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终身教育环境下教育传播问题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小平 孙志伟 张琳 史彦 吴晓兵

  摘   要:社区学习理论下的教育资源传播问题是影响终身教育的关键要素。只有对负面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才能找到正面问题的解决方案。文章站在反面研究的角度对传播负面现象和现行终身教育受众进行了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在资源传播当中负面谣言的现象、谣言的特征、谣言制造者诱因、谣言传播者诱因、传播途径特性、谣言传播环境因素等,提出了新的教育资源扩展概念和利用谣言“好的”传播机理去传播正面内容,让其有效抵消谣言的蔓延和产生,建立终身教育网络环境。
  关键词:终身教育;谣言;教育资源;传播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3-0001-07
  一、终身教育受众对象的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终身教育理念逐渐被大众接受。在终身网络学习人群中,中老年人成为终身学习的主力军(叶忠海,2000),这个群体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根据年龄层次、学习动机和需要,学习者主要分为两类:
  其一是老年学习群体。此类学习者学习动机大多出于生活及娱乐的需求,学习时间较为宽裕,学习资源的选择以兴趣为标准。此类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的初始能力较差、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熟练,但非常热衷于操作简便的,但又能表现自我的学习形式,如微信等。
  其二是中年群体。他们的身份是多样的,有在职进修人员、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等。他们学习动机呈现功利性、现实性、职业性特征;對新鲜事物较为敏感,有一定的辨识能力,逻辑和概括能力较强,上网操作能力较高,愿意发表看法和评论,有制作合成媒体的能力。
  这两类人员多数不愿意接受教室的课堂约束,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接受理论体系很强的教育和教学;他们愿意接受由亲戚朋友的微信等平台上传来的碎片知识,愿意接受事实性的论点,愿意将学习知识作为网上生活的一部分,相互启发、共同讨论、思维引导、问题共享、达成共识的学习认知共同体和他们的行为集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终身学习资源模式。(吴有贵,2010)
  二、网络教学资源概念的转变
  终身学习教学科研的传播形式中,学习者需要的安全感、被关注、被尊重、成就感、归属感、社会支持等都可以通过目前流行的以微信为代表的传播平台得到满足;微信等平台大多数是以碎片知识形式进行传播的,随着微信在终身教育传播体系的广泛应用,碎片知识传播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其传播路径、传播效果、接受心理、随意性、可操作性、可参与性、碎片性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比具有完整知识表达框架的网络课程体系更符合终身教育受众的接受心理。
  1.终身教育环境下网络教育资源的特征
  网络碎片资源、微型内容传播、聊天学习,非常符合终身学习的需求(任凯,2007);它以各种媒体并存、个体群体社交相互渗透、任意交互组合学习形式出现,其随意性和无约束性,使在线教学更加大众化、社会化、学习层次模糊化、跨界化,受众人员心理放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勇于发表言论和评价、大胆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喜好、积极参与点赞和转发,形成了一个虚拟社交学习环境,展现了现实学习生活的自然延伸。
