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联盟发展现状的分析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联盟日趋成为整合高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重要战略手段。本文阐述了高校联盟产生的内外动因,根据我国教育发展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高校联盟存在的优势、弊端及可能出现的隐患,并尝试提出可行性优化路径。
[关键词]高校联盟 產生动因 优势与弊端 优化路径
高校联盟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以及各行各业对专业性的需求,要求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寻求能够共同发展的商业伙伴,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战略联盟,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我国高校对内不断深化改革,对外积极寻求战略伙伴,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战略目标的高校,通过某种特殊方式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担风险的“高校联盟”。高校联盟整合各校优势资源,为社会提供了更好、更优的教育服务平台。
1.高校联盟产生的外部原因
随着外部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地方高校面对的外部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构,甚至是国际教育机构快速抢占高等教育市场,成为地方高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部分优秀民办高校也吸引了不少生源和师资力量,在高等教育市场占据一定份额,而国家宏观政策也多倾向于“双一流”“985”“211”等高校。因此,如何选择合作伙伴,构建战略同盟,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成为地方高校寻求发展的前瞻性选择。
2.高校联盟产生的内部原因
上个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规模扩张阶段,综合实力相对薄弱的地方高校承担了大量教学任务,间接影响了学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高校办学定位、教育发展规划和学科设置同质化等问题也愈加突出,区域内高校间的无序化竞争,导致教育资源重复投入,办学运营成本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要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就必须开展横向联合,对各自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双赢局面。
高校联盟发展现状及特点
目前,高校联盟的主要形式有:国外高校联盟、国内高校联盟、国外高校与国内高校组建的联盟等。作为首先引入高校联盟概念的西方国家,在若干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高校联盟体系,其中知名的联盟有:美国大学联合会、常春藤联盟、十大运动联盟等。
在吸收国外高校联盟经验的基础上,国内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大学率先开始了高校联盟的本土化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高校联盟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和发展规模,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主体的高校联盟,如九校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卓越大学联盟等;以省属高校为主体的地方高校联盟,如地方高水平大学联盟、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等;区域性高校联盟,如长安联盟、重庆市大学联盟、武汉高校联盟、汉江流域大学联盟和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等。
我国高校联盟之所以根据不同类型而建立,主要是基于学校的行业性质、隶属关系、所在区域、办学类型、综合实力以及合作内容范围等关键因素,有的联盟的建立是基于某一项因素,有的是出于对几项因素的综合考虑。但高校联盟的总体目的是为了获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高校联盟的内部合作涵盖了学校管理与制度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资源共享共建等多方面内容,所开展的硕士博士互相推免、学分互认、精品课程分享、多校共同联合生产实习等一系列有特色的创新性项目有效推进了高校联盟的发展,强化了高校联盟的品牌效应,有力推动了高校内涵式建设的进程。
以九校联盟(C9)为例,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顶尖级大学联盟,各成员高校间进行了密切合作,其主要项目有:第一,实施本科生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积极开展“第二校园”项目;第二,依托各自的优势学科,联合举办系列暑期学校,打造“C9”教育品牌,同时和国外知名高校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第三,联合建立远程教育共享平台,进行远程授课,联合开展教材建设和教学教改研究;第四,将学术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人才培养对口部门定期交流机制,提高知识的应用效率;第五,联合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青年导师队伍培训工作,保障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第六,设立合作联盟网站,建立校际博士学位论文网上相评系统,共同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第七,联合举办以同专业本科生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第八,积极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体制改革,引领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同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等。
九校联盟(C9)的合作项目从深度上由资源共享延伸到学科构建与科研创新,从广度上由高校本身扩及到联盟内的各校,再到国内外的知名高校和社会机构,有力推动了联盟高校的“双一流”建设。
高校联盟的弊端及潜在隐患
1.区域性较强,联盟相对闭塞
当前,高校联盟的区域性基本可分为地域的区域性和素质的区域性。地域的区域性主要表现为高校联盟以地域为界限,各联盟成员均为来自同一地域的高校,如:长安联盟的成员均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五所相互毗邻的高校。联盟的区域性过强就会出现“区域内的学校出不去,区域外的学校进不来”的情况。而一个区域内的高校在教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方式上会受当地人文风俗、教学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会形成趋同化,因此,教育的发展还需“走出去,引进来”。素质的区域性,即高校联盟在结成战略伙伴时有“门当户对”的思想,仅选择与自己实力相当的盟友,如武汉高校联盟的各大成员均是教育部直属的“985”或者“211”高校。
2.合作呈现表面化
联盟内各高校的合作容易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有的高校联盟是因受当地政策或行政关系的影响而组建,建立盟友关系之前并没有深入考察和研究,导致日后的联盟管理面临种种困难,久而久之因缺乏管理而松散。有的高校联盟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和资源共同点,导致高校间缺乏实际运作动力,再加之缺少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盟友关系并不牢靠,致使联盟停留于表面,所签订的协议项目也没有得到进一步落实。 3.缺乏主动性
多数高校联盟的竞争意识与主体意识都不够强烈,究其原因,一是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飞速上升阶段,高校所面临的生存环境较好,竞争意识不够强烈;二是我国高校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习惯按照上级部门指示或凭自身力量解决问题,缺乏危机意识;三是联盟的经费没有得到明确保障,政府的针对性资助是否到位、高校是否自愿积极缴纳会费、基金会或社会募捐是否运行良好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联盟的正常发展。
高校联盟的优化路径
1.战略联盟对等关系的确立
高校联盟中需要主导院校,但主导并不等于发言权,各成员之间应是平等、独立的合作关系,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各高校要考虑长远,而不能为了适应当下政策或为了联盟福利而建盟,应在合作中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在人才培养、合作办学、师资互助、科学研究中取长补短,共同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高水平人才。
2.寻求更多政策支持
推进高校联盟的良性发展是一项实践性和政策性都极强的工程,既需要在联盟内外形成良好的软硬件办学环境,更需要国家和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政府要主动作为,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高校联盟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科学引导。联盟自身也要建立规范的体制机制,形成由联盟成员共同制定、认可并严格遵守的章程。此外,政府还应当对联盟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调动联盟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增强联盟发展的独立自主性
高校联盟合作容易停留于表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校缺乏独立意识。由于多年来习惯于上级传达、下级执行的工作模式,高校在选择建立联盟时没有太多的自主选择意识;部分高校是因受联盟利益诱惑而盲目加入,没有进行实际合作。所以,政府一方面要简政放权,给高校足够的独立权,另一方面应杜绝出现仅仅为了政策福利而加入联盟的情况。
在国家加快“双一流”建设,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联盟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趟快车上越走越好,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只要把握好高校联盟的发展方向,就可大力助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使我国高等教育真正走向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杨斌、万田力:《高校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指标体系研究》,《教育与现代化》2010年第4期。
[2]毛腊梅、周建龙、赵春艳:《博弈论视角下地方高校联盟建设体系研究》,《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年第3期。
[3]刘佳慧、王杜春:《中國高校联盟研究文献综述》,《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年第2期。
[4]裴甲美、张燕:《当前我国高校战略联盟的类型、挑战及对策分析》,《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西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3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