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为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往来打开了一扇大门。如今,英语已经成为让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们可以沟通交流的必备工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合理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使学生有能力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展开讨论。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008-02
  1   引言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中国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是国际交往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被人们广泛使用。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不应仅限于教授学生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蕴含在英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即在授课过程中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质。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便已明确表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所以,我们应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一书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愈来愈多的语言工作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杨路晴(2010)等认为熟悉国际间经济来往规则和具有寰球沟通交流思维的人才如果具有相当的跨文化能力将对他们参与国际竞争大有裨益。李早霞(2012)指出信息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深使得国际间的经济、文化、政治交流变得频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在传授外语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他国文化,提高學生的异国文化包容度,使之成为国家亟需的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沟通、交流的跨文化人才。因此要想顺利有效地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他们相影响,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不同国家所具有的独特的风俗文化都深深地蕴含于各自的语言之中,从而使得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在人生价值观、风俗习惯、社会礼仪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例如,在个人隐私方面,中西的观念存在差异。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隐私观念较为淡薄,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人与人之间相处讲究互帮互助,互相关爱。在中国,人们会主动询问别人的生活近况,这是一种表达友好与关心的体现,而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在西方,人们隐私观念强烈,追求个人空间,与他人沟通交往中不多提及自身的事,也不乐意别人来干涉自己。由于这种隐私观念上的差异,中西双方交往中常常会发生冲突,比如说:初次见面时,为表达亲切友好,中国人通常会询问对方的年龄,职业,家庭情况,有时还会询问对方的收入情况,但在西方人看来,这些问题通通涉及到了个人隐私,是对自己隐私的窥探,这会令他们感到不快。
   此外,在客套语方面,中西方也常常会发生冲突,而这种差异则来源于中西方的文化习惯。中国人讲究“卑己尊人”,当他们在与人进行交流时,会下意识地谦恭,而当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礼貌行为。但在西方,他们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传统。当别人对他们表示赞赏时,他们总是会下意识地表示感谢并且会欣然地接受,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诚实的行为。这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会让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直接毫不谦虚。而我们的认知往往会让西方人难以理解,他们听到中国人这样评价自己并且总是习惯性地自谦自贬,觉得中国人一点儿也不诚实。所以,在沟通交往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可能无法理解对方的思想,甚至有时会产生误解与冲撞。因此,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应适当地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差异。
  3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从外语教学方面来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了。培养跨文化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还需要学生能熟练地、准确地应用英语知识,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张红玲(2012)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具有丰富的本族及国外文化知识,在实际的跨文化环境中能顺利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沟通,具有创新精神、冒险精神,能从容面对交流过程中突发问题,且在对待其他国家文化上持有尊重、理解、包容和欣赏的态度。这就意味着要想进行更好的交际,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表面上,还要重视文化的学习。只有充分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才能更加正确的理解和准确使用这门外语。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并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 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这个文化碰撞和交融越来越频繁的时代。此外, 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 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与外国文化相沟通。
   大学英语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尤其侧重于听、说的能力,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利用英语进行有效地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内容都只是为了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等一系列的考试。这种传统的应试英语教学培养模式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无法真正地促进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理解,进而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社会方面来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加快,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往来愈加频繁,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沟通不仅限于政治、经济领域,更是各国文化间的交融碰撞。为了实现高效沟通,避免交往过程中的文化冲突,在学习沿线国家语言的同时,也要应该充分了解其风俗文化。沟通是互动式过程,在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同时,还要向沿线国家展示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有助于提高他国对中国文化认知度,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对于能进行国际交往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机构应将教学任务的中心放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以顺应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4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4.1 选取合适的英语教材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广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应用过程中还是会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都使得英语教学的效果达不到预期值。
   例如,大学教师过分地重视英语语言知识和相应语法的教授,因此他们在选取授课教材时便偏向于语法知识占比多的,但这么做往往会忽略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基于上述,教师应该合理地选取教材以达到教授语法和培养交际能力的一个平衡。
   此外,大学教师应选择带有中国文化内容的英语教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还可以更好,更准确地向外国友人弘扬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以及民族风格。
  4.2 积极开展课外英语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课外英语活动促进学生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让学生使用正确的英语沟通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课外,教师可以利用万圣节,圣诞节等相关的节日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体验西方国家的节日气氛,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还增加他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成立英语学习社团如英语学社、排练英语短剧,举办英文竞赛如歌曲比赛、朗诵比赛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专题讲座,向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这些活动, 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更深入地学习外国语言与其文化背景,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4.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既节省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写板书的时间,又能够帮助教师将书本以外的知识延伸到课堂,丰富教学内容的深度,明显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原版电影,如《喜福会》《刮痧》《推手》等,让学生们深切地理解并感受中西文化差异;此外,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西方国家的相关图片和实物也会加强学生对西方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为学生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愈加密切,国家对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大学生英语教学内容不应只是传授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 还要使学生了解英语所依托产生的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早霞.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 任艺.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
  [3] 沈玲,杨艳.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策略[J].学理论,2014(35).
  [4] 杨路晴,庄恩平.跨文化外语教学框架下的教材建设思考[A].孙有中.跨文化研究前沿[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5] 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
  作者简介:金永娟,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2016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
  汪琴,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2016级商务英语專业学生。
  金艳,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副教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7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