  碎片教学资源大多数以知识片段的形式存在,其知识内容经常以健康、生活、战争、重大事件、名人佚事、历史事件、经济形势、国际形势、影视艺术、科学发明为背景进行展示,其叙事风格新颖,极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和讨论,并在讨论和表态中受众有意或无意地成为问题的核心人物、传播人物、某种看法的代表人物,甚至是问题的升华者,形成了一个所学即所用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微信朋友圈的出现,成功地提升了网上学习答疑和答辩的环境,实现了各种媒体形式毕业设计作品的提交、自发推送,交互的频繁程度超越了专业学习网站课件的共享形式,进一步体现扩大了教学科研资源的概念,扩展了终身教学的传播途径,改变了教学形态和认知途径(杜海鹏,2011)。教学资源不再停留在课件形式上,而是被进一步以碎片知识的形式通过聊天传播扩展到通信平台下的网络社交中。将终身学习作为生活中的组成部分,随时随地、自觉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交流学习,形成了网络学习的理念。(叶忠海,2009)
  2.终身教育环境下网络教育媒介的特征
  终身教育的网络传播具有IT属性,也具有传播属性,是社会新闻的组成部分,网络教学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价值取向、传播内容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知识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在不同的受众人群中产生不同的效应,最后形成具有因果关系的知识网络,产生了很好的集体学习效应和递推效应。
  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了教育教学结构的变革,终身教育的形式逐步从线下向线上转换,教学体系从系统型教学向碎片型教学转换,受众群体从专业型转向大众型,学习单位从个体学习形式逐步向网络学习群体形式转换,知识传播从被动式的推送向主动式传播方向转换,知识的表现形式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换,传播的参与度从不情愿向亲情传播方向转换,所获得的学习效果从课堂的单一结果向多种结果进行转换,教学地位从教师统治型向大众讨论型转换,知识教学传播单元从完整知识点传播向微小知识点传播方向转换。尤其是微信通信系统的出现,以上现象得以强化,形成了新的网络认知途径,构造了一个以朋友圈为多核心的传播加工中心,形成知识理解和认知多层形态的新格局,而这种格局也将随着问题的变化在不断重新组合。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是知识的承受者、问题讨论的发起者、原始问题的作者以及对原作的改编者;其充分满足了学习者自己说了算的心理;在微信中,每人都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相关技术内容和碎片资料,由于在微信中大多数内容是从非官方网站和非正常交流渠道获得的,其内容信源的神秘性使受众兴奋不已,很快就成为内容的转播者、点赞者、评论者和发挥者,在网络上能很快形成一种争论态势、知识不稳定态势,形成了一个带有多方定义、部分矛盾的态势,从某种角度上,这也是一种公平的态势,是一个集体型的教学传播行为,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态势。(李法宝,2008)   三、网络社会传播媒介及形态
  网络传播是社会传播的翻版,是社会问题的写照,是社会传播人群新的意识组合。线下传播形成第一社交传播形态,也是传统的传播形态,具有相对固定的、有限的、一定约束的传播对象、传播方式及传播机理;线上传播形成了第二社交传播形态,具有相对宽泛的、无限的、跨地域的、自由度大的传播对象、传播方式及传播机理。(刘京平,2011)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映射关系,即形态的映射、传播路径延伸的映射、人群类别的映射、社会关系的映射等;但后者观点、内容、交流形式、交流的热度远远超过第一社交传播形态,如图1所示。
  1.网络传播载体
  网络信息传播多以网站为基本媒介,根据信息发布网站的权威性可以分为权威性网站和非权威性网站。其主要特点如下:
  权威性网站传播形态:一个权威性网站发出的内容和数据,将很快引起专业人士和官方人士的注意,但由于内容的严肃性、古板化,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如果不是和住房、工资、补助等问题有关,不会在老百姓中间快速传播,甚至有视而不见的现象,不一定形成高潮。
