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背景下线上教学实施情况的分析和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边楚女
己亥庚子新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每个人都置于“抗疫战场”,对于全民关心的学生居家学习的问题,教育部于1月底扔下了一只“停课不停学”的靴子,而另一只靴子怎么落地?这需要全国亿万师生给出答案。
四个维度全景透视线上教学实施情况
1.平臺保证——多样化技术平台支持线上教学无障碍开展
如何保障线上教学实施?授课的技术平台是基础。平台根据其主要功能和特点可分为线上直播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工具和自主学习平台。线上直播教学平台是指教师可以直接以实时直播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如钉钉、腾讯课堂等,它们大多提供回放功能,方便学生有选择性地重播回看;辅助教学工具是指为师生提供班级管理、互动讨论、作业批改、数据汇总分析、课件资源分享等服务,如蓝墨云班课、课堂派等;自主学习平台是指有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资源共享云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等,也有国家、省、市教育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各类教育资源平台。
2.保障有力——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教技机构有效推动线上教学
如何推进线上教学全面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教技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以浙江省为例,在省市技术支持和教研指导框架内,一般以区县为团块落实线上教学技术、教研和实施方案。义务教育阶段,区县组织各科名优教师,提前录制好课程,以“空中课堂”的方式,以周为课表单位,由学生在家通过电视或电脑点播,做到多线路全覆盖。每所学校的学科教师则按照课程内容在线答疑和作业指导,或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对学习内容做适当调整和跟进。对不统一授课的幼儿段或低段学生则给出学习建议指导,推出线上亲子活动。高中和大学则以学校为单位自主开展授课,授课方式大多以直播课为主,各大学还会根据已有课程资源,开展“翻转课堂+MOOC/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各显神通——一线教师彰显责任担当和教育智慧
如何让线上教学落地?一线教师责无旁贷。教师们在夜以继日的研究和实践中逐渐学会了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有的教师甚至还学会了微课录制和视频制作。除了建群、打卡上课、教学互动、作业布置回收、批改反馈等,有的教师还通过平台给学生实时精准推送数据画像,直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弹幕、头脑风暴工具“众筹”学生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体会。
4.精准管理——多方合力保障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
如何确保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同质等效?向精准管理要效益,向管理闭环要成效,成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常态工作机制。义务教育阶段虽然有统一的云课堂授课,但对于每一所学校的云端,在各个结点守护的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实时跟进和课后作业管理。同时,家长与教师拧成一股绳,合力管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成效。
疫情下的大学线上授课的准备和实施也值得借鉴。温州大学为确保每位教师都有技在身,开展了10次高质量的在线直播培训活动,同时实施“两级三全”线上教学质量督导机制,及时解决师生困难,确保线上学习效果和教学成效。
四个问题激活对线上教学的热思考
1.双线切换,教师教学思维模式是否需要重构?
线上线下教学,变化的是知识传递的技术通道,不变的是教育的属性。无论教育场景在哪儿发生,紧紧把握“让学习真实地在课堂里发生”这根教学之弦,找准教与学的最佳平衡点,才是教学之道。有家长发现线下受欢迎的教师,其线上的课一样生动,一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力。为什么教师依旧让学生喜欢?答案很简单,教师输出的语言、内容,其负责的教学态度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才是最终能抵达学生内心的东西。有的教师辛辛苦苦录制视频,但学生并不领情,抱怨视频语言冗余,呈现复杂,听得很累,还增加了学习负担。这是因为教学模式错了吗?没有,是执行教学模式的方法错了。
事实上,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无须迎合线上教学而刻意改变,我们要坚持的是,无论是线上线下,还是双线混合式教学,都需时时回望教学初心,对标教学本质,用专业精神从学生反馈和自我内省中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2.家校合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律是学生重要的品质,而自主学习能力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能力。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自己主动来建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在具体落地时,教师总会被眼前可量化的教学目标所束缚,这在无形中压缩了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和建构,甚至创造知识的空间,从而一次次失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长期以往,学生依旧是那个被投喂的机器,以至于在没有教师管控和指导时,无法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家长也需要转换思维方式,借此次机会,培养巩固孩子的学习习惯,培育更好的亲子关系。
学生不在学校,并非没有教育;在线学习的形式,并非可以放纵迷失。教育本来是家校合力的事,学习本应是孩子自己的责任,每一个主体的缺位都会造成缺憾。
3.就地取材,如何让线上教学资源发挥后续作用?
此次全国范围内的线上教学,盘活了过去几年来建设的存量课程资源,同时又催生了大量的新生资源。例如,浙江省平阳县推出的“名优教师线上授课”,其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个月的时间合计就有涵盖文化课、体育美术课、拓展课、实践课等的近千节课。推而广之,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更是一个海量宝藏。如何让这些优质资源继续发挥作用?如何对这些含金量高、样态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复制重构再应用?这都需要好好思考。
4.顺势而为,如何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此次疫情下的线上教学以及各行各业各项工作的云端推动,展现了中国信息化的成绩,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大踏步前进,使全民的信息化素养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此次的往前是在疫情的倒逼下,对原有技术功能和资源存量上的一次集中使用和释放,是对教育信息化多年来工作的一次爆发性验收,而不能称为变革性地推动。同时,线上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技术问题,如大量用户集中使用用户黏性较高、口碑较好的平台,造成平台崩溃,影响教学。有些地区的学生和教师,由于没有网络信号,无法上网课等,所以,如何支持优化已有平台建设、如何提升技术承载力、如何借力名优企业资源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如何做好各类技术预案等问题都需要顶层设计者顺势而为,更加前瞻性地布局未来。希望2020年是一个年度杠杆,撬动对教育信息化更科学的统筹规划和落地实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1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