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英语教学不是简单的英语语言的讲授,而是要将语言学习与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学习相结合,把跨文化意识培养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结合高职英语教程中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不是语言符号简单排列,而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方可将语言恰当运用,完成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a)-0099-02
1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必须完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1 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必须为职业教育的整体目标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英语语言学习应服务于所学专业,简单的英语语法、词汇、拼写等符号式孤立讲授很难完成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一次一个中国导游把他妻子和家人的照片给来自美国的旅游团游客看,游客们边看边礼貌地夸赞他的妻子漂亮:“She is beautiful!”可导游却说:“Where!Where!”气氛一下子沉默了,大家都不说话。英语语言文化中,对他人的称赞会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所以,导游的回答完全受到中国文化中“谦虚”美德的指导,用“哪里!哪里!”来否定对方的称赞,以示自己的谦逊,于是便造成上面交流中尴尬的局面。这充分说明,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跨文化知识的吸取。我们要想真正实现高职英语的教学目的,必须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学目标来规划,这样,学生习得的英语语言才不是孤立的文字符号,才不是无生命的文字,学生在形成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基础上,方可自然地将语言符号运用得正确而恰当。
1.2 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的基本前提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将文化因素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意识到英语的学习是受文化因素制约的,使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学生才可以主动地将语言的学习和文化因素相互结合,才可以积极地吸取跨文化知识,使文化因素成为其提供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推动力,从而最终形成跨文化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使英语能力成为其专业服务的工具。如果我们了解了美国文化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时,就可以流利地回答美国人对你的夸奖:Thank you./I am glad to hear that.表达感谢对方的赞赏。而不是中国人的谦虚和含蓄回答:Well, it is nothing.(哪里,哪里,谬赞了。)只有了解文化内容,才会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才可指导我们使用正确的英语交流方式。
1.3 在跨文化意识目标引导下,积极了解相应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只有掌握英语语言与中文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方可将英语语言灵活恰当地运用,避免出现中式英语。当我们夸奖对方的裙子很好看时,英语母语的表达方式是:This is a beautiful (great) skirt./ I like the skirt。而不是中式翻译过来的表达:Your skirt is beautiful/great. 在英语语言学习运用中,如果深入挖掘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结合文化知识学习英语语言的交际法则,更好地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有机结合,才会形成有效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使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不断提高。
2 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因素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2.1 随着职业教育的目标的发展高职英语教学理念有待改进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高职的英语教学目标自然要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不再是以一张期末试卷成绩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而是要使学生通过高职3年的学习可以使用英文为其所学专业服务,可以在专业背景下使用英語语言完成专业任务,而这不是简单地讲授英语符号可以完成的教学目标。学生只有掌握英语语言的使用环境,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方可在必要语境中恰当地使用英语服务自己的专业需要。所以,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高职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培养目标,只有实现意识的培养,方可使跨文化知识的吸取与运用形成可能,方可为能力的形成提供条件。
2.2 改革高职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特色不明显,大部分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固有的课堂讲授教学中,依然是期末一张试卷的方式完成该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学生对英语课堂没有什么兴趣,期末复习考试即可。教师对英语课堂也是无计可施,很难改变学生消极的学习状况。这种现状的存在既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形成;既无法为课堂注入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无从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助力。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将跨文化意识培养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之一,通过课堂语言运用,课后跨文化知识积累,课余时间跨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多种形式将跨文化意识培养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不但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性和实用性,更主要的是为英语语言的运用提供可能,从而实现学生运用英文为专业服务的职业教育目标。
2.3 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待提高,他们对感兴趣的课程或课堂会显现出浓厚的学习热情,反之,对相对枯燥的内容讲授会消极应对,学习效率很低。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将枯燥的英语语言学习赋予异国文化的鲜活生命,使英语语言符号“活起来”,让学生可以在探求异国文化的好奇中学习英语的实际运用,既可以有效改善课堂学习的氛围,又可在生动的英语国家文化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3 实现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
3.1 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改变教师为中心的英语语言知识讲授型课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英语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英语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因素教学。在日常口语交际中,语言本身的表现形式可能相对简单,但在其中是蕴含母语国家文化因素,而且语言符号本身的难度和其文化因素是不能完全成比例的。英语语言亦如此。如“Thank you”“Excuse me”“Sorry”等形式上极简单的表达,学生记住这些单词及翻译很容易,而难的是他们在实际交流中不能恰当。中国人在赔礼道歉时常说“对不起”,而英语中“Sorry”表达的“对不起”是表示承认错误的致歉;“Excuse me”表达的“对不起”是表示事先对自己不礼貌的行为道歉。如果你为自己迟到道歉,就该说“Sorry, I am late”,而不是"Excuse me, I am late"。运用英语时真正觉得困难的不是发音或拼写问题,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又如对“Thank you”的回答,英语的回答是“Not at all”“Don’t mention it.”或“You’re welcome.”,但汉语中人们对感谢的回答是“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直译为“It’s my duty”而英语中这句话的含义是“我根本不想做此事,但这我的职责,所以没有选择必须要做”的意思,两种语言的表达实际意义是不对等的。这充分说明该现象不是英语单词符号的简单翻译,而是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因此,在情境中教授语言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手段。语言失去了其文化因素就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有效表达意义。
3.2 设计多样化教学方式,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目标
如现在多媒体教学设备是有效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教学手段。它从多角度真实地提供英语交流的情景和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了对英语语言运用的认知,更可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使用英语进行的交际交流活动,利于提高学生在文化情境中实现英语的交际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经典英文版影片;也可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听英文经典演讲等。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这些英文材料,学生能够从中了解英语国家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树立英语语言学习的跨文化意识,使其有意识地积极吸取跨文化知识,从而促进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此外,课堂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方法、课外教学中通过组织英语演讲大赛、英语沙龙等英语主题活动,都可以有效地将英语国家文化植入到英语学习中,实现有效培养学生跨文化英语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
3.3 教师结合教材主题内容介绍相关英语国家文化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目前高职英语教材主题多样,每个单元的内容都会涉及到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各个方面。教师在实施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挖掘其文化内涵和意义。同时,在讲授带有文化信息的词汇和句型时,向学生有效地传导英语国家的时空观念、人际交往、民情习俗等文化理念。如一位提重物的老人对一个提出主动帮忙的年轻人说“I can do it. Thank you”时,要告诉学生,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客气语言,而是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日常体现。教师要挖掘教程中每个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拓宽文化视野,培养跨文化文化意识,形成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总之,跨文化意识培养对高职英语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营造跨文化的环境,教师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带进课堂,帮助学生挖掘英语语言符号中所隐含的文化信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英語交际技巧,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英语的教学方可实现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许里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谈规约问题[J].外语教学与演讲,2005(5):24-30.
[2] 田青.浅论跨文化的英语教学[J].惠州学院学报,2003(4):81-86.
[3] 陈宇兰.论跨文化英语教学理念[J].科教文汇,2008(2):62-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55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