  非权威性网站传播形态:非权威性网站发布的内容持续性强,有全天候的传输数据,经常通过消遣的心理以微信、微博、QQ的形式进行传输。尤其是微信,其亲情性、可信性、易操作性、群聊形成性明显高于其他通信手段,如果此项信息内容对人们(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构成危害,对自身保护传播的内容将会朝着利益集体方向发展,很快形成小众群体向规模群体传播转化的趋势,甚至产生公众性的舆论、观点、方法,如果在一定的信息发酵期无权威人士或网站加以干预,就有可能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某种事实存在,并具有一定的合法性,甚至被记载、被教师引用、被学习者学习;也可能很多信源无法证实,加上基层教师和学生可以获得一线教学科研成果的可能性较小,久而久之,这种网络传输现象可能形成变异舆论和概念,作为素材或形成辅助教材被接收。
  2.社会网络传播形态
  (1)网络谣言的传播形态。媒体上传易用方式和交互传输途径为不同能量的信息带来等概率的传输机理,激励了所有拥有手机的网民进入到以移动网络环境为依托的第二社交环境。在网络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在图像内容识别和图像辨识技术没有达到捕捉的技术条件下,媒体的伪科学信息、谣言信息就更加形象。
  (2)不等价传播的传播形态。在传播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存在一个不等价的传播现象,即接受者个体都有自己的情感和喜好,都有自己固有的观点,都有自己的情感和经历,在这种前提下接受者就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截取和变异评价,或者不接受不转发,或者阻断转发并积极反对,这样就形成了主级传输和次级传输的概念,构成了传播等级。信息传播越末端,其真实性、可靠性、信源的真实性就越差,混淆视听,降低人们对正確问题的判断力和科学的判断力。
  (3)点赞行为的传播形态。在传播当中,发生该行为的情况有:一是熟人,二是相互捧场,三是题目新颖,四是正中自己心理,五是有共同的品味,六是无原则,七是亲朋问候,八是在关注,九是维持社会关系,十是显露才华。
  相关媒体信息会加大信息的可信度,比如事件现场视频、当事人、目击人、现场人员的议论录音、事发照片等;同时也存在信息的真伪、显含和隐含的问题,文字、音视频错位方法捏造假象的问题,视频图像文字的错位、时间的错位、地点的错位、场合的错位、人物关系的错位、环境气氛的错位、历史与结论的错位、事实某部分的放大报道与受众理解的错位、道德错位、国际事件真实性错位、报道视点与事实的错位都会导致谣言的传播。如果错位程度符合观众当下心理和情绪,错位度越引起受众情绪的波动,传播效应也就越快。这样的错位信息极易被别有用意者利用,继续注入细节,添油加醋,逐级“合理”放大,在不同的人群中产生不同的议论和解释,以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四、网络信息传播形态与分析
  网络谣言是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室、社会网站、网络论坛等)传播的事实上不存在的话语,涉及内容广泛。也可以说,网络谣言的产生机理之一是信息不平衡,各种消息缺失,造成受众的误解、偏见、疑虑、愤怒,引发不正确的社会导向和教育,形成误导。(林婕,2018)
  在终身网络教育的今天,辨别知识的真伪度成为学习者的主要素养,也是传播当中内容安全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当下网络传播发达,大量的新技术和自然科学发明的出现、社会科学思潮的冲击,经常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质疑、教师思想的质疑、教师讲课科学性的质疑、教师的讲课内容是否符合实际的质疑。为此我们不得不重视信息的来源、信源的权威性、信源发布的有效性、信源本身有无恶性竞争性、信源自身是否被证实。同样,科学研究也存在着科研成果是否属实、科研成果的信源是否合法、研究方法是否可行、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否属实的问题。在各类通信平台日益发展的今天,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下选择性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可以虚拟性地构造信息和内容,而且可以回避所发信息应承担的责任、后果。但人们通过不同渠道发出来的信息也包含谣言。
  如图2所示,谣言处在虚假恶性信息和正常信息交集之间,谣言不一定是坏的,只是还未被证实。在科研教学上也有相应的谣言,我们称之为伪科学谣言,这种类型的伪科学谣言比普通的谣言更加具有高端性、隐蔽性和更深层次的欺骗性;如果没有专业人士发布正确的专业辟谣信息,就会形成全民不信任性和难以辨识真伪常态化的局面,人们很快就会被这种不正确、非官方、非权威、非验证的理论蒙骗。传播广泛的、存在时间较长的“谣言”就会成为舆论,形成所谓科学教学理论,这会导致网民对科学认知度的偏差和科学公信度的下降,而这些谣言式的论点就会被直接引入到教学中,或者直接作为读物出现,或者直接作为课堂理论出现,形成谣言论点合法化的局面。
