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说说取名那些事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最近,电视上又在重播经典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了。有细心的同学发现,这里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周瑜、郭嘉、孙权、吕布、袁绍、赵云......他们的姓名怎么都是两个字?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取名的那些事儿。
  介绍取名的历史之前,咱们先来科普一个概念。所谓“姓名”,是“姓+名”的组合,不管姓是一个字的单姓,还是两个字的复姓,只要名是一个字,就算是单名,名是两个字,则为双名。三国时期,人们喜欢单名。有人专门做过统计,《三国演义》里有名有姓者共1092人,除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等三人外,书中人物都是单名。
  其实,三国时期的这种取名风俗与前朝的皇帝王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王莽在西汉和东汉之间建立了“新”王朝。新只有短短的15年,大多数人都不太熟悉这个朝代。但是,王莽改制却是妇孺皆知的。执政期间,王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将天下田改称“王田”、改革币制等。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對如何取名做出了规定,推出禁止使用双字做名的法令。
  王莽推行单字做名字,这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战国时期,经学家公羊高鼓吹“二名非礼”,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取单名。王莽也信奉公羊高的主张,于是,他当权后下令:不得有二名。
  法令一颁布,王莽的家人就行动起来了。他的长孙原名王会宗,在“禁二字名”后改为王宗。
  后来,王宗登基心切,打算和自己的舅舅合谋造反,结果事情败露,王宗自杀。王莽大怒,下令恢复他的本名王会宗,以示贬辱。这件事情以后,百姓就更不敢随意取两个字的名了,因为双名不仅会被罚,还带有贬低的意思。在王莽的强力推动下,“二名非礼”的观念从学界的主流观点升级成了人人皆知的常识。因此,从随后的东汉开始,取单名之风长达300余年。
  到了东晋时期,单字为名的现象因为一种宗教的盛行而迎来了破局。那时,天师道成为南方第一大教。天师道的信徒给孩子取名时,喜欢在后面加个“之”字。这个“之”其实是虚字,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用来表示宗教信仰。我们看到,书圣王羲之有七个儿子,每一个儿子的名字最后都是“之”字,依次是王玄之、王凝之、王焕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七子都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而擅长书法,尤以老七王献之最出名。
  当时间的马车走到南北朝时期,东晋的各个门阀世家在权力斗争和战争中纷纷走向衰败,单字名和双字名的意义也在世人眼中逐渐淡化。唐宋以后,人们开始按照“字辈谱”来给孩子取名,双字名大行其道,彰显出浓厚的宗族观念和文化传统。
  到了明朝,朱元璋因为子孙太多,更是亲自制定了一套双字取名的规则。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为了避免后世子孙重名,他为每个儿子定了一个辈分表,每一代人都从辈分表中取一字,再取五行金、木、水、火、土做偏旁的一字,合成双名。这样,随便拿来一个明朝皇室成员的名字,我们一对照,就能知道他是朱元璋第几个儿子的第几代孙了。
  中国的姓名文化源远流长,只从取名用单字还是双字这一个小小的角度就可以窥探到社会的变迁和习俗的演化。今天,我们每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取名仍然十分重视,这其中寄托着父母的期望,更有着浓烈的家族情结和深厚的文化根脉。
  同学们,你们不妨回家问问父母,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从传统姓名体系中的名、字、号、室名等更多方面了解中国的姓名历史,身体力行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16407.htm