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宁夏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生教学培养方案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锐 贾彪 孙权

  [摘要]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行之有效的必要措施,农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最有利的支撑。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时间较短,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提出应该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创造能力。农业高等院校在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改革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农业领域尤其在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5-0182-03
  宁夏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由教指委指定的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两个二级学科和一个自主设立的农业环境保护共三个二级学科组成。本专业培养的学生通过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具备在相关企业和部门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服务、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业环境保护等的教学、研究和科技管理工作的能力。目前各个高校均具有自己的相关培养方案,宁夏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高校,主要目的是为当地提供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简单套用其他高校的培养方案存在如下问题:依然沿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式学习的教学方法;现有课程体系大多以传统教育为主,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学生知识获取途径单一,培养的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真正进行农业操作的时候能力表现不足。因此,基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色,突出宁夏大学的教育优势和宁夏的自然地理特征,制订合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方案,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又具备成熟的操作和应变能力,协调系统基础理论学习和专题模块的互补性,平衡专业技能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培养方案;利用优势特色,突出专题讨论;结合通用专用,补充相关知识;合理安排作业,注重过程考核;学分评定与学位授予;选题开题、论文评阅和答辩等重要环节的管理。欲用这些改革提升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一、完善培养方案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期望,社会的发展要求在突出强调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一定要确保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制订不同的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必须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纳入教学全过程,最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参与式教学法在国际上被认为是适宜推广的一种改革教学方法。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突出学术生深入研究的目的,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突出实践实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内容需以实践为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在课堂中,要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自主实践的能力,并且逐渐推广案例式教学方法,案例有利于学生将学术探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优化课程结构,推广弹性学分制,减少理论知识的部分选修课程,增加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的课程,将课堂理论教学搬到田问地头,让学生更多地參与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多方位完善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企业实习、课外导师指导、参与导师课题科学研究、企业需求定向培养等方式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课题组旨在通过突出实践与案例分析等环节的培养方案改革,实现学生理论系统学习和自主案例模块体验与参与的相互补充,同时兼顾完善学业与培养个性发展。
  二、利用优势特色突出专题讨论
  (一)突出专业优势特色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于2006年获批“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学位授权点,2017年获批“农业资源与环境”硕士学位一级授权点,截至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6人。本学科现有土壤研究室、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农业环境保护研究室等专业化实践平台,所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4项。本学科在干旱区土壤资源特性与耕地土壤质量保育,区域优势特色作物高产施肥,水肥一体化优质高效栽培,沙漠、盐碱、水土流失、农药与重金属污染等退化生态恢复,农田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农业废弃物利用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本学科近5年科研经费达2030万元,新增实训基地5处,为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专业立足于国家农业发展战略转型前沿,教学科研相结合,以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完善专题案例教学
  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是国家层面关注的热点领域,专题的案例选择、确定适当的主题是极为重要的。在选题时,结合学科发展热点,从系统完整性的角度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知识、专题背景、未来发展方向等,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特点,让学生互相学习,从每个专题的讨论中升华自己的观点。宁夏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了全方位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其中的案例有利于学生将学术探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凭借宁夏自然地理和宁夏大学专业教学优势,本专业开设了水肥一体化、土壤质量保育、土壤质量提升、专用肥料开发、特色作物营养诊断与需求、土壤资源和水资源的环境保护等专题教学。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相应的专题学习。水肥一体化专题主要讲授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方式改革带来的进步,重点探讨节水效率、节肥效率、肥料利用方式、水分利用方式、水肥一体化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同时启发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结合现代发展技术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土壤质量保育专题主要以宁夏的土壤优势及如何保护这种优势展开,主要介绍宁夏的土壤类型、每种土壤类型适宜的作物和耕作方式、土壤保育的方法、各类土壤保育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启发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释国家的土十条政策。土壤质量提升专题主要突出反映宁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风蚀和水蚀严重、掠夺式耕作、肥料投入比例不协调等现状,启发学生对某一种土壤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提升方案。专用肥料开发专题突出介绍目前市场需求较高的专用肥类型,结合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发专用肥,比如枸杞专用肥、苹果专用肥、蔬菜专用肥、葡萄专用肥、玉米专用肥等。特色作物营养诊断与需求专题则突出宁夏的优势特色作物,开展不同方式的营养诊断,每个学生选择一种作物提出诊断方案,给出合理施肥建议。土壤资源和水资源的环境保护专题主要内容集中在宁夏能源化工的场地土壤污染、化学肥料和农药带来的面源污染对黄河水质的影响,引导学生找出源头,分析原因,给出对策。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进