  在微信等平台上,几乎人人都是作者,每个人都沉浸在网络的私有交际空间中,忘记了约束,忘记了他人的感受,也偶尔丧失了对内容的基本判断力,看内容题目符合自己心愿就转发评论,致使人们可能有意或无意地成为谣言的传播者,鉴于人群受教育的程度、与事件的相关程度、与利益的相关程度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转发正确信息和负面信息的比例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李冰,2010)。谣言严重的微信朋友圈在社交和教学传播中无形中成为一个问题的发酵场,在这样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的地方,逐渐形成问题的共鸣,形成了一种集体行为,并进行集体赞同、集体评价、集体变异、集体传播。结果是网上内容真假难辨,变异信息无处不在,真相受到冷落,断章取义小道内容受到推崇,造成了很多正确信源的内容也会被怀疑,产生了严重的科学变异和社会问题变异。   五、网络谣言传播机理模型
  1.伪科学言论、谣言的特征
  谣言传播在内容上具有以下特征,即冲突性强、网络碎片性强、形态不稳定、技术方法不成熟、故事叙事性强、信源模糊、无法考证、名人效应强、与大事件相关性强等,评价貌似公正、貌似代表正义、貌似具有权威性、貌似事件的亲历者和直击者所言的虚假事实,具有很强的亲情性和生活性等特征。不得不承认,由于谣言具备媒体传播的部分优质特性,其传播速度比正常的传播速度要快得多,而且谣言信息生存力比一般的正常信息更加顽强,传染和欺骗极易在受终身教育的老年人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中发作。
  与传统的传播环境相比,网络社会交际呈现了一些特点,比如意识形态弱、无组织行为,系统性、权威性、体系性较弱。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下,在相关部门的监视和控制下,所形成公开新闻的渠道是有限的,无法通过口口相传实现谣言的高速传播,传播速度非常慢,以至于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传播就会衰减消亡。而在当今的传播环境下,正负能量的信息传播速度等价,如果内容与生活、当下心理状态、当下经济状态,甚至与亟待解决的问题需求相吻合,与国际的态势相吻合,而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干预,没有给出相应公开公正的说法和客观有科学依据的报道,可能会产生有关的、各式各样的、变异的、针对某个问题的说法和观点,那么这些不实之词和谣言就会以几何级的传播速度进行高速扩散,在幾小时或几天内就会形成规模性传播。
  2.传播途径及特性分析
  电子邮件:是一种有组织的、系统的传播方式,其安全度是较高的,可以对接受对象进行不同等级的过滤,有相应的防火墙,可以对内容进行防范,通信转发能够留下转发路径痕迹,相互之间的通信在相对正式的基础上进行,但是也会收到许多垃圾邮件;相对QQ、微信,其操作复杂度较高,不太适合老年人、学历层次低的人使用,内容方面缺乏语音直接输入,邮箱的多媒体内容多数还要以附件下载方式使用,公对公的味道非常强,很少有人以电子邮件方式进行聊天和人文交际,普通人在有微信的情况下不愿意使用邮箱,电子邮件的应用程度处于不活跃状态。
  QQ:从操作容易度来说,比邮箱操作简单,比微信复杂。其朋友通信建立机制非常灵活、随意,人员没有任何限制,但是不接受垃圾文件,多媒体的承载表现方式可以达到实时观看,QQ的应用活跃程度处于中间状态。
  微信: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通信系统。经过对方允许成为微信好友,朋友圈是在群主的邀请下组织起来的。其权限方面,可以限定相互看对方的朋友圈,有一定的约束性、亲情性和组织性,微信的建立大多数是在亲朋好友之间进行,具有很强的亲情传输能力,拥有很强的可信度传播群,甚至有严密的群体管理制度。微信是新的社会交际形态,是一种不同社会群体社交的重要场所,在目前是一个相对缺乏信息监管的自由空间;其功能全面易用,具有多种添加朋友的方式和建立群聊的途径,即每个人都能以自己为中心展开网上社交活动和私下进行消息传递活动。在微信上人们会不经意中传播一些谣言,或对一些信息添油加醋,借以打开彼此交流的话题。另外微信允许完成平台之间的链接和跳转,比如:从微信跳到腾讯平台,其内容承载超过微信系统自身;其通讯业务随着微信的参与程度呈几何级数加深,是媒体发布商、新闻出版、影视出版、商业广告加以应用的重大平台。微信的实时交互、交叉议论、转发评价、界面截图、音视频组合能力巨强,操作便利,使各类信息都有一定概率得以传播。微信等议论内容截屏转发功能有很强的集体态度取证性,可信度强,但断章取义的截屏也会产生很强的歪曲和篡改效果。微信通信的应用程度处于活跃状态。
