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李贺《雁门太守行》“塞土”“塞上”考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健

   《雁门太守行》是中唐诗人李贺创作的战争诗歌。此诗拟乐府古题,全诗使用斑驳浑融、明灭变幻的色彩描绘了苍凉辽阔的边塞景色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传达出悲壮的效果和高昂的爱国情怀。同时,《雁门太守行》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也从侧面证明了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然而,《雁门太守行》的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颔联下半句应该为“塞上燕脂凝夜紫”,一说应该为“塞土燕脂凝夜紫”,二说各有其据,因此成为一桩疑案,以致在不同版本和版次的中学语文教材里,这两种说法也都曾出现。因此,究竟是“塞上”,还是“塞土”,就需要以古籍原本为支撑做出进一步的考证。
   《雁门太守行》被收录在李贺的诗集《昌谷集》中,其注本以宋人吴正子注、刘辰翁评本为最古。明以来多有诸家为之辨注、点评,清人王琦又采诸家之说,所作《李长吉歌诗汇解》五卷,旁搜远绍,成一家之言,是今之所见注解李贺诗歌的善本之一。而区别“塞土”与“塞上”的关键,也正在于宋人吴正子本与清人王琦本。
   一、“塞土燕脂”和“塞上燕脂”
   首先,关于“塞土燕脂凝夜紫”中“塞土”的说法,最常见的依据是晋人崔豹的《古今注》:“秦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汉亦然,故云紫塞也。塞者,塞也,所以拥塞夷狄也。”[1]7这是对“塞土”的直观解释,也为多种李贺诗集注本所接受。所谓“塞土”,意思就是秦汉之际长城边塞之地的土壤,且这种土壤在外貌上呈现出紫色的特征。这是“塞土”二字其来有自、语出有典的依据,应当做一个固定的词语来理解。其次,关于“燕脂”。吴正子《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中注曰:“燕脂本阏氏以红花作,故曰燕脂。”[2]12b此处的“燕脂”就是后来的女子化妆所用的“胭脂”。关于胭脂,一说产于焉支山,其山遍生燕支花,即红花。崔豹《古今注》记载云:“燕支,叶似葪,花似捕公(笔者按:即蒲公英),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1]20匈奴嫁妇采其花,榨其汁,凝为脂,以为饰,因而匈奴也借燕支花之名代指匈奴的妇女为“阏氏”。胭脂又有“焉支”“燕支”“燕脂”“臙脂”“烟支”“鲜支”“胭肢”等异名,皆与“胭脂”意同,“燕脂”也应作一个固定的词语来理解。在现存最早的宋人吴正子注本中,《雁门太守行》该句就写为“塞土燕脂凝夜紫”[2]12b。
   塞上,一般指军事位置险要的边境地区。文献中最早记录的“塞上”,出自《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3]1256~1257此处的“塞翁”即故事中的塞上老父,“塞上”之称亦泛指北方长城内外之地。唐代诗歌中边塞诗蔚为壮观,“塞上”一词逐渐频繁,正是以边塞诗兴盛作为大背景的。与“塞上”相应的还有“塞下”,“塞下”也指代边塞附近之地。唐宋之际,诗人也多以“塞上”直接入诗,如杜甫《秋兴八首》诗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或以“塞上”为题,如王维有五言律诗《使至塞上》;中唐王建,晚唐黄涛、谭用之,北宋柳开、余靖等都有以《塞上》为题的诗作。由此可见,“塞上”和“塞土”一样,在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也是一个固定的词语,且经常作为诗歌题目或者诗歌意象出现,大量唐代以及后世诗歌的篇目可以作为实证。这就为“塞上燕脂凝夜紫”为真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在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全唐诗》中所收录的《雁门太守行》中,该句写作“塞上燕脂凝夜紫”[4]15a。
   二、从“凝夜紫”看“塞土”“塞上”
   在进一步探讨“塞上”和“塞土”之前,有必要先挖掘诗句中的“凝夜紫”。李贺诗歌善于运用色彩渲染,表达出瑰丽奇绝的艺术效果,“凝夜紫”就是这种手法的典型代表。《昌谷集句解》引曾益注曰:“塞土本紫,而以夕照临之,则如臙脂之凝炙。壳子云:‘燕脂之缪氏以红花作,故曰燕脂。’”[5]16b其意是说,胭脂本为红色,然而在夕阳照耀之下,塞土如同胭脂凝固,颜色变紫,“凝夜紫”用红色胭脂逐渐凝固为紫色的渐变色彩效果雕刻了边塞风景,是对秦汉之际边塞地区土壤颜色典故的艺术性发挥。此处的“凝夜紫”是针对紫塞之土和胭脂而言的。
   然而,对于“凝夜紫”的解释历来评家还有不同的看法,这导致其对“塞土”与“塞上”的选择出现了分歧。《李长吉歌诗汇解》解“凝夜紫”云:“琦按,当作暮色解,乃是犹王勃所谓烟光凝而暮山紫也。又《隋书·长孙晟传》曰:‘臣夜登城楼,望见碛北有赤气,长百余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谨验兵书,此名洒血,其下之国必且破亡。欲灭匈奴,正在今日。’引此为解似更确。”[6]13b王琦的说法,是将“凝夜紫”解释为“暮色”之紫,与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烟光凝而暮山紫”相通。如此一来,这就把“凝夜紫”与“燕脂”剥离,“塞土燕脂”与“凝夜紫”就再无关联,“塞上燕脂”成为对天空紫气的描写。
   王琦的解释虽然有自己的依据,但是他并没有从正面解释《古今注》中的“紫塞”为何不妥,而且他解“凝夜紫”为“暮色”,称“引此为解似更确”,但没有说明为何“更确”,也没有提供可以直接推翻“紫塞”的依据。因此王琦的这一说法也受到了诸多批评,《四库全書总目》载李贺诗集之时,就多次专以“塞土燕脂凝夜紫”为例,批评王琦注解之失。如《四库全书总目》载《李长吉歌诗汇解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云:
