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生活化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与想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鲁琳

  摘要:生活化材料顾名思义源于生活,让幼儿在生活化中开心地“动”起来,感受生活的美,真正地融入生活,感受美,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生活化的材料多种多样,具备多样性和独特性,通过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以一种生活化材料作为想象创作的载体,通过先认知后创作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先观察其外形特征大胆想象,接着认识其他辅助物,并尝试用辅助物进行装饰,而后分享作品梳理创作经验。幼儿美术活动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的想象创作,习得借形想象的基本经验,感受创作的乐趣。
  关键词:生活;材料;幼儿美术;想象
  在美术活动中,大家非常熟悉的东西往往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此充分考虑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在开展幼儿美术活动时所选取的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让幼儿把体验和感受过程运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而不断丰富与充实幼儿的艺术体验。让幼儿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真切地感受到美,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一、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具有环保意识
  在生活中,环保意识是越来越被重视,实行垃圾分类意义重大,它不仅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能变废为宝,节约资源,从垃圾分类的实施情况可以看出社会文明水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发现身边的物品如废旧材料等的用处,将废旧材料改造成玩具,使幼儿的生活变美。”生活化材料离不开生活,充分調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动”起来,感受生活的美,真正地融入生活,获得美的最佳体验,形成既自然又真实的审美情趣。生活中的一件件废品,在许多人看来也许就是一堆“垃圾”,在我们的老师和孩子眼里却都是一件件宝贝,“变废为宝、创意无限”,经过他们的奇思妙想、巧手匠心,华丽变身成一件件饰品、玩具。我们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转化成幼儿美术活动的材料,激发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想象、创造、制作成具有心意、独特的个性作品,来装点环境、美化生活。通过生活化材料在美术活动的运用,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生活化材料的收集及废物利用在幼儿美术借形想象创作中,这些创意无限的作品不仅体现了老师和幼儿们的独具匠心,更融入了绿色环保、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活理念。“借形想象”作为美术活动的一种,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进行表征,疏导幼儿情绪,表达幼儿情感,进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二、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具有培养想象力
  幼儿学前教育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想象力发展的活跃期,想象力至关重要,它凌驾于知识之上,它会对孩子创造力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应最大限度地使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的想象力得到利用与开发,而不是对其进行残忍地扼杀,鼓励孩子进行大胆地想象,促发想象。
  薛文彪老师认为“儿童美术是稚拙的涂鸦艺术”,他提倡“借形想象”教学。借形想象是关键;这时候模仿思维习惯会被创造思维习惯所取代,占据上风,幼儿具备创新思维习惯以后,会引导他们从新的视角去突破定势思维,大胆思索。借形想象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愉悦的艺术游戏这种形式来挖掘隐藏于孩子背后的艺术天分,考查学生严密的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使其创造出无限可能的想象。“画得像不像不要紧”,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给他们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将作品的解释权交还给了孩子,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美妙的故事,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
  “借形想象”所借的“形”非常的宽广,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性的提供。幼儿在撕、捏、揉、团、贴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不仅建立在幼儿自由经验的基础上,还能快速成型,让幼儿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在头脑中形成审美心理意象,利用艺术形式创造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的能力。
  三、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具有培养思维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某书中提出:“生活即教育。”从目前幼儿美术活动来看,教师简单地认为美术其实就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一个精美的手工制品,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将幼儿美术与生活实际分离,使得他们的思维受到局限。因此,幼儿美术活动应该围绕生活来开展,广泛地截取从生活中获得的材料,拓展他们的思维。