  网站:网站种类非常多,其可信度有着相当大的差别,网站的用途直接决定了其权利、地位、关注度,受众人群的规模、层次、自身专业程度,发布内容的权限、信源的可靠性,网上社交的规范性、礼仪性、规则性。也就是说谣言出现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与网站的类别非常有关,受骗人群的比例和不信谣的比例也会有很大的差距。政府网站有内容监控和管理机制,有发布权限规章制度,有非常严格的信息渠道和证实机制,是辟谣和发布真相的重要途径。而群体网站正相反,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过于自由化、无政府化,是一个世外桃源的社交场所,而且非常热衷于小道消息的传播。网站的应用程度处于次活跃状态。
  调查分析发现,公众接触网络谣言的主要渠道排前三名的是网络论坛(70.2%)、微博(63%)和QQ聊天(45.2%),其后是微信(35.8%)、人人网等社交网络(33.8%)、手机短信(33.8%)、海外网络(13%)。(林婕,2018)因此会存在一定的教育方面的谣言。
  3.谣言传播环境因素分析
  伪科学结论或教育谣言具有教学属性、科学信息属性,甚至相关数据、结论、观点、实验、图像等内容和科研教学信息有完全一样的传播属性、教育属性。表面非常真实,符合科学规律。但是没有进行证实,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认可、主流机构的认证和鉴定、相应机构的准入证、权威机构认同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其看似非常合理可信,以至于一般非专业人员很难辨识真伪。伪科学言论和教育谣言比一般的谣言更难以识破、证实、推理、取证。能识别的专业群体与听信的群体人数比例是1∶10000,甚至前者与后者人数比例差距更大。专业人员也无心去为公众辨别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这样一个伪信息出来以后,如果没有官方和权威机构的澄清,贻害无穷。谣言传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亲情因素。如果该谣言与生活非常贴切,非常符合当下受众人员的心理和当下社会公众的观点,非常符合当前的大众消费心理、健康保健心理,就会产生非常强的亲和力。比如某种家用产品的质量问题、小孩免疫力提升问题,很快就会给人以非常强的亲情感和关怀感,在亲朋好友的朋友圈里广泛传递,形成一个可信度非常高的“谣言”传播渠道。这种传播强调更多的是形式而非内容,人们无形中就转发了许多谣言性信息。
  (2)社交因素。如果这个“科学谣言”是伴随着某个大事件一起产生的,有很强的新鲜度,就更容易被网民接受。人们有一种信息优先享受的心理,会把这个所谓谣言式的一手材料作为热门话题传给对方,显示一种互通有无、以此示好的姿态,而且先入为主,使后面的相关观点很难被接受,甚至包括正确的信息。   (3)辨识模糊因素。涉及转发传播者的教育程度和层次、科研认识程度、对社会和自然认识程度及辨识能力,以及对知识构造的认识等方面。缺乏正确的人生观、自然观、社会观,系统化学习和层次化学习不够。不管哪一种,转发传播的行为动作无形当中就构成了集体行为,构成了对相关问题的圈子。
  (4)防御能力低下因素。听信的原因与年龄阶段非常有关,未成年人和老人对科学信息所知甚少,如果稍加利益驱使或诱惑,很快就会相信伪科学言论,固执者还会一直追踪这种言论并转发。伪科学的内容和教育谣言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版本,伪装程度将会随着容易上当的未成年人、老人到防御能力很强的成年人逐步升级。
  (5)教育程度差异因素。地区科研教育是否发达与伪科学信息和教育谣言传播速度非常有关,发达地区的传播远远慢于不发达地区的传播速度。尤其对民族、农民政策的信息上传播表现更加明显。谣言易传播地区多数在偏远地区,整体地区教育程度较低,受众文化程度低。对谣言的分辨力与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信息获取能力和认知能力是导致差异的直接因素,如图3、图4所示。(林婕,2018)