   如《雁门太守行》“塞土臙脂凝夜紫”句,旧注引《古今注》,紫塞为解,本不为谬。而琦必从别本作塞上,引王勃“烟光凝而暮山紫”句,以就凝紫二字,是岂塞上夜景耶?[7]19b
   又《四库全书总目》载《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云:
   王琦解“塞土臙脂凝夜紫”,不用“紫塞”之说,而改“塞土”为“塞上”,引《隋书·长孙晟传》:“望见碛北有赤气为匈奴欲灭之征”,此岂复作者之意哉?正子此注但略疏典故,所出而不一一穿凿,其说犹胜诸家之淆乱。[8]37a
   这两段载于《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字专以《雁门太守行》的“塞土燕脂凝夜紫”批评王琦注解李贺诗歌的附会穿凿和引据失当之过,直指“诸家之淆乱”与王琦不据典故,牵强附就,导致对诗意理解的偏差,力证宋人吴正子的说法为正解。    三、“塞土”“塞上”详辨
   综合上述论证,可以基本判定“塞上燕脂凝夜紫”为讹误,该句实为“塞土燕脂凝夜紫”。理由如下:
   其一,从年代和版本的角度来看,宋人吴正子注、刘辰翁评本《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中,收录的版本为“塞土胭脂凝夜紫”。其后诸家评注本“塞上”“塞土”混淆,清人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综合诸家评注本,释为“塞上”,乃是一家言论,并未找到吴本“塞土”为伪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当认为现存李贺诗集评注最古的本子最接近诗歌原貌。
   其二,从典故和内容的角度来看,宋人吴正子注、刘辰翁评本《昌谷集》引晋人崔豹《古今注》的紫塞之说虽为孤证,但仍为其后诸评点本注解此句之时的直接依據。紫塞之典所言乃是秦汉边塞之事,对于“塞土燕脂凝夜紫”这句诗的支撑也是贴切恰当的。王琦将其解释为“塞上”,引《隋书》“紫气”之说,以迁就王勃“烟光凝而暮山紫”之句,没有实际依据。而且王勃之句实际出自《滕王阁序》,是描写现今江西南昌地区的江南景色,更与边塞之景大相径庭。
   其三,从流传和编纂的角度来看,“塞土”与“塞上”字形十分相似,极可能是在传抄过程中造成了讹误。王琦所作《李长吉歌诗汇解》五卷虽然博采诸家之长,但毕竟为私人注解,材料有限,讹误难免。《四库全书总目》为国家官修书目,编纂过程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组织严密,编修谨慎,其可信度也应当要高于王琦一家之言。且在收录《李长吉歌诗汇解五卷》和《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时,都专以《雁门太守行》的“塞土燕脂凝夜紫”为例来批评王琦注解之失,可见必有凭据,其证不孤,是“塞土燕脂凝夜紫”一句为真的最有力的证据。
   前文提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被选入各版本、版次的中学语文课本,“塞土”和“塞上”的分歧也出现在不同版本和不同版次教材的收录中。如旧版语文出版社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教材收录“塞土”一说,课本注释中标明其选择的原本是《李贺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对于“塞土”的解释是“塞上泥土”[9]162,并注明其他版本有“塞上”的说法。在新版语文出版社中学七年级下《语文》教材又改为收录“塞上”一说,课本注释中标明其选择的原本是《李贺诗集》(叶葱奇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对于该句的解释为“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在夜色中浓艳得近似紫色”[10]82,虽然没有写作“塞土”,但仍保留了同于“塞土”的解释,并注明其他版本有“塞土”的说法。此外,教育统编人教版中学八年级下语文教材收录“塞上”一说,课本注释中标明该版本教材选择的原本是《李贺歌诗集注(卷一)》(上海人民文出版社1984年版),将“塞上燕脂凝夜紫”解释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11]136,对“土”的概念却未有提及。显然,这种解释并没有参考紫塞的典故,是以另一种形式迁就“凝夜紫”的解释,从而改变了“塞土燕脂”的本意。
   注释:
   [1]崔豹.古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李贺,撰.吴正子,笺注.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卷一)[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二十)[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李贺,撰.丘象随,解.昌谷集句解[M].清初丘象随西轩刻本.
   [6]李贺,撰.王琦,汇解.李长吉歌诗汇解(卷一)[M].清乾隆宝笏楼刻本.
   [7]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四集部二十七)[M].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8]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集部三)[M].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9]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1.
   [10]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
   [11]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8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