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现状研究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高校体育体育课程发展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体育课程改革是非常紧迫又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并不是一味传授学生体育技能,而是要在本质上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体育意识。高校体育是学生学习期间进行体育课程的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衔接的特点,怎样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价值功能,使体育课程教学更具有系统化,培养出大学生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拼搏精神与高尚品格需要深入研究。
关键词:体育课程 现状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b)-0125-02
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具备一套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学校体育发展是体育强国战略的最高目标,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那么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就是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使学生有效地体育活动,保证体育锻炼质量。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教师要想成为大学生体育前进路上的领路人,体育教师要在自己的体育专项技能和知识上不断求索、不断创新,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体育实践活动把体育课上出特色。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现状
1.1.1 体育理论知识讲授欠缺
高校体育课程教育的基本目标应是培养身心健康,具备体育技能、理论知识的创新型人才,然而在体育实践过程中注重体育技能的教授,却忽视了对学生体育理论文化知识的引导,在研究中发现技能和理论课时的比重严重失衡,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体育理论课时的设置。
1.1.2 体育课程项目设置不足
由于部分高校体育资源和体育环境的局限,以及体育教师在第二、三专项上体育技能的不足,使得一些体育项目无法开展。通过调查高校一般都开设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武术、健美操、羽毛球、舞蹈等项目,一些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新兴体育项目:轮滑、攀岩、户外运动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运动项目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宣传与开展。
1.1.3 课外体育活动拓展延伸不够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丰富体育第一教学课堂的重要延伸,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活动促进了学生课外锻炼项目的多样化。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多,但是一般类院校由于场馆限制、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阻碍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为数多的学生在课外时间的生活方式就变成了寝室上网、手机打游戏,导致体育锻炼习惯逐渐淡化。
1.1.4 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滞后
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意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淡化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但无法保证成绩的公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的作用。目前全国高校都在进行本科评估工作,在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上是一个重点检查对象,考核评价的定性和量性指标怎么确定和划分还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
1.2 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有待提高
(1)进一步扩大体育必修课、选项课向课外体育活动的伸延范围,形成课内体育、课外体育两部分结构化组成体系,包括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体质体能训练课。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运动能力和优势,学校体育课程的多元化构成要为他们提供多项选择的兴趣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自觉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增加学生选择的多样性。选择性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要适应和符合于不同学生身心、身体发展的需要。学校也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为不同体育需求的学生提供多角度、多空间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以利于学生达成并获取体育知识和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统一规划体育活动时间,增加大学生体育课程的学时数,包括室外体育活动学时、体育基本理论学时、体育安全教育学时、体质健康测试、校园体育竞赛学时等,同时设置大学生喜爱体育项目,现代体育和传统体育项目良好的融合。
(4)体育社团将在高校得到发展。高校的体育社团是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由参加的群众性体育团体。一般由学生会、团委出面发起组织,得到学校体育(教研室)的支持和指导,大都以单项体育协会的形式出现。如篮球协会、游泳协会、网球协会、健美协会等。学生根据协会章程,自愿报名参加,缴纳一定的会费,民主选举管理人员。这种形式已在一些高校涌现,今后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发展。
(5)对校园社团加强体育宣传,定期开展适合大学生参加的体育比赛。健身性、娱乐性、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增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尤其鲜明地体现出民族的和地域的特点的项目(彝族、藏族、苗族、壮族、蒙古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体育)将全面融合在学校体育课程中。
2 建议
2.1 确定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方向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经过我国高校体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的经验与反思逐渐确立的,是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符合学生需求的。学校体育就是在本质上树立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卫生的习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保持他们不断进取、不断超越的拼搏精神。
2.2 重视体育教育的功能作用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我国在教育方面和国外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会有一流的管理者,但是缺少一流的学者。所以,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应该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体育育人模式自由发展,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素质。
2.3 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保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改革过程中必须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为体育课程关键点,综合地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考核评价。在评价体系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等特点,要让学生通过此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4 高校体育改革适应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
高校体育的深化改革应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指导。高校体育教育具有多功能作用,为在校大学生和广大社会人员提供全方面的体育信息和体育资源,所以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不是只满足于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要做好终身体育的延伸,樹立体育思想和意识,主动参与到全民健身当中,带动周围的人群参与其中。
2.5 缩小省市高校间的体育经费投入
我国各省份、各城市的经费投入存在很大的差异——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级城市、二级城市、三级城市的差异,如沿海城市及“北上广”等城市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教育投入经费远远超过西南省市,这些地区在基础设施、教学条件、教师资源上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地方政府要加大地方院校的经费补充,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3 结语
高校体育健康发展是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在发展中要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课堂内、外体育活动机制,进一步减少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问题,积极改革创新,建立大学生体育活动APP平台,增强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竞赛的考勤制度,同时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使体育课程项目呈现多样性,为学生选择性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宏伟,汪键,沈雪,等.推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发展的途径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6(6):83-84.
[2] 王剑.“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17,7(7):625-627.
[3] 张少云.关于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的若干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5(2):47-49.
[4] 朱文华.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J].安顺学院学报,2014,16(2):70-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0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