  (一)注重基础理论
  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涵盖了农业、资源、环境多个领域,近年来受国家层面关注程度极高。因此,需要结合国家政策,通过查阅文献、跨学科学习交流、时刻关注专业前沿动态、经常参与专业学术论坛,与专业内各方面研究人员共同探讨。
  上课方式改以前的一个老师授课为学科组授课,授课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准备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把自己最了解的领域的相关前沿进展融人教学内容中,提前按专题形式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提前预习与资料查询。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有的放矢,抛出讨论的观点和主题后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分析,对前期查询的资料完善补充,这样既关注了本专业热点、了解了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同时还解决了本专业面临的问题与难题。授课教师在热点问题的选择、文献的选择、案例的选择、关键理论知识点的选择等方面应该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立意、高要求,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学科的最前沿,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最先进。比如国家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肥药双减增效”“土十条”“水十条”等政策,高通量分析、转录组分析等方法,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Plant and Soil等杂志,“转基因是否有害”“沙尘暴的起因”等热点问题。好的案例和文献能有助于学生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提高,能使学生英文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得以提高,还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加强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研究生增加社会实践工作经验,获取论文选题和资料,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充足、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求所有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至少有6个月在基地或者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学术型的研究生至少有2个月以上的社会实践学习。每个研究生配置一块试验地,所有的农业生产环节必须亲自独立完成,务必通过实习掌握农业生产技能。所有的研究生配备两名导师,实现“双导師制”培养模式,校内导师负责学生的理论指导及研究方向把控,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参与实践中诸如试验的方法、操作的技能、关键生产问题的把握等环节的指导。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积极吸收和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行业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基地,保证充分的实践教学时间,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研究生必须参与指导老师的科学研究项目,通过项目参与的形式提前介入,这期间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文本的撰写、图表分析方法等技能的熟悉都能促进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创新教学方法和考评机制
  (一)创新教学方法
  在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生人才培养传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能听懂不会用、课程内容全而针对性差等问题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对应的教学方法随之也应该及时地动态调整。传统的一个老师上面讲,N个学生下面听的模式下学生容易听觉疲劳、老师的知识更新速度也较慢,必须让学生参与讨论,开启启发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紧扣研究热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做好引导和辅助辅导工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潜能。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雨课堂、云教学、体验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轻松与快乐。
  理论课外,邀请本行业的知名专家、农业技能人才、行业高级技术人员等举办不同形式的学术报告,每学期至少邀请4名专家进行专业交流,每位研究生须参加至少8次以上的相关专业学术报告方能得到毕业实践教学要求的2个学分。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团队学习、现场研究、模拟培训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热情,主动性和创造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改革考评机制
  考核评价具有指导作用,能够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并将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专业课考试不设闭卷考试,全部采用教师联合命题的方式,下发给学生自主查询资料作答,每题都需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答题依据,摒弃了死记硬背的考试。学生参与的国家专利的撰写、标准的制订、咨询报告的撰写、学科竞赛等都可以作为技能考核的内容,分别给予量化加分,学生发表的文章除了满足毕业条件以外,也可被认定为专业技能,给予量化加分。
  五、注重培养环节的过程管理
  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从开学建档、每周学术交流汇报、开题、中期检查、实践培养、预答辩、论文评阅、毕业答辩等必须逐一完成。毕业论文反映的是学生对专业技能和学业的掌握程度,论文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指导价值,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对判定毕业生质量水平的高低有重要的作用。
  申请答辩前,学生要完成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在本学科领域CSCD收录的核心期刊的论文至少1篇。在研究生申请答辩前,要求论文见刊或收到文章录用通知书。研究生在进行论文预答辩前,以二级学科学位点为单元提交学术成果取得认定申请,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提交的成果申请进行认定,同时认定研究生学分和实践等培养环节完成情况,最后将认定结果报研究生院学位科备案,达到学术成果规定要求的研究生方可进行论文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学位申请工作。硕士生在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环节各项内容并取得规定学分,通过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者,准予毕业;符合毕业条件者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六、结束语
  宁夏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改革以服务宁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立足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突出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好教学实习和培养环节的规章制度,确保每一位毕业的研究生都有能力、有信心、有意愿在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更好地为宁夏的农业现代化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6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