  如今的幼儿学习的很多东西都是注重培养集中性思维。美术活动帮助幼儿学会直觉地、合理地思考,让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多次使用生活化材料,让幼儿明白身边的东西也可以有很多的创意。我们实现预设的多种可能性的作品,但幼儿通过观察某一种生活化材料的外形特征以及对原有的外形进行改变,接着对外形特征进行借形想象创作出的很多作品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新奇创意,可见幼儿的创意能力一点都不比大人差。在“借形想象”指导过程中,不要去追求具体像什么动物或像什么人物,放开要求,幼儿的创意可能更有趣、更有意义。这点很关键,不要把思维定格在我们成人或者一个幼儿的想法上,应该放开思维,不但要允许幼儿大胆的想象,而且还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创造。
  四、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具有选择适宜性
  那如何选择适宜的生活化材料开展幼儿美术活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教学预设和实践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材料要遵循这三点,一是安全,适合幼儿;二是生活化,便于取用;三是可变性,材料低结构,方便幼儿随意变形。纸杯、纸盘、橘子皮这几种生活材料首先是低结构材料,它们容易收集,身边都容易拿到的生活用品,其次是可塑性强,纸杯、纸盘用剪刀,变换方式可以通过剪、撕、揉捏等,还可以用多个纸杯或纸盘的拆散重组策略。生活化材料还可以挖掘一些废旧物品,如:碎瓦片、碎贝壳、丝瓜囊、纸盒、纸袋、瓶罐洗衣液瓶、奶瓶、纸盒、油桶、废旧鞋子、帽子等材料引导幼儿观察立体实物的外形特征来进行想象,进行立体制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添画、制作,就变成一个非常生动的立体形象,也可以借助随机出现形状(毛线、彩带、果蔬)特点展开想象,变换角度进行添画创作。在活动中,许多作品的呈现都体现出了幼儿对物体形状和特性的自主理解,利用了多种材料进行装饰后再美化加工,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对美术创作的极大热情。   因此,在开展幼儿美术借形想象活动时,要先提醒观察某一种生活化材料外形特征时,可以变换旋转方向进行借形想象。另外在启发和指导中,要提醒幼儿变换方位想象,不同方位想象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找到适合自己表現的角度来创作。生活中的榴莲壳、香蕉皮、柚子皮、扭扭棒材料可以利用。
  五、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具有巧运用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呈现作品,平面、立体等形式相互交叉。以立体造型法为例,它是通过向幼儿提供不同的可操作的材料,拉一拉、团一团等不同的操作方式使得制出不同的形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由此产生“立体借形想象”。前期准备阶段,我们组织教师、家长为幼儿搜集大量铅丝、细铜丝、软铁丝、扭扭棒、金属线、胶皮线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共同的特点:柔软度好,且易于造型,这样幼儿能随心所欲地弄成想要的不同造型,并可以多次重复利用。例如,在某美术活动中,老师以造型多变的铜丝为材料,调动了幼儿的眼睛、手、大脑等多种感官,肉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通过拉一拉、团一团、变一变等简单的操作,进行丰富的多空间的创新思维活动,借助“借形想象”这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本次活动大致分为如下三个主要环节:1. 创设情境导入活动;2. 认识铜丝的属性,了解多样化的玩法;3. 操作铜丝,创意思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二个环节,因变法的不同详细的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一为随意变,其二为按要求变,其三为变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立体材料与其他材料组合成不同的造型,即所谓的“借形想象”。例如在《动物的魔法世界》中的最后作品展示环节,就是在孩子们已经制作好的铜丝造型的基础上为孩子们提供羽毛、即时贴等材料,让动物形象更加丰盈多变。孩子们可以利用铜丝制作出不同的形象,可以从侧面、正面等不同角度观察,不同角度看会发现小动物的造型也是随着变化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得到开发的是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两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种“立体借形想象”的教学相对于其他的教学形式而言更加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在一日生活中我抓住幼儿发现以及兴趣的细微点,就比如水果时间吃橘子,孩子通过剥橘子,对剥下来的橘皮外形特征感兴趣,引发《橘子皮创想》美术活动。以橘子皮为想象的原型,并进行创造活动,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以挖掘和表现。两个橘子的组合是一种立体搭建策略,利用橘子的外形来添加创作,而利用橘子皮来借形想象更加有多变性原则,不同的人剥的橘子皮都不一样,这给创作想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橘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材料,通过从形的转换、立体制作、组合创造等方面开展“借形想象”活动,易于操作,可塑性强。
  六、 结语
  幼儿生来是艺术家,传统的、过时的模仿画、简笔画等教学形式的局限性大,使幼儿无法进行独立的视觉思考与体验审美心理意象,而“借形想象”这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着手让幼儿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小手去触摸生活,在探索中了解自然,在看似“天马行空”以及毫无逻辑的想象中,通过生活经验再现,大胆想象与创新思维,迸发出智慧创意的火花!
  参考文献:
  [1]王小莉.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2015(11).
  [2]景清华.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J].教师,2014(13):110.
  [3]刘义萍.幼儿美术教育方法之我见[J].河南教育,201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5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