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父母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和已习惯了的教育行为。越来越多的实验数据表明,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尤其是其教养方式的不同,会对儿童的性格发展、社会交往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父母; 教养方式; 儿童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092-001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教育儿童的行为与责任已经不只是在幼儿园及托幼机构的肩上,还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研究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对ZJG某直属幼儿园小(1)班幼儿进行调查与研究,拟从四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的角度,探讨四种家庭教养方式下儿童的特点及社会交往行为方面的不同。
  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ZJG某直属幼儿园小(1)班的儿童。他们父母的教养方式分别属于心理学研究中的四种教养方式,即权威型、溺爱型、忽视型和民主型。选取最具代表的儿童进行观察,并就他们的情况对带班老师进行访谈。按照权威型、溺爱型、忽视型和民主型,把4名儿童分别编号为A、B、C、D。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父母对幼儿的教养方式及儿童反应
   1.权威型。A的爸爸专制程度较高,放任性低,基本在家占据主导位置。A对于爸爸具有高度接纳性、不违抗性,有基本的家庭规则意识。在幼儿园可以观察到,A有时能够积极帮助其他儿童完成任务,但是出现对其他幼儿的干涉行为,因沟通未果从而引发儿童之间的矛盾,频率大概有一天一次。A的哭泣行为很少,并且有时固执己见,儿童自我中心思想明显,出现抵抗行为时,情节较其他儿童时间更为长久。
   2.溺爱型。B儿童的父母双方都为本市医院的医生,但是B儿童的挑食行为很严重。根据观察得知,对于B儿童想要得到的物品、玩具,或者老师的注意等,他一定会用他所有的他认为有用的方式去夺得,例如哭泣、坐在地上不起等。据家访可知,B儿童一旦在家采取上述方式,他的需求总是被无限制地满足。这就造成他经常出现哭闹行为来逃避他不想遵守的规则或者在其他游戏行为中霸道性较强。
   3.忽视型。C儿童父母年龄差异大,为二婚,有一个快要读大学的哥哥,家长对C儿童的教育理念是他们认为的“快乐成长,任其发展”。C由家里的爷爷奶奶带,基本的家庭规则意识等全都没有。这样的教养方式造成C儿童在幼儿园极其渴望得到关注,上课时易东张西望,甚至是扯弄其他儿童来达到老师注意的目的。在与其他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以调皮捣蛋的行为为主,有4次把班里小朋友的书包藏起来的经历。
   4.民主型。D儿童得到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是母亲的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较为西方化,很多采取西方的教育理念,吃饭也西餐化。母亲经常会亲亲、抱抱他,家里的一些事情也试着去征求他的意见和观点。在家里,他和父母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亲子关系较为亲密,孩子的安全感也得到满足。但是有一点,因为母亲经常性的抱抱亲亲的行为,导致在幼儿园的时候,他把这种行为内化,理所应当地去抱其他小朋友,但相当一部分小朋友就会马上反应“不要碰我”,从而发生冲突。
  (二)不同教养方式下儿童的特点
   Barmrind研究发现“权威型父母的孩子有极强的认知动机、认知能力、有极高的成就欲望”,并且在语言成就和数学成就上都很高"这些孩子的(问题行为)的发生率也是最低的[1]。通过观察归类,我还发现权威型儿童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较强,同时控制欲较强。
   偏爱易使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受到过分的照顾和溺爱,容易产生任性、自我中心、依赖性和缺乏韧性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过度保护可阻碍子女独立性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以致子女形成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等不良的人格特点[2]。娇气、自私是溺爱型教育方式下儿童的典型特点。
   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安全感缺失,同时渴望被关注,并且一系列不好的行为的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甚至是同伴的关注。
   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以孩子的身心健全发展为中心,对孩子监督但不过分限制,给予指导和帮助,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3]。这类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独立性较强,自立自理能力强,思维能力强,生活经验的获得更为深入。
  (三)不同教养方式下儿童的同伴交往行为
   权威型父母对儿童既不过分溺爱,也不过多限制,儿童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对儿童的评价以积极性为主,这将直接影响自我评价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儿童自信心的建立,在同伴交往中处于平等或者优势地位[4];忽视型父母教养方式或溺爱型都不利于儿童自信心的建立。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合作能力、社交技能和自信心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提倡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方式。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中,家长尊重儿童自身的意愿,并且尊重他们的选择与权利,相处模式轻松、融洽,较为顺畅,这有利于儿童自身性格的良好发展与同伴交往。在同伴交往中,會以尊重、平等赢得同伴的喜爱,但是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热情、敏感和权威的家长培养的儿童更容易形成稳定的依恋心理,与成人和同伴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比较受人欢迎,在同伴中的地位较高。所以,我们还提倡权威型家长的一些做法,有利于儿童建立规则意识。采取民主型和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的一些办法来迎合现在当代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当代的教育要求为父母共同协作,明确、一致好适合儿童的教养方式,父母身体力行,培养与孩子之间的亲密、融洽的亲子关系。在适当的范围内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祖父辈应该配合整个家庭的一个教养基调,与父母保持同步,不能因为溺爱等这种“甜蜜”的负担而阻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Baumrined D.Authoritarian vs. Authoritative parental control .A dolescence 1968;3:255-72
  [2]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心理学进展2005,13(3)
  [3]龚艺华.四种不同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成就动机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
  [4]王婷婷.阿德勒人格理论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启示[A]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24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