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文言学习如何走向“深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文言文的学习长期处于机械记忆的浅层阶段,为解决这一问题,深度学习尤显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提出建构知识网络框架、培养批判思维品质和情境迁移运用理解文化意义三个策略,旨在推动文言文学习由浅层走向深层。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深度学习
  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但长期以来,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大多停留在对文言字词的记忆方面,这样的文言文学习,只是浮于学习的浅层次,并未走向“深度”。面对这样的文言文学习现状,我们应该怎样让文言文的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呢?
  一、新旧结合,建构文言知识网络框架
  依据学习的一般规律,学习应该由浅入深。这也就是说,文言文的学习决不能绕过“言”的学习,即文言知识的学习和对文言文的理解。因此,我们所说的文言文“深度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学的“深度”挖掘,而在于用相互联系的知识框架取代孤立零散的知识点,构建适合学习者的知识网络,以主动的知识建构取代被动的知识记忆。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原理,新知识的学习应该是通过学习者的批判性吸收,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框架。这就首先要求学习者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框架。因此,引导学生对已有的文言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显得尤为重要。
  整理归纳文言文的知识不能仅限于单篇文本。一篇文本的文言知识比较单一,应将文本进行合理整合,对同类文本进行归纳整理,归纳的层面可以包括重要实词、特殊现象、一字多义、特殊句式等重要文言知识。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文本的体裁或题材进行划分,还可以根据文本的时代进行划分(将文本进行时间上的排序,感悟某些字词在文本中出現的变化)。
  除了文言文本身的知识归纳整理之外,部编版教材增加的语法知识归纳汇总,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现象。例如《醉翁亭记》中“山行六七里”中的“山”一字,本身是名词,但是运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就可以发现,本句的谓语是“行”,但是发出这个动作的对象并不是山,而是隐藏起来的那个“我”,于是就可以推断“山”在句子中是名词活用做了状语,理解为“沿着山路”。能够灵活运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学习来说是多了一种工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用这种工具去分析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现象,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因此,尝试对语法知识进行适当整理归纳,可以更好地为文言文学习服务。
  为了更好地吸收新知识,必须加固原有的知识网络框架,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才有可能批判性地吸收新知识。新知识融入之后,也需要不断地对原有的知识框架进行调整。这就需要学习者自己进行归纳汇总,教师需为学生指明方向。
  二、批判阅读,推动思维品质走向深化
  大部分初中学生一般都处于形象思维能力不断成熟,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发展的阶段。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变化,推动学生思维品质走向深化。
  首先,要借助想象、联想,充分利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一种被情感所激发和加强的认识,一种把情感通过形象体现出来的思维活动。文言文是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情感的固化,如果只是把它们当作抽象的文字符号,只是抽象地分析,缺少温情的体味,那么学生也就无法真正理解文言的魅力。因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心境。例如,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教师可通过音乐朗读的配合,让学生想象这幅雪景,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寂静谧,体会作者作此文时内心的哀伤。
  对文言文的阅读如果只处于复现式地反映,还是不够的。文言文的学习,我们更期待的是学生能在“把握古诗文的意蕴”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运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作品。这也就是说,学习者能运用历史眼光对文言文进行批判性地思考,才能真正让学习走向“深度”。例如,学习九年级下册《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一般所讲的秦始皇的形象是蛮横无理,面对唐雎的据理力争就显得胆怯,完全是一个负面人物形象。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古以来有这么多义士去刺杀秦王也没有成功,何以唐雎武艺特别高强?一个君王面见使者,其前后相距真的只有五步之遥?哪怕真的只有五步之遥,难道面对唐雎的行刺,没有一个侍卫能护佑秦王?事实也就有可能是,这篇故事的写作者为了烘托唐雎的伟大形象,运用了夸张、对比的写作手法,刻意贬斥秦王。这样的理解似乎也更能从侧面反映出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形象———毕竟,一个如此胆怯的皇帝怎么可能统一天下呢?这也就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理解作者夸张和对比的技法,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士”这一阶层的精神品质,也能使学生在不断的批判、反思中完善对文本的理解,完善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所以,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需要依靠形象思维来理解古奥的文字,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更需要推动批判性阅读,运用历史的眼光,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等进行全面的审视,展开与古人的真正“对话”。
  三、情境迁移,审视文言文化内涵意义
  “深度学习”不仅指向知识的建构和思维品质的深化,更重要的是要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运用,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这也是文言文学习最大的难题。文言文是古人的情感凝结,对我们当今人的生活会有什么启示呢?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提及:“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把握古诗文的意蕴,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其中“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就指出,文言文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对文字的理解或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还原上,更重要的是审视这些文言作品对当今生活有何意义。学习古人的文章其实是为了迁移运用,为了古为今用。因此,将文言文的学习迁移到当下学习者的现实生活情境中,才是文言文学习的真正意义。
  只停留在理解历史的层面,文言文的学习意义似乎是不够的,尽管文言文与当今社会有一定的时空距离,但我们也能从凝固的文字中汲取生存的力量。例如,学习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时,笔者引导学生探讨了“生”与“义”的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当下,谈谈自己是否会舍生取义。通过联系实际,学生谈到抗击病毒就应该舍生取义,但是例如遇到坏人抢劫时,在伸张正义之前必须先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这就是结合当下对文本进行了批判式地阅读,在批判式阅读中引导学生结合当下,审视文言文本,从古代人身上汲取智慧,使学生发现了文言文学习对当下生活的意义。学习意义的更新,也必然会带来学习者对文言文学习看法的改变。
  文言文与我们有时空距离,文言文中的场景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复现,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仿照古人的生活方式去应对当下的生活。学生需要从中汲取的,不仅是一眼就能看到学到的生存技能,而是一种内化于心的精神文化修养。这种文化修养内化于内心深处,能够护卫学生的生活,美化学生的心境。在面对强权欺辱时,能感受到唐雎不畏强暴的士族精神;面对进退两难时,有孟子的生死大义作抉择的衡量;面对生活艰辛时,更有宋濂的款款箴言带来精神的丰硕。
  文言文学习不是西药,一剂见效;它更应该是一剂中药,在慢慢的积累和琢磨中,完善知识框架,提升思维品质,并修养文化内涵。从知识到思维,从思维到文化,也许这样,文言学习才能真正走向“深度”。
  【参考文献】
  [1]牛胜国.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探索[J].学周刊,2019(33):70
  [2]孟艳杰.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9(11):142-143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江苏苏州2156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0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