为下篇想象积蓄力量。在诵读中,感受沧海惊人的力量和宏伟的气象,传达惊叹赞美之情。
  (三) 读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读出诗人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抱负
  第三层借助了奇异想象、大胆夸张。因此,读“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应读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壮气势。结合曹操统一北方后,想要完成更加高远目标的写作背景来体会,这一层还应读出豪情,读出诗人气吞山河想要统一全国的豪迈与自信。
  关于诗的最后两句,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是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感情并无关系。
  在师生诵读互动中,努力实现诗歌诵读体验的三个层次:读准节奏,读出壮阔,读出气概。诗人登山望海,描绘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丽,表达自己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此诗苍凉慷慨,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品,它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自信豪迈的精神品质。
  我们在诵读中体悟古诗文中蕴含的深挚情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二、 赏析指导
  教会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后,还应教会学生初步学习如何赏析古诗文,知道它们美在哪里。
  (一) 例谈理解意象
  以李白的七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文论学大家沈祖棻先生曾这样评价这首诗:“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李白是如何做到“不着悲痛之语”,却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他出于肺腑的“悲痛之意”的?
  其实,这与李白在此诗中所运用的“意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意象不是单纯的客观物象,它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艺术形象,具有主观性,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独特的意象融于诗中,能够帮助诗人表达或深沉细腻或微妙难言的主观情感,诗人常常可以借助它与读者擦出情感的火花,产生出其他艺术手法达不到的惊人效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单是“杨花”“子规”就营造出一种飘零凄苦的氛围,传达出诗人李白对朋友王昌龄无端获罪降职遭贬的愤愤不平之情。“杨花”“子规”既是眼前实景,又被寄予了诗人深挚的情感。
  “杨花”即柳絮,诗歌运用时多取其轻浮飘零之意,但笔者以为李白更着意于它的清白之意。李白借“杨花”慨叹王昌龄虽被政治旋风吹得欲见不能,直吹到远在五溪之外的龙标,却依然相信他一身清白,李白念友思友敬友之心立现。
  这还不够,李白愿化身“子规”即杜鹃鸟,整日啼鸣“不如归去”,期盼友人早早归来,虽明知不能实现,却无悔杜鹃啼血。他对王昌龄的思念之情已借“子规”啼鸣入耳入心。此时惊悉“龙标”远在五溪之外,李白不知自己与王昌龄何时还能再见,是否还能再见,沉痛之情不言自明。   “杨花”“子规”两种物象,一旦与王昌龄的身世浮沉、李太白的情感波澜结合,就成了烙上诗仙独有特质的深邃意象。
  此诗中“杨花”“子规”物象变意象,具有了丰富而又独特的情感之美,展现出李白念友思友敬友之心,传达出对友人无端获罪降职遭贬的悲愤之意,突显出对朋友的一片真挚情谊。
  因此,在教学中挖掘意象之美,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诗歌的丰富意蕴,深刻体会诗人情真辞切的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二) 分析对仗
  作为一首律诗,《次北固山下》对仗极为工整,我们在教学中应着重学习欣赏本诗对仗的艺术手法。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教授评价它“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对“行舟”,“青山”对“绿水”,“外”对“前”。“路”以“客”来修饰,又对以“行舟”,字里行间流露诗人羁旅思乡的漂泊孤独之感,既照应题目,又与尾联中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对“风”,“平”对“正”,“两”对“一”,“岸”对“帆”,“阔”对“悬”,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动词化的形容词对动词,对仗极为工整。清代文论家王夫之评价此联“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在工丽的对仗中,借江风和顺一帆高悬,显现长江开阔波平浪静。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对“江春”,“生”对“入”,“残夜”对“旧年”。时间流转,新旧交替,所以遥望大海“日生残夜”,人在江上“春入旧年”,怎能不生思乡之情?诗人本无心说理,却在以对仗描绘景物,感叹节令时,点破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新旧更迭的深刻哲理,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昂扬的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虽无对仗,但紧呈前三联,与首联遥相呼应,抒发旅人思乡的真挚情感。
  学习此诗,我们在借助对仗感知诗歌大意,“对诗的情境有所体认,对诗的思想情感内容有所感悟,对艺术手法有所领悟”。
  (三) 想象画面,融情于景
  中国文人借助自然景物暗示自己的人生遭际的创作传统,由来已久。诗文中画面一旦形成,我们就要仔细揣摩体会文人渗入其中的感情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提示我们,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已经被中国文人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极致状态。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其中构图精简情景交融的代表作。
  全诗仅五句,二十八字。诗人把富有特征的十种景物和“断肠人”直接组合在一起,传达出羁旅天涯之人内心的凄凉、悲苦与彷徨,产生了难以尽述的丰富内涵,具有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有人评述此诗“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教读《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留心体会这首小令前三句特有的每句六言三词的工整美与朗朗上口的音韵美,在涵咏品味中学习领会景物与情感之间的特殊关系,从而形成通过揣摩景物特征去体味人物内心情感的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
  后两句,“夕阳西下”,重在体会“西下”赋予“夕阳”的意义——虽有暖意,但渐沉,渐冷,渐暗,渐消,最终乌有。诗人牵一匹瘦马,踽踽独行。“断肠人”三字一出,人出情涌,使得前面四幅图画不再是简单的景物堆叠,而是寄予情思和丰富内涵的意象组合。“在天涯”突出了诗人独有的孤独、凄凉、悲苦、无奈的内心情感体验,坐实“断肠人”三字。
  此詩画面最前面是昏鸦归巢,中间是小桥流水田园屋舍,远处是古道瘦马和旅人,最远处是落日余晖。层次分明,画面立体,有温情,有希望,但更多的是凄苦、忧愁、无奈和浓浓的思念。
  《天净沙·秋思》展现的是元代文人在高压统治下的绵绵无尽的忧思。
  初中古诗教学赏析指导适时到位,就能使学生在理解作品大意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激发起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从而“浸润于古典作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向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立德树人迈进!
  综上所述,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浸润于中国古典诗文优美的意境中,感受古典诗文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透过饱含幽曲情感的物象,理解其中微妙难言情感,达到理解赏析意象的层面;鉴赏诗文对仗之美以及融情于景等经典手法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初中诗歌教学,传承文化,传承美!
  参考文献:
  [1]吉明周.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赵萍,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沣东阿房路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1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