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学习理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通过具体实例探讨了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理论这三种学习理论对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情绪获得;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观察学习
  虽然儿童出生时,就有了爱、怕、高兴、悲伤等初级情绪,但是更关键的是,学习识别情绪和描述情绪体验,学习情绪表达规则,学习控制情绪都需要大量的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的学习理论对儿童获得情绪的不同观点。
  一、华生的机械行为主义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只能被动的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
  华生的学习理论基础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来源于巴普洛夫的研究。巴普洛夫在研究实验狗的消化腺的过程中发现,狗听到喂食者的脚步声,还没有吃食物时就会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巴普洛夫又进一步进行研究,他给狗喂食物前要打铃,然后再喂食物,经过几次结合之后,狗就学会了对铃声的反应,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狗吃食物(无条件刺激)就会分泌唾液(反应),这是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无需学习的反射活动。把铃声(条件刺激)和食物(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就建立了铃声(条件刺激)和分泌唾液(反应)的联结,这是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如果只有铃声没有食物,几次之后,对铃声的反应就会消失,所以这种反射是有条件的—学习。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可以用“刺激替代”来概括,通过学习,铃声刺激替代了食物刺激产生了同样的反应(分泌唾液)。
  华生认为儿童情绪的获得也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是后天学习的过程。华生在1920年做了一个经典的害怕情绪获得实验,实验的被试是一个11个月大的男孩,名叫阿尔伯特(Albert),这个小孩和实验小白鼠一起玩,一点也不害怕,后来,在阿尔伯特和小白鼠在一起玩时,实验者用钢棒敲击弄出巨大的响声,几次之后,这个小男孩只要一见到白鼠,既使没有响声,也会对小白鼠非常的害怕。而且还产生了泛化,对类似的东西,例如白兔、羊毛、棉花等刺激都会害怕。这个过程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即“刺激替代”过程。儿童先天就会对巨大的声音(无条件刺激)产生害怕(反应),通过小白鼠(条件刺激)和巨大的声音的结合,小白鼠(条件刺激)就替代了巨大的声音产生了同样的害怕反应,这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个实验尽管违背了实验伦理,但是科学地证明了部分情绪获得的过程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实际生活中,儿童开始不害怕水、不害怕高,后来害怕水、害怕高,这种害怕是怎么学习的?当儿童在水边或高处玩时,因为害怕儿童产生危险,成人会歇斯底里的尖叫,是这种尖叫让儿童产生了害怕,这是先天的无需学习的。尖叫和水、高等刺激结合,几次之后,甚至一次之后,水、高这些原来并不害怕的刺激,就替代了尖叫,让儿童产生了害怕。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只有小部分是應答性的,人的行为大部分是主动操作的,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人会产生很多行为,去操作环境刺激。斯金纳设计了一个“斯金纳箱”,这个箱子有一个踏板,连结外面的食物,踏踏板食物就会滚下来,斯金纳把一只饥饿的猫关进了斯金纳箱,猫在这个环境里,主动做了很多行为,想逃出去,但都是无效的,偶然碰到了踏板,食物就下来了,可是,猫还没有学会,继续做很多行为,又一次碰到了踏板,食物又下来了,几次之后,猫就学会了踏踏板,不再做其它的的无效行为,斯金纳把这个过程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用“反应替代”来概括,踏踏板这个行为反应替代了其它无效的行为反应。斯金纳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建立连接的过程,及时强化起关键作用,强化物就是一种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甚至微笑也是一种强化物。正是因为有了强化,儿童看到这个刺激才会重复做出获得强化的反应。
  例如,儿童要学习“亲社会规则”和“自我保护性规则”这些情绪表达规则。亲社会规则是指表达情绪时要有利于别人,例如,亲属送给儿童一个玩具,小孩不喜欢,如果直接表达不喜欢,就会受到父母的批评,如果他很礼貌的说“这个礼物很漂亮”,这样就保护了他人的情感,这样做就会受到父母的奖励,就是受到了强化,儿童就学会了这种“亲社会规则”。自我保护性规则是在表达情绪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而使用的规则。儿童被别人碰了一下,衣服都摔坏了,这时儿童大哭起来,别人就会笑话他,如果他说“没事,没什么”,别人就会称赞他,就是受到了强化,儿童就学会了自我保护性规则。
  三、班杜拉的新行为主义—观察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三位一体交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由个体因素、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变了早期的华生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他们从不考虑人的内部因素,只考虑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结。班杜拉的新行为主义的“新”就在于重视人的内部因素的作用,同样的刺激会有不一样的反应是由于人的内部需要、知识经验等不一样。
  进一步,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他认为,人的大多数学习过程不是因为自己直接受到了强化,而是因为看到了别人受到了强化和惩罚,自己就学会了,把这些保持在自己的头脑里,在遇到类似情境时,就会按照榜样的行为后果选择做或不做。所以,班杜拉认为,情绪的获得是由观察决定的,强化的形式不仅仅是斯金纳提出的直接强化,还包括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儿童通过观察父母和教师,特别是观察同伴是如何表达情绪的,是如何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如何控制情绪的,他们受到了强化还是惩罚,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逐渐学会了表达和控制情绪的知识、规则和行为方式。
  总之,大多数情绪的获得是学习的结果,但是学习的过程会有不同,要从一个整体的视角来看待儿童情绪的获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