  (6)多渠道因素。伪科学言论和教育谣言在亲情传播途径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微信发展好友有多种渠道,非常便利,无任何限定,发展的都是亲朋好友,其传播能力远远超过微博、非官方网站,形成多层级、各类朋友圈,无限扩展接受群,随着群成员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和兴趣不同,伪科学和教育谣言扩大传输、抑制传输、放大内容、扭曲内容、传输衰减等现象表现的程度也不同。
  (7)语言无障碍因素。语言已经不是谣言传输的屏障,微信等通信工具都具有全球性的传播效应,并配有各种翻译机制,伪科学信息跨国界的条件已经构成,信息的考证更加无从下手。尤其在音乐、视频、图像的组合下,语言已经不再是理解读懂谣言信息的障碍。
  (8)诱发因素。伪科学信息具有普遍性和知识的普及性,经常利用人们的消费心理、健康心理等进行诱发性传播。
  (9)借势因素。对科学重大事件、科研公众人物、教学名人的传播,扭曲程度和添油加醋的现象更多,包括有意中伤、无关是非等。
  (10)虚荣心因素。传播伪科学信息比传播明显的谣言更容易被人接受,传播者似乎觉得有档次、有身份,即使半懂不懂,也要强撑着进行转发,解释、评论,体现自己不落后当下。
  (11)欺骗因素。谣言传播速度快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其体现出了传播属性,网上传播经常会出现据某专家考证、具可靠人士透露、具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说、具现场目击者说等字眼。
  (12)渲染因素。“信息马上删除,快看”、“惊天新闻的内容要马上删除”,用精悍的标题产生吸引眼球的媒体效果,以此唤醒受众的潜意识,内容不一定真实,但关注和好奇窥探心理驱使受众观看、议论、评价、转发。如果谣言不能让人们意识到相关内容的紧迫性,其传播的广泛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有意无意地夸大事件后果,渲染事件的行为就必然发生了。
  (13)变异因素。在网上当一个大事件出现时,免不了议论纷纷,越是在事件发展当中各群的版本也就越多,每个身处其中的人员会不自觉地加入多条叙事线的议论,不断地接受最新的内容、事物的所谓最新真相和观点,有的还以好心自居去更正所谓的谣言,传播速度快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其体现出了故事叙事属性,视频编导对内容的传播热度和速度,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14)假“权威性”因素。谣言在模糊性、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出现一种边界和陌生现象,所发出的问题一般人无法印证,无任何印象和概念,这种谣言的某种“权威性”就非常高,很容易被传扬。
  (15)逼出因素。影视对话是语境逼出来的,而谣言在某种网络语境下也是逼出来的,如辩论争吵,为了战胜对方,经常不计后果、针锋相对、理直气壮地说出不符合事实的、未经证实的,而且当下无法揭穿的言语和事实(秦俊香,2008);多数是以语音形式出现,无从考证,而且为了进一步坚定自己对谣言的信心,使其在不同的环境下得以传播和渲染;如果对方被这个谣言激怒了、表示坚决反对,也会到处去发泄和批判;这反倒加大了谣言的关注度和传播性,往往反对方无证据的声音是谣言的最好载体。
  (16)相互不信任因素。专业人员对知识传播和内容传播会慎之又慎,其研究的成果要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如核心期刊论文。成果要得到认可并通过官方发布才能有效保障自己的相关权益,所以他们不会在网络上传播相关内容。碍于种种原因,他们积极防止被谣言攻击并寻求知识产权保护,同时更担心自己的研究成果湮沒在大众流言之中。正确舆论的传递与接受者及发布者的身份相关,若双方都是行业内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的人,那么就存在一种信任传播效应。而目前社会和自然科学非正式传播环境就缺乏信任的传播机制。
  根据以上对谣言传播环境因素的分析,笔者阐述了谣言的产生、环境因素的影响、变异的原因、发展的趋势、消亡和产生顶级恶性效果的机理机制,通过抑制和消除谣言理论探讨,形成了谣言机理的逻辑表达示意图,如图5所示。
  4.网络教育资源的特征属性和分层传播模型
