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阶段的生物教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这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让实验与教学紧密融合,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其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生物市场培养创新型人才。本文先简要介绍了现阶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生物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的有利影响,其次从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意识;能力培养
  一、 引言
  初中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在为学生传授教材上的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向综合型人才的发展,这需要教师培养和指引好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生物实验对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加大,要求初中生物的教学必须以实验为主体,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动手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进行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朝着创新型人才的方向而发展,满足市场对生物领域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 现阶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系已发生了现代化的变革,但传统教学的方式影响深远,仍然有一小部分残留在现代教育的体系中。因为过度重视考试制度,学校为生物课安排的实验课较少,且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为生物实验提供的器材都是单一且不够先进,无法满足学生对生物实验的要求,不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通过生物实验对创造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由于学校对教学结果的评判标准仍以考试成绩为主,造成了教师为了迎合学校对教学结果的不完整的评判体系,而注重教材知识的学习,教学方式被教材所局限,往往对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不够重视,这大大限制了教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创造力和对实验教学的激情,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直接导致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 创新能力对生物实验教学的有利影响
  (一)促进对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各国之间的比拼主要是现代化和知识经济的比拼,生物学科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科学学科,其为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造能力是学生在创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在初中生物學的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生物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严谨态度,科学规范地进行生物实验,让学生可以观察到正确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操作的能力,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二)填补生物市场的创新型人才空缺
  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创造力成了各国之间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创造力是一个国家兴旺的基础和动力,因此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对教育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促进着教育的发展变革。多年来生物技术为社会的发展增添了不少力量,而这就需要从事生物研究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为了顺应社会对教育的更高要求,填补市场上对生物领域创新型人才的空缺,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实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锻炼创造能力,培养现阶段的初中生拥有足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三)促进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融合
  不同于传统教育那种古板的教学方式,现代的教育方式显得更加新颖,更加贴近现代化。伴随着科技化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高新技术设备,为现代化的教育带去了强有力的支持,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和先进的网络信息等技术被引入教学,这些都促进着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在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对现代化工具加以运用,以图片、文字、声音、影像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情景展现,且许多高科技的精密实验器材也是现代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产物,使用新兴器材能使教学更加便利,让学生对生物课上学习到的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充实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果,使得教学更为便利且更容易引起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更易被学生接受。在这种更为直观的教学情境下更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的启发性和创造性。因此要利用好信息技术,使生物教学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密切融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 生物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其思想具有独立性,要想引导好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前提是要培养其对生物学的兴趣,学生对生物学感兴趣时能使其达到思维最活跃最开放的状态,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养成,教学的效果也会突破预期目标。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其接受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模式新颖,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生物学一直保持着新鲜感,在这种新鲜感下更容易培养其创新思维。新模式下的教学方式不能与旧的教育方式一样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要将实验教学的模式融入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处于一种主动吸取知识的状态。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生物学教材中《用药和急救》这一节时,教师在课堂上先为学生普及遇到突发状况时的处理方法,并为学生介绍各种常用药物的用法,再讲解当遇到紧急情况或事故时如何冷静的对待并处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学生来说很枯燥,所以教师在进行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之后可以带领学生去距离最近的卫生院等地方进行实践学习,让专业人士为学生演示并讲解急救知识,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
  (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进行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实验的前提是要先对实验过程有一个大体的规划设计,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步骤这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否则会直接导致实验效率的低下。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作为引路人,应注意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习惯,因为学生还在学习阶段,自身的知识体系还不是很完善,会对思维造成一定的局限,往往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力量,为学生做好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工作,让学生最终能够设计出思维严谨的设计方案。在教师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实验的主题,之后纠正每一个学生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避免实验事故的出现。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牵牛花的种子让其亲自动手进行栽培,在进行栽培之前让学生通过自行查找资料提前设计好栽培的方案,激发出学生的創新意识。选择牵牛花种子是因为牵牛花种子从栽种到其发芽的时间较短,一般只需要五天的时间,能够较为快速的让学生观察到其种子萌发的状态。在观察完种子萌发的过程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例如“在石灰水中放入发芽的种子后水质会变的浑浊还是清澈”,生动有趣的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养成不断探索和思考的习惯,最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是会使水质变得浑浊,这时教师再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对本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提供合作性实验平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以前出于对学生安全性的考虑以及实验设备有限、课时安排不够等各种原因,但又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生物教学在进行实验课程时大都是教师对生物实验进行演示,学生的参与度很少,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培养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能力的重要性,阻碍了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养成,降低了教学的效率。要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生物课程的教育时必须以实验性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满足学生对生物实验的需求,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去,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并保持不断探究的良好习惯。为此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好丰富的教学内容,将实验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在老师掌控课堂进度的前提下,让学生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体。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的《植物细胞》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生物实验,并提前确保显微镜的可使用数量。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组成一个个的两人小组,让小组成员在相互协作和交流中将植物进行切片,然后将切好的植物切片放在显微镜下对细胞活动进行观察,之后将观察结果总结为一份实验报告,并与其他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分享和交流,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平台,在合作中自主的学习。合作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使学生在探讨中相互促进相互成长,通过彼此的交流发现自己与小组成员对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和漏洞,并及时加以改正,合作性的实验平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条有力途径。
  五、 结束语
  总的来说,生物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对待生物实验严谨的科学意识,并且为了应对现阶段社会对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生物领域的人才。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实验与理论知识密切结合,以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培养成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温润辉.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34(3):17-19.
  [2]赵亚红.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50.
  作者简介:景有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刘寨农业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78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