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罗明钊

  [摘 要] 对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和创新,通过对高职学生职业需求的分析和掌握,结合学生的职业需求分配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实践,促进高职学生更好的就业与创业。
  [关键词] 职业需求;导向;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探究
  [作者简介] 罗明钊(1982—),男(羌族),四川汶川人,教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5-0357-02     [收稿日期] 2020-03-03
   每个人对自己的职业有着不同的需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来寻求更加全面的校企合作,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校企合作,这样能够加快育人育才的脚步,还能够满足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对于自身岗位的实际需求,激励高职学生在自己对口的专业领域进行学习和工作,为高职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狀分析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依然运用落后、守旧的人才培养方式,高职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足。与此同时,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策略时,没有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进行了解和掌握,也没有将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融入到人才培养规划和方案当中,这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策略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各类专业教学时,过分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能力。高职学生尽管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没有更好的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去,那么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能力也得不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此外,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结构、课程设置有失科学,很多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不匹配,一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却理论课时安排的较多。如果空学理论知识,没有相应的专业实践,这样既会影响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又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最终不利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
  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参加社会工作时能够如愿做自己喜欢的事,高职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就要以学生的职业需求为导向,对每个学生的职业意向和愿望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和方法,激励学生更好的参与高职院校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时,以学生的职业需求为导向,能够使得职业教育课程更具针对性。高职院校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来开展校企合作教育,能够给高职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践机会,让高职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动力来学习和实践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在企业的岗位实习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逐步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高职学生毕业后更好的参加工作奠定深厚的基础。
  此外,高职院校实施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共育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既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也能促进高职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和人生理想,逐步培育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使得高职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有利地位,并在社会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发挥出自己的职业素养与综合价值,为国家、社会以及企业贡献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设置和安排专业教学课程时,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职业需求的了解,而且也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
  三、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方略
  基于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对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知,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战略和计划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和重点,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掌握学生的职业需求和职业理想,并积极寻求社会中优秀的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共同培养专业人才。下面对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方法和策略进行具体的探究和讨论。
  1.全面了解与掌握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高职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首先要对学生学习的现状和具体的职业需求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更好的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制。在学生职业需求的了解与掌握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职业理想、兴趣爱好等进行了解,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结合学生的职业需求特点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专业教学课程或者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励高职学生更好的融入到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来,为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动力和源泉。
  2.建立校企合作的育人育才战略合作机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结构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模式化和机械化,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学生们缺乏实践机会和空间,不利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基于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建立和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机制,与企业进行密切沟通和合作,制定互利共赢的合作方案,企业为高职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高职院校与企业达成人才定向输出协议,这样才能够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为了人才培养而努力。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将每个学生的职业需求与企业进行融合,企业结合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来定向安排实习岗位,这样能够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需求进行更全面的满足,还能够激励广大高职学生更加积极的融入到企业,培养学生的优秀的职业品质。此外,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企业要参与进去。企业从职业角度、学校从教学角度共同商定教学课程的内容,调整教学结构,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更具职业性、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容易实现高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解决高职学生的就业难题,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个人以及企业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3.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壮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最直接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来开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也要重视教师的培训与培养,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打造,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进修,学校开展定期专业培训,引进企业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鼓励教师融入企业积累专业实践经验,使得高职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职业育人能力得到双向的锻炼和提升,在专业教学领域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与价值。与此同时,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开展强强联合的战略合作时,要与企业保持密切的沟通,多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情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的解决在专业理论学习、岗位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最大的动力来学习和实践,教师以及企业管理人员都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促进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效率的提升。
  四、结束语
  众所知周,高职院校是为国家、社会以及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和摇篮。高职院校在培养职业人才时,要结合每个学生的职业需求、兴趣和个性化特点,制定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积极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开展教书育人策略,着重培养高职学生优秀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推动高职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更加从容的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增强高职学生的从业自信心和自豪感,助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韦韧.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分析[J].青年时代,2018,(7):230-231.
  [2]黄含薇,王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秘书工作探讨[J].科学咨询,2017,(27):46.
  [3]乔慧.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就业指导体系思考[J].长江丛刊,2018,(3):247.
  [4]龚全安.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青春岁月,2019,(25):131.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and innovates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riented by career need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By analyzing the career needs of vocational students,and combining the vocational needs of students,students are distributed to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to practice,which can promote th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voc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career needs;guidance;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explora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4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