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所谓“历史解释”即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和理性分析。在本质上,对历史的阐述都是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且处于核心地位。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修订中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北师大王蔷教授也指出:“核心素养的建构必然引发我们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思考和对教学方式的进一步优化,为解决目前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和途径。”那么,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产生有益的效果,为孩子终身学习服务呢?带着这个疑惑,我们研读“新课标”,挖掘核心素养的内涵,深入教育教学,走访资深专家,以学生为本,以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人才需求和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进行了“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初见成效。现在,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英语阅读课教学为例,谈谈我们课题组在阅读课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
  一、研读“新课标”和核心素养内涵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
  英语教学的四大核心素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它们是一个整体。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保障,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
  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Section B,2b阅读课的语言能力就是围绕“未来生活(Life in the future )”这个话题,在正确理解目标词汇、短语和句式的基础上,能用其提取并表达相应的核心语言的能力。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使用英語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在本节课思维品质是指:通过思维导图和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对文章结构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未来机器人的发展进行大脑建构的能力。
  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本节课文化品格就是指:学生对机器人的发展状况和应用的感知。其德育目标就是通过机器人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产生高效率的学习效果。本节阅读课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在不同阶段科学合理地提取任务的能力,一般以说、读、写表现出来。
  二、学生为本,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人和塑造人,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离开“学生为本”,核心素养将是空中楼阁。传统英语教学制约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共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印制并下发了《中学生英语学习调查问卷》“家长对英语教学的看法和建议”,《英语教师核心素养教学调查问卷》统计表明: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之所以感到厌倦,是因为他们感到每节课的教学是相同的,抹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题海战术使他们难以提升学习能力,无暇顾及文化知识的吸纳,听、说、译的能力难以得到培养。我主持的课题《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就是在学生对传统教学法感到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展开的。通过我们在本校和其他5所学校的实践研究表明,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英语学习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正确选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学习基础。
  三、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以《英语课标》和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基础,以《教师教学用书》为指导,认真研读课本,挖掘本节课核心素养的基本点,把本节课分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任务不同,分步实施,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在读前环节,通过导课使学生对机器人有所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语言呈现实现语言能力的渗透;读中环节,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文化品格的培养;读后环节,利用思维导图对文本总结,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场教育革命,是时代的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潜心研究,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会落伍。我坚信,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充满智慧、勇于创新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 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4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