  通过对教育资源特性和谣言特性问题的分析,发现这两个特性如图6 所示,具有共同特性,即具有教育属性、新闻属性、传播属性、集体行为属性、多种传播属性、多种媒体属性、个人行为、不等价传播性、传播诱因、不同的影响逻辑传播层、具有接受传播心理、受众广、影视传播作用强、有一定的渲染空间。其他特性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谣言的结构与教育资源结构非常相像,如何弱化谣言资源的传播特性、加强教育资源的传播特性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谣言具有和其他事物一样的生存周期,分为原型期、变异期、分层逻辑期、生存期、终结期;事物的发展推动了谣言在不同的激发条件下的变异传播,一个谣言被包裹着各种背景色彩,具有一个或多个业务逻辑属性,并同时归属一个或多个逻辑层,每一个业务的逻辑层相对有自己的逻辑连接图,有自己相对核心的中心发布者、转发者,有着在自己业务层的逻辑连接条件和问题属性连接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将对谣言的消亡策略研究产生积极作用。在分层逻辑中我们按照业务归类分成了语种层、热度信息层、高频转发层、有意转发层、无意转发层、一般谣言传播层、恶性谣言传播层、社交终身教育层、科学研究层、民族问题层、意识形态层、恐慌层、大事件层、生活健康层、战争动乱层、政治层、国家安全层等;每个逻辑层面构成每一个谣言关联,每个层面具备自己的权重,将会在自己的层面上进一步发展,有可能自然消亡,也有可能受到更高的关注度,但更有可能在他们当中形成共性的增值和抵消状态;最终导致形成舆论或者谣言的消亡。分层逻辑传播示意图如图7所示。
  六、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在考虑谣言对网络教育,尤其是终身网络教育所带来的危害性的同时,也考虑到,如何利用谣言“行之有效”的传播机理和性能来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传播。通过分层逻辑问题的分析,认为谣言的逻辑和危害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我们可通过对层次内部关联逻辑进一步的挖掘和问题中心锁定的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建立对谣言的控制、干预的分层机制,并以此为依据构建终身教育的教育资源传播体系。
  参考文献:
  [1]杜海鹏,张未展,郑庆华.大规模多元化移动式学习技术[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10):761-764.
  [2]柯琦,宋国应,郑华,蒙丹.大数据时代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探索[J].科技视界,2018(22):163-164.
  [3]李法宝.影视受众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4]林婕.网络谣言与真相[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8.
  [5]刘京平.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6]李冰.移动学习和高校教学的融合认识[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2018(2):234-236.
  [7]秦俊香.影视艺术心理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8]任凯.数字化学习港——建构全民终身学习社会的一种路径选择[J].天津电大学报,2007(2):17-19,48.
  [9]史可扬.影视传播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10]吴友贵.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构策略——以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型高校建设为个案的统计分析[D].南昌:南昌大学,2010.
  [11]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12]叶忠海.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是个复杂的社会课题[N].上海科技报,2009.
  [13]余亮,陈时见,赵彤.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内涵、特征和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7(4):66-71.
  (编辑:王天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5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