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教学内容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启金

   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中,当代文化参与作为一个独立的任务群存在,凸显了其重要价值和意义。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其课程内容既有对身边文化生活的参与,也有对当代语言文化、影视文化等在内的当代文化现象的讨论,还包括对当代重大文化活动的参与以及对当代文化经典的探讨。其教学形式既有课内研讨,也包括课外实践、调查研究。
   当代文化林林总总包罗万象,教师在组织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的教学时,必须删繁就简,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展开具体的任务群活动。
   一、调查文化生活
   要求聚焦特定文化现象,自主梳理材料,确定调查问题,编制调查提纲,访问调查对象,记录调查内容,完成调查报告,就如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等专题展开交流研讨。比如指导学生进行一次民俗调查。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曾参加过的民俗活动,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确定调查主题及方向,如春节期间各项祭祀习俗及文化,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悬艾草、吃粽子、赛龙舟,国家新设定的“农民丰收节”的各项庆祝活动等,都是可以关注的当代文化生活内容。教师可以因地制宜,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定主题,组成小组;设计调查提纲,包括时间节点安排、调查地点与流程;完成调查报告。
   二、研究文化现象
   要求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开展社区文化调查,搜集整理材料,对社区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增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通过各种传媒,关注当代文化生活热点,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解释文化现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搜集整理悬挂在机关单位和公共场所的各类宣传标语,研究这些标语口号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意义;还可以关注各大媒体评选出的年度流行词语和网络用语,分析它们的流行原因,内在含义,比较与类似传统词语的区别,了解过往流行词语的当下处境,预测并判断当下流行词语在今后的生命力。
   三、策划并参与文化活动
   要求建设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展视野,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通过社会调查、观看演出、参与文化公益活动等,丰富语文学习的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比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主题活动,可以先参观有关主题展览和观看主题影片,再举办主题征文活动和摄影活动,还可以举办“与改革同行”主题经典诵读活动,访問学校或所在社区在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人物,通过他们的讲述提炼方方面面的辉煌成就。学生在这种重大的文化活动中,学会以当代视角回眸40年的风云变迁,有助于培养他们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意识。
   三类分解目标,第一类侧重问题研究,让学生学会社会调查。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调查计划。对高中生而言,调查计划不要在学术概念上转圈圈,也不必追求系统性全面性,调查要有实际操作性。调查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据此展开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明白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务,比如研究什么内容,从哪些渠道获取研究材料,哪些材料对我是有价值的,调查需要多少同学参与,要不要分成小组行动,每个组的分工是什么,时间节点是什么,等等。第二类文化生活研究,侧重真实生活,与生活语境密切联系,让学生学会用语文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生活文化。流行语言、流行音乐、流行影视、流行文学等等,都是观察研究的对象,这些大众流行文化,有着短、平、快、浅薄、刺激的特点,教师在组织学生研讨时,要注意加以规范和引导,让学生用辩证性的思维和批判式的态度对这些流行文化进行辨析,提高自己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解释能力。
  第三类侧重锻炼活动的参与组织能力,让学生学会策划与组织活动,并在活动的参与中实现语文学习。
   以上三类在实际操作中并非壁垒分明,它们会有交集,调查、研究和文化参与有时是分不开的,有时甚至融为一体。学习任务群达成目标的成果形式有:调查报告、小论文、原始资料汇编、参与文化活动的展示(比如有关活动的PPT、视频、图片、演讲、文艺表演)等。
   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体现了课程文化的当代性,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关注当代文化,还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文化传播与实践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信力和社会责任感,造就学生在参与当代文化过程中成为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者。
  
   杨启金,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高中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4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